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人吃完饭为什么放下银子就走?不找钱吗?

历史文化4年前 (2020-10-01)150

古代人吃完饭为什么放下银子就走?不找钱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电视剧里的侠客、官眷、江湖人士、读书人等在饭馆中用餐后,都会习惯性将碎银子直接放在吃饭的桌子上,虽然有一些人也会喊小二掌柜一声:“结账”,但似乎都不会等掌柜算钱而是选择直接将碎银子放在桌子上。

而店小二或是掌柜们面对客官们直接将碎银子放在桌子上的行为似乎也并没有不满,有的甚至还笑脸迎送顾客。看到这里不少小伙伴或许会感到很疑惑,当客官直接将碎银子放在桌子上时,店小二为何没有将桌上的菜品计算价格后再清点银子呢?按理说万一吃饭的客官给的碎银子不够点的菜的价格的话,店小二岂不是要亏本了吗?

古人吃完饭为什么放下银子就走?不找钱吗?

再来回顾一下我们现代人下馆子,现代人去饭馆吃饭依旧是先拿菜单点菜,等全部吃完后再去付款。但是现代人在吃完饭后,店家都会将桌上的菜单计算一下价格,告诉客人饭菜一共的价格后再给钱,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为何古代饭馆掌柜从不清点价格呢?

其实碎银子在古代属于银锭,且直至元代时期才开始在民间慢慢流传开来。在古代,店小二在酒馆收到的也大多数都是一些碎银子,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些碎银子总是要比最原始的铜板要来的值钱的。而古代人们下馆子点菜,只要不是豪点许多菜,一般来说饭菜的价格也是几个铜板能解决的。那么这样一顿几个铜板就能解决的饭,那些侠客、江湖人士放一些碎银子在桌子上,店小二自然是不会亏本的,有时候甚至还会多给,这么划算的生意店小二怎么会不乐意呢?

古人吃完饭为什么放下银子就走?不找钱吗?

至于现代人吃饭“找钱”这一说法,放到古代来说,古代百姓们若是带着铜钱去下馆子,吃完饭等店小二一算账,若是花费了一两百个铜板的话,如果不用碎银子来代替支付,岂不是还要拿出不少铜板来让店小二找零钱吗?古代人做生意本就比较忙碌,吃好就走本是常理,若是每个客人都拿着铜板给店小二让他找钱,那店小二怕是有几双手也忙不过来吧!

那么同样的道理,客官们用碎银子来支付饭钱,店小二收的碎银子多了,若是也觉得太麻烦的话,大可以拿着这些碎银子去钱庄更换整个的银锭或元宝,而钱庄里的人自然也会将你手中的碎银子再次整个合成 *** 成元宝,这样一来使用起来也变得方便很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10/339460.html

“古人吃完饭为什么放下银子就走?不找钱吗?” 的相关文章

古代打仗双方武将都会单挑 这种案例为何后面消失了

古代打仗双方武将都会单挑 这种案例为何后面消失了

还不知道:古代王朝以前两军对阵,首先会有武将单挑,为什么后来消失?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们常说,军事战争的进行,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文明的进步。我们如果以另一种时间审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文明的递进就是此种因素的推进。关于武将单挑的问题以前听过一...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气的吐血,但他也并非是嫉妒之心,一是《三国演义》是通过这样写周瑜和诸葛...

杨凝式:唐末五代时期官员、书法家,性情狂傲纵诞

杨凝式:唐末五代时期官员、书法家,性情狂傲纵诞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癸巳人、杨虚、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等。华州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 唐末五代时期官员、书法家,唐末门下侍郎杨涉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凝式为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进士,官秘书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多次因心疾而难以...

民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说法有三种 其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民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说法有三种 其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还不知道:同治皇帝死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同治皇帝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公元1875年1月12日),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关于同治是怎么死的?民间有几种说法,但没有一种说法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就连可信度最高的死于天花说,即便有清廷档...

后世是如何评价夏侯惇的?他在民间是何形象?

后世是如何评价夏侯惇的?他在民间是何形象?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

褚遂良: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在唐代政坛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褚遂良: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在唐代政坛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

在书法与民族思想方面,褚遂良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书法与民族思想方面,褚遂良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

欧阳询: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

欧阳询: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

欧阳询(约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