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并未辜负刘备的信任,但为何被后世认为头生反骨?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延战文聘、护刘备,杀韩玄、救黄忠,真的是脑后生反骨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登场于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当时,曹操率军南下,刘备被迫率百姓撤至襄阳,刘琮却听从蔡瑁之言不许刘备入城,魏延于是挺身而出,打开城门请刘备入城,刘备为免惊扰百姓,最终选择离襄阳而往江陵。
就出场形象而言,魏延给人的印象可谓极度正面。而就在魏延开城门之时,城内文聘率军杀出与之交战,魏延力战之下因兵卒损失殆尽,没办法只好拨马而逃,因寻不见刘备,只得投了长沙太守韩玄。
后来,关羽率兵攻打长沙,与大将黄忠交战,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并未趁人之危,次日再战黄忠为报不杀之恩,以箭射关羽也是只射盔缨而不射人,却不想因此引发韩玄猜忌,一怒便命人将黄忠拿下,令刀斧手将其推下城门外斩之。
就在黄忠被推出门外,即将被杀之际,本就因韩玄不重用自己,因不得志而积怨而魏延,出于义愤挺身而出救下黄忠,又率吏民杀掉韩玄,转投了刘备。然而,魏延刚入刘备营中,诸葛亮便“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刘备问其为何如此,诸葛亮便言,“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幸有刘备庇护才免得一死。
刘备率军入蜀,魏延随军前往,久经沙场也算是劳苦功高,后又随刘备参加“汉中之战”,并无视曹操的招降而对曹操放箭,射中曹操人中,却又被庞德杀退。刘备获取汉中之后,魏延获封汉中太守。
刘备去世之后,魏延先随诸葛亮平定孟获叛乱,后随诸葛亮北伐而献“子午谷奇谋”,却因未被诸葛亮采纳,便在奉命进攻箕谷时无视诸葛亮军令而险些败北。后来,诸葛亮向天祈祷延命时,魏延进帐禀报军情,却不慎碰倒主灯,导致诸葛亮祈祷失败。(话说小时候看电视剧时,看到这一幕差点没被气死,总认为是魏延害死了诸葛亮)
诸葛亮临终之际,遗命杨仪统兵,魏延对此极为不满,便在诸葛亮病逝后率军反攻杨仪,而杨仪则根据诸葛亮的遗计挑衅魏延,就在魏延大喝“谁敢杀我”之际,最终被潜伏在一旁的马岱所斩杀。
《三国志·魏延传》开篇便讲,“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只说魏延在建安十六年(211年)时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蜀作战。虽未介绍何时跟随的刘备,但也未提到魏延此前有效忠他人的经历,因此一般认为魏延是直接投入刘备麾下的,而并非《三国演义》中从韩玄处转投刘备。
史料虽未提及魏延投效刘备的时间,但由于其出身义阳(今河南省南部一带),而义阳在东汉时属荆州部南阳郡平氏县,因此个人推测,魏延应该是在刘备投奔刘表、驻军新野期间投入刘备麾下的。
从有限的记载来看,魏延在入蜀之前应该还只是个默默无闻之辈,后因在争夺益州期间屡立战功,才得以在“益州之战”后被任命为牙门将军。“牙门将军”乃刘备所创,蜀汉中只有魏延和赵云曾任此职,虽然《通典》将其列为杂号将军,但在蜀汉却是常伴主公左右、参赞军谋,并代为统领亲兵的重要职位,任职者不仅要求勇武过人、能力出色,而且必须忠心耿耿。由此可见,刘备不仅对魏延的能力极为看重,而且对其极为宠信。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取胜后,自称汉中王,而在任命汉中太守之时,虽然大家纷纷建议由张飞担任,但刘备却出人意料的将魏延任命为了汉中都督、太守,并将其擢升为镇远将军。由此可见,对于自始至终跟随自己的魏延,刘备是给予了更大的信任和重用。
事实上,魏延也并未辜负刘备的信任,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魏延都忠实的履行着镇守汉中的职责,将汉中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未给曹魏留下半点可趁之机。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正式称帝,魏延又被进封为镇北将军。建兴元年(223年),刘备去世后,太子刘禅登基,魏延被加封为都亭侯。
此后,从建兴五年(227年)至建兴九年(231年),魏延曾先后四次跟随诸葛亮北伐,不仅屡立战功,甚至还在之一次北伐时,便曾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但并未被诸葛亮采纳。北伐之余,魏延则依旧担负着守卫汉中的任务,而魏延在此期间因功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魏延虽然忠心耿耿、勇猛过人,但其性格方面却同样有着极大缺陷,不仅有些恃才傲物,而且自诩跟随刘备较早,根本不将那些后起之秀看在眼里,这导致他先后与刘琰、杨仪等人交恶,甚至数次要拿刀杀掉杨仪,幸有诸葛亮、费祎等人力劝,才没有酿成大祸。
杨仪此人,诸葛亮曾评价其“性狷狭”,也就是说杨仪的性情急躁、胸襟狭窄。以杨仪的性格,魏延既然与其结怨,杨仪心中必定对其极为怨恨,只是刘备在位之时,魏延极受宠信,而杨仪地位又较低,无法对其展开报复罢了。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率兵北伐,魏延担任先锋官,同年秋诸葛亮病重,临终之际诸葛亮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商议身后之事,定下了自己去世之后便撤军,并以魏延断后的决定,而且表明,如果魏延拒不奉令,那便随他去留。
诸葛亮去世后,为保证大军顺利撤回,杨仪等人秘不发丧,依照诸葛亮遗计,令费祎向魏延传达撤军,并令其断后的命令。谁知魏延听说后,却不满的说道,“丞相虽然死了,但我还在。亲属官员就可以将其安葬,我来率领军队北伐,怎么能因为他的死荒废了天下大事?况且我魏延何许人也,怎么能听从杨仪的安排,甘作断后之将。”(《三国志·魏延传》)
眼见魏延如此态度,杨仪果断按照诸葛亮的安排,不再例会魏延去留,直接率领大军徐徐撤退。魏延得知后大怒,认为杨仪这是有意怠慢自己,于是日夜兼程赶到杨仪大军之前,并将所过之处的道路全部破坏,想要赶在杨仪之前率先返回成都。
与此同时,魏延和杨仪皆上书刘禅指责对方谋反,刘禅一时间无法决断,便向朝中大臣进行询问。要知道,魏延虽是刘备时期重臣,但由于长期在外统兵,与朝中大臣少有往来,而且此时的国君已经换成了刘禅,结果便是董允、蒋琬等人都表示信任杨仪、怀疑魏延。
在朝中局势不利的情况下,魏延率军先行抵达并占据了南谷口,并对随后赶来的杨仪大军发动了进攻,杨仪则命王平抵抗魏延。王平来到两军阵前,大骂魏延的先头部队“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结果魏延“军皆散”,魏延与其子数人见此只得逃亡,杨仪则派马岱追上魏延并将其斩杀。
杀死魏延之后,杨仪将马岱献上的魏延头颅踩在脚下,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并随之诛灭魏延三族,可见杨仪对魏延的恨意。
《三国志》明确指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而元代的郝经也认为魏延被杀乃是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可见魏延之死乃是因与杨仪争权,再加上两人长久以来的矛盾所导致,与魏延“脑后生反骨”并无半毛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