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马超曾和许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单挑,那么胜负究竟如何?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8-04)170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马超和许褚单挑看似平手,实际上马超才是胜利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马超的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是在潼关之战的时候。在这场战役中,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不过在这场战役中,马超也遇到了强劲的对手,那就是号称“虎痴”的许褚。马超和许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单挑,那么他们的胜负究竟如何?

马超曾和许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单挑,那么胜负究竟如何?

一、看似平手的单挑。

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和许褚的单挑被作者演绎得十分精彩。作者用浓墨重彩把两人的性格、作战风格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马超和曹操阵前相见的时候,注意到曹操身边的许褚。他素知许褚勇猛,有了和他一决高下的心思。

许褚也因为对马超的重视,决心和马超单挑。于是在双方的互相挑战下,一场大战拉开了帷幕。在战前,曹操为了激励许褚,说出了“马超不减吕布之勇”的话。许褚因此勇气倍增,不顾一切地进入战场,和马超决一死战。

马超曾和许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单挑,那么胜负究竟如何?

在与马超作战的过程中,双方经过了三个阶段。之一个阶段双方大战了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此时双方的马匹已经累得支持不住,因此两人回去换马,重新投入战斗。第二个阶段,双方又战了一百余回合,还是不分胜负。于是许褚回到阵中,脱掉盔甲,赤膊提刀,再来与马超交手。

到了第三个阶段,双方又交手了三十余回合。许褚用刀砍马超时,被马超躲过。马超则用枪直刺许褚的心窝。许褚弃刀将枪挟住,双方在马上夺枪。结果许褚的力大,把枪杆拗断。两人各拿半节枪杆在马车上厮打。此时曹操怕许褚有失,派人助战,被马超军阻止。双方发生混战,才结束了这场战斗。

这场战斗的结果,许褚在混战中臂中两箭,受伤而回。马超和他的部下在混战中打败曹军,取得了胜利。不过仅仅从马超和许褚的战斗来看,双方交战二百多回合不分胜负。以此判断,双方应该是平手告终。但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二、马超是实际的胜利者。

其实,如果从双方在战斗中的表现来看,马超应该是占据了上风的。我们先来看看双方武艺的特点,两人都各有所长。许褚本人膂力出众,曾经和以膂力出名的典韦交手,丝毫不落下风。在面对天下之一强将吕布的时候,许褚也曾和他交手二十回合不分胜负。

马超的特长与许褚不同,他在力量上不能与许褚相比,但是他在机动灵活上则远超许褚。马超生长在西凉,以骑兵作战见长。他选择的武器是枪,招式变化多端,再加上眼明手快,可以拨打雕翎。而许褚选择的武器是大刀,凭借着自己的势力加持,和敌人硬打硬拼。

于是在双方的决斗中,看似平手的战斗中,双方胜负的天平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马超凭借的是自己的招式和灵活与许褚的蛮力对抗,看似不占优势,实际上却占了很大的便宜。在之一个阶段的战斗中,许褚气势最盛,马超与他进行周旋,也不落下风。随着双方马匹的疲乏,许褚的气力也受到了损耗。

马超曾和许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单挑,那么胜负究竟如何?

到第二个阶段时,久攻不下的许褚就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他的力气终究是有限的,如果与马超这样周旋下去,最终会让自己走向失败。于是他便回去,脱去了盔甲,要和马超决一死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在这个阶段,同样是交手一百余回合,双方的马匹却没有疲乏。这说明这个阶段的战斗强度要比之一个阶段差了很多。

在第三个阶段中,双方仅仅经过了三十回合,就从厮杀变成了厮打。这是因为许褚在和马超的交手中,寻找机会和马超争抢枪杆造成的。当时的许褚丢弃了自己的大刀,却挟住马超的枪杆,这个动作让人看来有点匪夷所思。

许褚的武器是大刀而不是长枪,他就算是夺走了马超的长枪也不会使用得当,更难以打败马超。可是许褚就是主动丢弃了自己的武器,来和马超争夺他的长枪。这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许褚已经失去了战胜马超的信心,故意采取这种手段来寻求结束战斗。

随着战斗进入第三个阶段,许褚已经进入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地步。他脱去全身的盔甲,依然不是马超的对手。于是许褚决定在他的力气还没有耗尽之前,凭着自己的蛮力来与马超最后一搏。如果他夺去了马超的武器,这场决斗自然就结束了,那么他就可以宣布自己取得了胜利。

因此许褚便用计挟住了马超的枪杆,并用蛮力拗断了它。这样双方就算是谁也不愿意认输,实际上已经无法继续战斗下去了。即便如此,身上没有盔甲的许褚也还是落入了下风。齐装贯甲的马超,防御力要远高于许褚。为了解救许褚,才发生了曹操派兵混战的一幕。

因此,虽然我们看马超和许褚的交战似乎打成了平手,但是马超取得了实际上的胜利。这个结果在后续的战斗中,也能够显现出来。按理说许褚受的伤并不重,可是从此之后,许褚再也没有上战场,与马超交手。相反倒是马超十分活跃,围着曹营挑衅,让曹操说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的话来。

结语:

在潼关之战中,马超与许褚进行了一场血战。在这场战斗中,双方经过三个阶段,共计二百多回合的战斗,基本上打成平手。后来双方兵马上前助战,造成的混战才打断了双方的决斗。许褚在混战中臂中两箭,从此再也没有再出战马超。

这场战斗虽然看似平手,实际上是马超占了上风。这是因为马超发挥自己的武艺特长,克制住了许褚的力大刀沉得特长。最终许褚只得与马超拼死一搏,去抢夺他的武器。即便如此,曹操也看出了许褚处境危险,派人接应。如果双方的决斗再继续下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许褚必败无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8/329313.html

“马超曾和许褚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单挑,那么胜负究竟如何?”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后真的要下场和妃子争吗

历史上的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后真的要下场和妃子争吗

对历史上真正的宫斗是什么样?别被电视剧骗,皇后地位太高不屑参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宫剧之所以很受观众的欢迎,尤其是女性观众,是因为看着后宫女王和许多妃子为了利益和皇帝的宠爱而互相争斗,真的很有趣。在清代戏剧中,后宫之争并不比朝廷之上的政治斗争差,也是一场你死我活...

张裔: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裔: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裔研涉史书,刘璋时,被举为孝廉,任鱼复县长,回州任州署从事,兼帐下司马。张飞入蜀地,刘璋授张裔军队,命其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作为刘璋信使前往会见刘备...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成祖朱棣心中的继承人是谁?为何选择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史》中对朱高炽的作为圈点到位,可谓高度盛赞,朱高炽的庙号为“仁”,而“仁”这个字却很特殊,更不是随便获封的。在我国历史上,能称“仁宗”的皇帝屈指可数,要得到这个称号,首先他在位期间...

有哪些与夏侯霸相关的趣闻轶事?他的生卒年是什么时候?

有哪些与夏侯霸相关的趣闻轶事?他的生卒年是什么时候?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霸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249...

曹操明明是最爱惜人才的人 曹操为什么没有去请诸葛亮出山

曹操明明是最爱惜人才的人 曹操为什么没有去请诸葛亮出山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不去请诸葛亮出山?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每次提起三国,就不得不让人想起诸葛亮,这个能掐会算的卧龙先生硬生生为资质平庸的刘备指明了方向,还帮他建立了蜀国,甚至在他死之后还稳住了朝堂。而让人不解的是,曹操明明最为惜才,怎么会放过这样的人才反而让刘备捡...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期的名人司马懿,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这是司马懿临终前立的遗嘱。作为三国时期的流量人物,司马懿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按理说这样的人物在死后必...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对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为何晚年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出身西域的安禄山长得人高马大,很能打仗,且一人精通六国语言,不要说放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放在今天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让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个几乎靠一...

三国时期司马懿和钟会是如何看待蜀汉北伐这件事的?

三国时期司马懿和钟会是如何看待蜀汉北伐这件事的?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生为恢复汉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多次北伐曹魏,最终,累死在五丈原北伐前线。虽然北伐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诸葛亮数次北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