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中的上下天光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
众所周知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景色十分优美,那么圆明园中的上下天光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用?本景是圆明园较早修建的一组建筑,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建成。当年,这里是观赏后湖风光及中秋赏月的佳处。
文物景观
上下天光是圆明园较早修建的一组建筑,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建成。上下天光景区的命名来自北宋文豪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中的诗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除了“上下天光”之外,“一碧万顷”也被用于命名园中的其他景区。
主体建筑为“涵月楼”,是一座两层敞阁,外檐悬挂乾隆御笔“上下天光”。涵月楼是一组临水的建筑,前半部分延伸入水中,左右两侧各有一组水亭和水榭,用九曲桥连接在一起。这组建筑也因此而极为唯美巧妙。到了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上下天光景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本的九曲桥,水亭和水榭被拆除,主体建筑“涵月楼”也改建为模仿嘉兴烟雨楼而建造的“烟雨楼”。这次改建使原有的意境大为受损,但仍很特别。咸丰年间,在烟雨楼北侧搭建天棚,并恢复旧称“上下天光”。
文物现状
如今,上下天光遗址南部临水之地,经考古发掘,以历史存留下的建筑遗址为基础,经过发掘清理,修复了涵月楼前的月台,站在月台上可一览后湖风光。又可以体验当年清帝临湖赏月的轻松与畅快。
乾隆御诗
来自《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
《上下天光》
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来翼,中为广亭。榖纹倒影,滉瀁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
上下天水一色,
水天上下相连,
河伯夙朝玉阙,
浑忘望若昔年。
注:上下天光,为两层楼阁,凭观后湖全景。弘历以此对比岳阳楼所见洞庭胜状,似有“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见范仲淹《岳阳楼记》)之概。其实后湖面积只不过四公顷而已。至今后湖尚局部保留,一部分已改为农田,上下天光楼前平台遗址,仍可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