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如果赵孝成王不想继续使用廉颇,为何不调回李牧来领兵?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9-09)130

战国四大名将赵国就占了两位,但在长平之战上,赵孝成王对廉颇失去了耐心和信任,竟然用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换下廉颇,导致赵国最后惨败秦国,基本也注定了赵国最后的结局。当时李牧正在领兵对抗匈奴,如果赵孝成王不想继续使用廉颇,为什么不调回李牧呢?实际上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李牧早年的情况,长平之战爆发时李牧可能年龄还很小,并没有完全得到赵王的信任。如果李牧当时已经成名,赵王没理由会弃用他。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赵孝成王不想继续使用廉颇,为何不调回李牧来领兵?

李牧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常胜将军,他为赵国征战一生,立下了汗马功劳,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可以说,在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但是,令人叹惋的是,他没有死在沙场上,反倒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对于一名大将来说,没有比这更悲哀的了。

许多人都知道李牧勇猛过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李牧的右臂有着缺陷。他的右臂,天生就伸不直,甚至在跪下时也无法着地。但是,在封建社会,臣子向君王行礼时,双臂是要着地以示敬重的。无奈之下,李牧只好做了假肢,以此来表示对赵王迁的尊敬。

不料,赵国憎恨李牧的人却硬要将这个假肢说成是图谋不轨的凶器。赵国君主向来就喜欢猜忌大将,赵王迁是这样,赵王迁的父亲赵王偃也是这样,赵王迁的爷爷赵 *** 更是这样。当年,正是赵偃猜忌廉颇,这才使赵国自断臂膀,失去了一员经验丰富的老将。

真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赵迁成为赵国的国君之后,丝毫没有吸取教训,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而这次悲剧的主角,就是忠心耿耿的李牧。李牧当年在雁门关抵御敌军时,宁可脱掉身上的将服也坚决不听从赵 *** 的胡乱指挥。可是,当赵 *** 的孙子赵王迁说要杀他时,他却老老实实的照办了。

他拿起宝剑毅然吞下,然后,撞向身边的柱子。一代名将,就这样悲壮地陨落了。李牧的死讯传来,赵国民众无不扼腕叹息,邯郸的守将更是面如死灰,已经预料到了即将到来的破城之灾。与此同时,秦将王翦、杨端和却是大喜过望。

如果赵孝成王不想继续使用廉颇,为何不调回李牧来领兵?

之前,王翦率领秦军攻打赵国,结果,被李牧挡在了井陉关之外,连攻一年也无法前进一步;杨端和早就图谋占据邯郸,但无论如何也无法突破李牧设立的防线。听闻李牧已死,两人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对赵国发动全面的攻击。失去了李牧的赵国军队,在秦军面前就是一只只待宰的羔羊。

王翦和杨端和率领着秦国将士杀气腾腾地冲向赵国,一路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赵国防线素以坚固著称,但是,这次仅三个月便被全部击破。最终,赵国被灭,自毁长城的赵王迁也被活捉。不过,赵迁虽然愚蠢,但还是有着廉耻之心。被俘后,不像刘禅那样没心没肺,而是整日里悲痛欲绝,悔恨当初。

国破家亡之后,他才意识到了李牧的重要性。想到自己的错误之处,赵迁不禁痛哭流涕道:“如果李牧还在的话,秦国的人怎能吃到我赵国的粮食?赵国失去了良将,这才走向了衰亡。我自作自受,又怎么敢怨恨秦王!”可惜的是,赵迁明白的太晚了。没过多久,这位可恨的昏君便因哀伤过度而死去了。

到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大将军武安君李牧”。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孙膑、田单、廉颇、赵奢、王翦而已。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李牧。

良将身亡赵亦亡,百年遗恨一冯唐。

当时不受谗臣间,吕政何由返故乡。

李牧可以阻挡敌军,却挡不住奸臣郭开的句句诋毁。他能保住赵国,却保不住自己。那么,戎马一生的李牧为何会落得如此结局呢?

这还要从赵迁的爷爷赵丹说起,当时,李牧在雁门关外痛击匈奴,以军功晋升为边关大将,赵 *** 也对他极为信任。但是,勇猛的李牧却丝毫不懂朝廷中的人情世故,在朝中根本没有什么支持者。而且,当君王赵丹令他攻打匈奴时,他竟然我行我素,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对赵 *** 的命令置若罔闻。

自古以来,君王对手下的大将都是既用且防。一方面,君王必须依靠大将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可另一方面,君王也要时时刻刻提防着远离朝廷的大将,以免他们拥兵自重,渐成祸患。李牧这样的做法,恰恰犯了赵 *** 的大忌。赵 *** 虽然表面上仍对他一如既往地亲切,但是,心中已经是火冒三丈。

赵 *** 派去代替李牧的将领实在是与李牧相差甚远,他们根本无法抵挡匈奴的攻势。无奈之下,赵 *** 只好自降身份,亲自请李牧出山。君王向将军示好,这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了。按说,李牧应该见好就收,老老实实地跪下接旨,然后,奔赴前线。

不料,恃才放旷的李牧不仅不感激赵 *** 的重用,反而以生病为由,坚持不出。不出这也就罢了,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李牧竟然还直接向君王说道:“大王如果一定要用我,那就让我继续按之前的去做。这样的话,我才敢听从你的命令。”连个台阶也不知道给君王留一个,这李牧真的是狂到家了。

如果赵孝成王不想继续使用廉颇,为何不调回李牧来领兵?

虽然,李牧出山之后大破匈奴,杀敌数十万,但是,在赵 *** 心中,还是不敢轻易放松对他的警惕。于是,赵 *** 大赏群臣,可每次都刻意将李牧忽略。王侯公爵之类的封赏,李牧更是与之绝缘。只有到赵国出现燃眉之急的时候,赵 *** 才能念起李牧。

长平之战,赵国一败涂地,燕国乘胜追击,占据了赵国一个又一个的城池。情急之下,赵 *** 只好让李牧出战。李牧还是那么厉害,几仗下来便将燕军打的四散奔逃,还击杀了燕将卿秦。事后赵 *** 论功行赏,封廉颇为信平君,但是,对于立下大功的李牧却丝毫不提。

赵 *** 驾崩之后,他的儿子赵偃即位。新王上任,李牧还是以前那套,只顾在前线防守,一点也不管君王是否猜疑自己。在赵偃执政期间,李牧接连攻下了赵国的两座城池,但职位仍然没有任何的提升。李牧职位原地踏步的状况,直到赵王迁上台后才有所改观。

赵王迁即位之后对李牧予以重用,而李牧也不负所望,以赵国的老弱残兵大败秦军的十万精兵。赵王迁见李牧如此勇猛,不由地感慨道:“李牧就是我的白起啊!”若细论起来,李牧比白起厉害的多。因为,白起统领的都是秦国的精锐,而李牧的兵士尽是些长平之战的幸存者,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身负重伤。

可惜的是,李牧只精军事,不懂政治。朝中郭开的几句谗言,便令赵王迁对他动了杀心。赵王迁称他为白起,但是,白起被秦王赐死,李牧也死在了赵王的手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9/335498.html

“如果赵孝成王不想继续使用廉颇,为何不调回李牧来领兵?” 的相关文章

宋真宗赵恒死后留下的遗诏为何会被更改?

宋真宗赵恒死后留下的遗诏为何会被更改?

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1022年。在位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宋真宗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宋真宗赵恒驾崩,死前留下遗诏,升皇后刘娥为皇太后,并“权处分军国事”。这是因为他的儿子宋仁宗赵祯还未成年,当时还不到13岁,无法亲政,所以安排老婆给儿子站台。宋真宗交代得很清楚,刘娥是暂...

朱粲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名声怎么样?

朱粲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名声怎么样?

朱粲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阀的一支,自称迦楼罗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粲初任城父县(今安徽亳州)的小佐吏,虽然官职不入品,但他在这个岗位上包揽诉讼上下其手,加之能说会道善于笼络人心,在当地也算一号人物。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朱粲“从军讨长白山贼”时,不愿再给大隋当炮灰...

常宁公生是什么出身?她被驸马家暴后朱棣是什么态度?

常宁公生是什么出身?她被驸马家暴后朱棣是什么态度?

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身份和地位是非常尊贵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封建王朝社会,身份尊贵的公主出嫁后,驸马是万万不敢怠慢的。可是,常宁公主却是个例外,不仅经常被驸马家暴,身为父亲的明成祖朱棣,还不为她撑腰,这是怎么回事呢?常宁公生于1386年,当时朱棣还是坐镇一方的藩王。不过,由...

朱亮祖身为功臣又手握免死金牌 朱元璋为何还要处死他

朱亮祖身为功臣又手握免死金牌 朱元璋为何还要处死他

对开国功臣朱亮祖无谋反之心,手握免死铁券,为何还被朱元璋处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开国功臣朱亮祖犯下死罪,亮出免死金牌脱罪,朱元璋却说立斩不赦,那这些免死金牌有什么用?朱亮祖到底犯了多大的罪,即使手握免死铁券还被杀无赦?那跟随朱元璋建国的其他功臣都怎么样了?他们的...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李治,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三代皇 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公元683年,唐永淳二年,唐高宗李治病逝。皇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治临终前,为自己死后的朝堂格局作了一定的安排。首先,他让宰相裴炎作为唯一的辅政大臣辅佐新皇。其次,给予自己的妻子、天后武则天仲裁国家大事的权力,“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历史上诸葛亮与赵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诸葛亮与赵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伐吴兵败,退守白帝城,病危之际,托孤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作为丞相,总揽朝政,负责行政,其中,刘备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统领内外军事,成为军事上的负责人。也就是说,内政归诸葛亮管,军事上就归李严管了。这样,诸葛亮似乎就没有军...

洪承畴为什么会选择投降大清?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洪承畴为什么会选择投降大清?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洪承畴与祖大寿都是明朝将领,在对清军的作战中可谓尽心尽力。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时期,乾隆皇帝为了警示后人永远忠于大清,防止他们在危急时刻倒戈,特令人修了一本《贰臣传》。这本书统计了120多个“弃明投清”的明朝大臣。除了收录一些主动倒戈,在投降后毫无建树的官员外,甚至连洪承畴这类费尽心思收复,之...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对同治皇帝年少继位,登基之后没过几年便因病去世,驾崩时只有19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当中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正是因为皇帝能够享有非常庞大的权利,所以很多人对于皇位都趋之若鹜。我国古代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绝大多数皇帝因为在位期间碌碌无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