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费祎之死看似一场意外,可这场意外为何让人难以理解?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8-07)281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费祎是蜀汉重臣,却被降将郭循刺杀,这个事件背后是否另有隐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费祎是诸葛亮的幕僚,为诸葛亮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更大的功绩是调和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不受影响。在诸葛亮去世后,费祎费尽心机,使蜀军顺利的撤回了汉中,保存了蜀军的主力。虽然费祎在这一过程中,采取的手段不太光彩,先是出卖魏延,后是出卖杨仪,让他们双双毙命。但是,费祎对蜀汉顺利的进行权力交替,还是立下了大功的。

费祎之死看似一场意外,可这场意外为何让人难以理解?

一、费祎之死。

在蒋琬接管诸葛亮的权力后,费祎的职位也水涨船高。到了蒋琬死后,费祎又接替了蒋琬的职务,接管了蜀汉的政权。在费祎任职期间,他秉承诸葛亮的遗志,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继续积蓄国力。对外则采取防御的战略方针,保证国家的安全。尤其是在兴势之战中,他和王平积极配合,打退了曹爽的十几万大军的攻伐,使得曹魏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史书称是关中为之虚耗。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对蜀汉功勋卓著的高官,在大庭广众,满朝文武的众目睽睽之下,被人给刺杀了。这个刺杀事件,是三国时期绝无仅有的事件。同时,这个事件也迷雾重重,引起了人们无限的猜疑。

其实,这个事件的过程比较简单。那就是在蜀汉延熙十六年的岁首大会上,费祎和大家一起饮酒作乐。就在酒酣眼热之时,时任左将军的郭循突然手持利刃刺杀了费祎。据后来郭循的供述,他本来是想刺杀后主刘禅的,只是因为刘禅的护卫森严,没有机会下手,才改变目标刺杀了费祎。

二、郭循刺杀费祎事件的疑点。

这件事看似简单,可是仔细分析起来,就能够感觉到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这件刺杀事件实在蹊跷,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从各个方面来看,郭循刺杀费祎的动机都难以成立。

首先是郭循的自身因素。郭循是魏国的降将,他在曹魏仅仅是一个基层军官,而到了蜀汉后,很快职位就提升到了左将军。这要远远超过了他在曹魏所能够达到的地位。在蜀汉对他如此重用的情况下,从他个人的前途来看,郭循是没有必要去行刺刘禅、费祎的。

其次是郭循刺杀刘禅、费祎要达到的目的。而且从当时的历史记载来看,郭循和曹魏也没有什么联系。他死后,曹魏过了很久才得知这件事,甚至连郭循的名字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郭循刺杀刘禅、费祎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刺杀了刘禅、费祎,更大的效果就是造成蜀汉的动乱,配合曹魏的进攻。可是,郭循根本就跟曹魏没有联系,那就谈不上配合了。在此情况下,蜀汉无非再更换个执政者,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动荡。郭循的刺杀行动,从这方面来看,是根本没有什么意义的。

最后是郭循刺杀刘禅、费祎的后果。我们可以从郭循刺杀的对象来看,他如果是心怀故国,想要为曹魏立功,恰恰不能采取的手段就是刺杀这两个人。大家都知道刘禅是一个庸碌的君主,如果郭循刺杀了他,时候换上一位年轻有为的君主,蜀汉反倒会强盛起来。那么,就可能不会出现日后蜀汉投降的那一幕了。

而刺杀费祎则更没有道理。费祎是严格执行诸葛亮休养生息的政策的。在他的执政生涯里,费祎从来没有主动攻击曹魏的念头。即便是在兴势之战取胜之后,费祎率领的得胜之师,面对大败后空虚的关中,也根本没有进军。费祎率领蜀军撤回汉中,使得曹魏得以养精蓄锐,摆脱了困境。

费祎之死看似一场意外,可这场意外为何让人难以理解?

由于魏强蜀弱,费祎执行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质上是慢性自杀。费祎执政的时间越久,对曹魏越有利。可是郭循刺杀了费祎,等于打断了这个政策,这对曹魏来说,实质上是不利的。所以说,郭循刺杀费祎实际上对曹魏造成了危害。

那么,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郭循刺杀刘禅、费祎是一件地地道道的蠢行。只要有一定头脑的人,都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可是,在历史上,这件事却真实的发生了。那么,在这件事背后,可能会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吗?

三、谁是郭循背后可能的指使者。

如果郭循刺杀费祎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受人指使的话,那么从现代犯罪学的角度来看,从这件事里更大的得利者就是嫌疑人。这样一看,姜维就成为了更大的嫌疑人。

这是因为姜维在费祎的手下备受压制,虽然他的军事才能是蜀汉首屈一指的,可是费祎就是不让他大举北伐。费祎认为姜维的能力不足,每当姜维想要大举北伐的时候,费祎就裁撤姜维的人马,最多只给他万人而已。这使得姜维壮志难酬,眼看岁月蹉跎,怎么能不心怀怨恨呢?

当费祎被郭循刺杀以后,姜维终于等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时代。他开始执掌蜀汉的军权,施展他平生的抱负。他多次发动对曹魏的攻伐,给曹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姜维也因战功升迁为蜀汉的大将军,牢牢掌控着蜀汉的军权。刘禅也对他十分倚靠,君臣之间也相处和睦。直到姜维战死时,还在一心一意的扶保着刘禅的江山。

我们再看郭循的来历,就会更加加大姜维是指使者的嫌疑。这是因为郭循正是姜维的同乡,而且是姜维的俘虏。正是姜维将郭循带回了蜀汉,并予以重用。在加上历史上记载,姜维其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我们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郭循正是姜维培养的一名死士,他的作用就是刺杀费祎,为姜维执掌军权开路。

费祎之死看似一场意外,可这场意外为何让人难以理解?

这是因为,费祎执行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和姜维的北伐方针背道而驰。如果费祎继续掌权,姜维的北伐目标就遥遥无期。为了建立自己的功名,姜维指使郭循去刺杀费祎是十分可能的。不过,除了姜维,是否还有其他的势力也参与其中呢?

四、刺杀费祎真正可能的指使者。

如果说姜维因为和费祎的政见不和,就派人刺杀费祎,这个理由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如果真正的细品起来,总还觉得哪里似乎还有疏漏。这是因为,如果是姜维指使郭循刺杀费祎,这样一件重大的事件,蜀汉要追究起来,姜维作为郭循的引荐人,肯定会受到一定的牵连的。至少为了避嫌,也不会对姜维过于迅速的提拔重用。

可是,我们看历史记载,姜维不但没有受到一点牵连,还马上就掌握了蜀汉的军权,发动了北伐。从这一方面来看,费祎之死就更透着诡异了。那么,让我们再深看一步,除了姜维,谁也获得了收益呢?

如果再深究下来,我们就可以惊奇的发现,这个人居然是刘禅。因为费祎之死,使得蜀汉从诸葛亮起建立的幕府制度土崩瓦解。姜维得到了军权,而行政权却回到了刘禅的手中。刘禅苦熬几十年,终于得到了亲政的机会。可以说,费祎之死,使得刘禅和姜维两人皆大欢喜。在此之后的姜维北伐中,如果没有刘禅的支持,他是不可能发动的。

费祎之死其实是有预兆的。当时的张就看出费祎对新降附的人十分轻信,就给费祎写信发出了警告。可是费祎没有听从,最终死在降人郭循的刀下。我们可以想到,连这样的人都能够看到的事情,别人自然也能够看到。张嶷的警告也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是看到了一些对费祎极端危险不利的事物。

如果说,刘禅参与了这个事件,指示姜维采取了这个行动,一切疑问就能够得到解答了。费祎之死,其实是他极力维持的幕府制度造成的。这个制度,已经让刘禅忍无可忍,而且也感到了对自己地位的极大威胁。因此,刘禅才会利用对汉室忠心耿耿的姜维除掉费祎,破坏了这个制度。

费祎之死看似一场意外,可这场意外为何让人难以理解?

在诸葛亮建立的这个幕府制度下,刘禅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摆设。费祎在掌握权力后,他的所作所为与前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身处汉中,朝廷中的事务都要先咨询他的意见,才能够实行。他身兼大将军、录尚书事、益州刺史,将蜀汉的军政地方大权都掌握在手中,就这样还不满足,还想当宰相。因为看相的说成都没有宰相的位置,就北屯汉寿,这明着就是跟刘禅要权。刘禅只得在第二年,让费祎开府,延续了诸葛亮的幕府制度。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费祎开府的第二年就死于非命了。那么,费祎为何非要开府,延续幕府制度呢?其实,他对姜维说的那句话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也可能是姜维动了杀心的原因。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费祎这句话看似冠冕堂皇,实际上是彻底毁灭了姜维的北伐希望。费祎在这段话里,已经对姜维的才干做了评价,认为他根本不可能完成北伐的任务。自己守护着蜀汉,就是等待将来有能够完成北伐任务的人出现,好把权力交给他。不过,费祎明确的告诉姜维,这个人不会是你,也就是费祎的接班人不可能是姜维。

费祎在这里,显露了他在政治上的稚嫩。当年的诸葛亮可不会像他那样,明明白白告诉魏延,我不会让你接班北伐。姜维是经历过诸葛亮之死的人,魏延的榜样就在眼前。如果费祎一死,自己很可能就会落得个魏延的下场。于是,姜维动了杀心。

至于说,费祎心目中将来的接班人是谁,这就不好说了。不过从他和蒋琬多年对幕府制度的守护,到诸葛亮死时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以及后来一心要剥夺姜维军权,杀掉黄皓的诸葛瞻父子,也许能够看到一丝端倪。

结语:

费祎之死看似一场意外,可是这场意外又实在让人难以理解。郭循刺杀费祎的动机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这背后应该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费祎死后,他刻意维持的幕府制度彻底破产。姜维得到了军权,刘禅得到了政权,君臣两人合力发动了对曹魏的攻伐。虽然由于双方国力相差悬殊,北伐未能成功,但是,刘禅和姜维也无愧于刘备的遗志,虽败犹荣。

如果让费祎的统治继续下去,蜀汉的政局不知道会走向何处。不但姜维肯定会遭到魏延的下场,刘禅也将会永远不可能收回权力。如果说郭循刺杀费祎是受人指使的话,倍感危险的刘禅和姜维就是更大的嫌疑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8/329852.html

“费祎之死看似一场意外,可这场意外为何让人难以理解?” 的相关文章

姜维奉行诸葛亮北伐的国策 诸葛瞻为何还要反对姜维

姜维奉行诸葛亮北伐的国策 诸葛瞻为何还要反对姜维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执行的是诸葛亮的北伐国策,为什么诸葛瞻还要反对姜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邓艾带着两万军队偷渡进蜀国境内,刘禅派诸葛瞻率军前往抵抗。从《三国志》记下来的情况来看,诸葛瞻打这场仗,打得非常奇怪。有哪些奇怪的地方呢?(诸葛瞻剧照)一是当诸葛瞻带着军队...

宕渠之战张郃斗不过张飞的原因是什么?

宕渠之战张郃斗不过张飞的原因是什么?

在夺得汉中后,得胜方曹操并未趁机拿下蜀地,而是自行北撤。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飞和张郃都是三国名将,张飞的武艺明显要高于张郃,在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二年),张郃率军下巴西,进军宕渠、蒙头、荡石,张飞率军击败张郃,张郃因为山道狭窄,前后不得相救,张郃被张飞打的非常狼狈,...

彭越为何没有被处刑反而还被升官?发生了什么?

彭越为何没有被处刑反而还被升官?发生了什么?

彭越,秦末起义群雄之一,西汉初年名将、异姓诸侯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朱元璋:“惟汉高祖皇帝除嬴平项,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毛泽东:“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

孙尚香是怎么死的 跳河自尽是不是真的

孙尚香是怎么死的 跳河自尽是不是真的

对孙尚香是怎么死的历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孙尚香与刘备的爱情故事吧。很多人对孙尚香的死感到惋惜。下面,就来讲述一下孙尚香是怎么死的吧。孙尚香是自己跳入河中而去世的。孙尚香跳河是为了刘备,当时,孙尚香已经是刘备的夫人了,孙尚...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簿,迁别驾从事。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

阚泽:三国时期东吴学者、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阚泽:三国时期东吴学者、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

胤禔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什么

胤禔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什么

胤禔是康熙皇帝皇长子,被圈禁26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据统计,康熙帝一生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虽然有夭折,但康熙仍然算是大清拥有子女众多的帝王之一了。在康熙众多子女中,有一个儿子却比较福薄命苦,其后半生遭康熙囚禁终不得出。话说虎毒不食子,那么这位皇子究竟是...

刘备身份为什么遭受到怀疑 汉室宗亲为何只有他成就大业

刘备身份为什么遭受到怀疑 汉室宗亲为何只有他成就大业

为何刘备的出身至今遭到怀疑?汉室宗亲数十万,唯独他成就了大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人只知道刘备是汉室宗亲,其实刘备所在的楼桑村全村村民,基本都是汉室宗亲!不光楼桑村,在东汉末年,类似楼桑村这种以刘姓子孙为主体的村子里的村民,基本也都是汉室宗...

评论列表

小熊
小熊
2个月前 (09-30)

作为一位企业老板,我深感官场复杂多变,费祎之死背后的真相令人深思:背后是否隐藏着权力斗争和利益争夺?历史总是充满了迷雾和不解之谜!然而作为一个企业家要学习的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的同时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这才是最重要的。#企业管理之道#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