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曹操烧信始末 曹操为什么要烧信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0-27)220

曹操烧信

曹操烧信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一向疑心病重的曹操在这一件事上显示了他作为上位者的胸襟。那么曹操烧信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揭秘曹操烧信始末 曹操为什么要烧信

曹操剧照

适逢官渡之战,曹操在许攸的帮助下,一把火烧了袁绍的粮草,给自己带来了缓冲的时间,并且在最后大败曹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了胜仗自然也有一堆的战利品,部下在清点战利品的时候,发现曹操的一些手下给袁绍写的投诚信,当下气愤不已。

于是,他将信上呈给曹操,希望曹操可以按这上面的名单进行抓捕,杀鸡儆猴。可是出乎部下的预料,曹操甚至连信里面的内容都没有看,便直接将这些信丢到了旁边的火盆里,部下连救援都来不及,便化成了一堆灰烬。

部下不解,曹操却笑着解释,当时的情况,袁绍兵力雄厚,远远胜于曹操的兵力,再加上曹操当时的粮草几乎都已经消耗殆尽,如果不是许攸临时的投诚,曹操都没有什么把握可以胜利,何况那些小兵呢?

这事之后,无论那些写过投诚信给袁绍的人怎么想,至少将领们对曹操的胸襟十分佩服,所以可谓是用几封信换来了将领们的绝对忠诚,不可谓不划算。而当时曹操如果真的按照信上面的名单抓人,可能会泄一时之愤,可难免会让人心寒。

曹操一生多疑,所以烧信的举动才让后人更加觉得他是一代枭雄,有着心怀天下的胸襟。

许攸为什么投奔曹操

许攸,字子远,本是袁绍旗下的谋士,而袁绍兵力强横,实非曹操所能比,但是许攸却在官渡之战最为紧要的时候投奔了曹操,这又是为什么呢?

揭秘曹操烧信始末 曹操为什么要烧信

许攸像

首先,许攸自认为有才有能力,自然要得到重用,但是在袁绍军中,袁绍听信谗言,不仅不重用他,反而羞辱于他。之后,再加上许攸的儿子犯罪被抓,他求救无用,因此嫉恨上了袁绍。适时,袁绍刚愎自用,派酒鬼乌巢守卫粮草重地,被许攸当作向曹操投诚的敲门砖,当即便投靠曹操了。

其次,许攸和曹操本就是自幼的朋友,许攸在看出袁绍不能敌曹操之后,自然之一选择是曹操了。

再次,许攸本就是一个贪功好利之人,在袁绍军中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所以他投奔曹操并不是一时的气愤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抓到袁绍的漏洞之后便连夜投靠了曹操,也是心机颇深。

而曹操赤足相迎也让许攸感动,立刻便献上一计,让曹操从袁绍的粮草下手,曹操采纳之后,一把火烧了袁绍的粮草,袁绍军中大乱,给了曹操休养生息的机会,以致于袁绍在兵力远远胜过曹操的情况下还是一败涂地。

许攸的出现,是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没有他,结局可能会有所改变,但是许攸却不够聪明,他不了解曹操奸雄的本质,所以他自恃劳苦功高,在官渡之战后每每口出狂言,最终惹怒曹操,被曹操杀死。

曹操杀许攸

在《三国演义》中,许攸是被许褚所杀。有一天,许褚在邺城东门碰见了许攸,许攸看见许褚之后,傲慢的对许褚说:你们要是没有我,怎么可能攻打得下冀州呢?

揭秘曹操烧信始末 曹操为什么要烧信

许攸画像

许褚听后十分生气,打下是大家的功劳,怎么能让许攸一人独揽自傲,许褚一气之下,便杀了许攸,将人头带去给曹操,说明前因后果。曹操听后,便教训了许褚,曹操怪罪许褚不应该这么莽撞,许攸只是逞口舌之快,并没有其它意思。过后,曹操下令对许攸厚葬哭悼。

又根据《三国志》一书中,提到了许攸是被曹操杀死的。许攸和曹操俩人从小一起玩到大,关系自然很是亲密。在官渡之战中,许攸弃袁绍而投奔了曹操,并且将袁绍攻打要领告诉了曹操,曹操才得以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后来,许攸十分傲慢,认为自己在作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见了曹操也大呼曹操的小名。这让曹操很是生气,虽然表面和许攸还是一样要好,但是也很气愤许攸狂傲自大的一点。虽然许攸也立下了很多战功,但是曹操无法容忍许攸在人多的时候,也大呼曹操的小名,曹操忍无可忍了。于是,便下令让手下的侍卫将许攸杀死。曹操很爱惜自己的手下,认为他们都是很有才华的谋士,但是曹操受不了狂傲自高自大的人,而且对自己很不尊敬,许攸的做法 *** 到了曹操。所以,曹操选择杀掉许攸。

曹操用人

曹操求贤若渴,但是猜疑心又重,他的用人之道可以总结成几个方面:真心实意的感动人,之后推心置腹、做事讲诚信、身体力行、以德服人、善用法治,讲规矩。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下属考虑,奖惩有因,能够论功行赏。

揭秘曹操烧信始末 曹操为什么要烧信

曹操剧照

唯才就用,不问出处,这是曹操用人更大的特点。荀彧和郭嘉曾经就说过曹操知人善任。能够辨辩别哪些是人才,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是个从事何种事情,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出更大价值,这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点。

其次就是,能够把一个人的才能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有的人善于言谈,但是做事不细心,他就把人家放在外交场合。像崔琰这样的,为官清廉,以身作则,相当正派,于是曹操就把他放在干部任选的岗位上,能够不贪腐,保持官场廉洁。比如任俊,做事踏实,曹操便让他去实施屯田制,结果屯田制顺利实施。不管他把人放置在什么位置都很合适,都会很称职。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曹操做不到这一点,他生性就很多疑,宁可负尽天下人,人家关系处理的相当糟糕。对谁都不信任,睡觉的时候都提心吊胆,他做过的坏事太多,怕遭到报复。由于他自己就是反了原来的主子,所以他怕别人走上同样的路。再加上曹操阵营里的人来路就很复杂,当时又人才奇缺,所以曹操的人才管理也很困难。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

历史上关于曹操的评价贬大于褒,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占足了反派的戏份,他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身上展现的品质也是耐人寻味。

揭秘曹操烧信始末 曹操为什么要烧信

曹操剧照

首先来看看为什么三国演义不喜欢曹操,罗贯中将他负尽天下人、敏感易怒、多疑善变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而与他相反的就是关公关二爷的义薄云天。因为对三国演义的作者来说,曹操曾是东汉的丞相,但是一朝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小人和叛徒,而刘备、关羽之辈则是名正言顺的汉王朝继承派,人家刘备身上有汉族血统,争来争去不过还是汉朝的江山,曹操就不一样的,曾经是人家的臣子,一朝想成为王,不就是大奸大恶之徒么,师出无名。

曹操因为多疑杀了热情待他的吕家父子,说出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让人感受到他了冷血无情的一面,使他奸诈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纵然是关羽,也有性格上的缺陷,他极为自负,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要考虑三国演义作者是一个明朝人,他处于封建社会的体系之中,夹杂了太多个人喜好观点。因此我们在读三国的时候,要客观的评价曹操这个人,每个人关于正义和邪恶的考量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能够看得到,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他的魏王还是死后封的,有人说这正是他奸诈的表现之一,因为他不想自己承受万世骂名,就让他的儿子来做这些事情。

曹操怎么死的

人吃五谷杂粮就会生病,世界上也没有长身不老药。曹操一直患有脑疾,曾经因为迁怒将华佗杀了,遍访名医、求师问药也没能挽救自己的性命。

揭秘曹操烧信始末 曹操为什么要烧信

曹操剧照

大约是杀生太多,身上背负的冤孽太重。曹操年轻的时候,身体就不好,加上长期的负荷,争抢地盘、酒色纵欲,他的身体状况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但是当时的他虽然忍受着脑疾的痛苦,却只以为是压力过大,生活流离,过于紧张。其实这也是诱发他脑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但是更多的是他生来就有顽疾。但是当时的医疗水平达不到,特别是脑部问题,一直就是医家最难解的地方,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易改变,根本没有开颅手术这一说,因此曹操一直得不到根治。

在起兵征战四方的时候,他的脑疾更加严重,有时候甚至用头撞墙,当时的医生给他整治结果是操劳过度,让他放松自己。曹操开始不断地纳妾充实后宫,但是适得其反,他还因此荒废了朝政。

在官渡之战之前,他头痛的已经无法忍受,但是他还是坚持在军中,可见他对自己是能够狠得下心的,对别人就更能狠得下心了。因为身体原因,他的性格也产生了变化,变得暴躁易怒,杀人成瘾。官渡之战的时候,下面大臣为了曹操的身体找来了华佗,他用针灸的办法让曹操暂缓了疼痛,曹操将其留在身边作为御医。但是曹操不是一个配合治疗的病人,同时是个掌握生杀大权的病人,在感觉到这种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曹操一怒杀了华佗,之后身体状况每日愈下,不久便离世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10/343928.html

“揭秘曹操烧信始末 曹操为什么要烧信” 的相关文章

薛仁贵是什么人?他最后能得以善终是如何做到的?

薛仁贵是什么人?他最后能得以善终是如何做到的?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山西河津市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薛仁贵虽“少贫贱,以田为业”,但在贤妻眼中,是一只蓄势待发“有高世之材”的潜力股。她得知唐太宗“自征辽东,求猛将”消息后,激励丈夫“遇时乃发”,投军报国“图功名以自显。”薛仁贵于是投入名将张士贵军中,随大军征伐辽东。辽东,唐...

朱元璋敢对功臣大开杀戒 朱棣为何不敢杀功臣

朱元璋敢对功臣大开杀戒 朱棣为何不敢杀功臣

对朱元璋敢杀功臣,为何朱棣称帝后,却不敢杀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但凡开国功臣,大多数晚年下场都很悲惨,要么是被统治者害死,要么因为长年血战沙场,留下一身伤痕,晚年生不如死,少有能有逃过一死的功臣,其中杀功臣最厉害的皇帝,当属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朱元璋...

刘邦对战项羽输了30多次 刘邦为什么还能夺得天下

刘邦对战项羽输了30多次 刘邦为什么还能夺得天下

对刘邦与项羽对战,惨遭30连败,为何还能赢得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打架的水平有多菜?史书上记载,刘邦跟项羽打仗,是每仗必败,有好几次还被项羽逼到了死角,堵到河边打,光淹死的将士就有十几万,过了河接着打,又遇到一条河,又被淹死十几万。要不是萧何这个霸道总裁在后...

历史上比干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比干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商朝名人比干,中国古代著名忠臣,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比干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他是商纣王帝辛的叔父。也就是说,帝辛的父亲帝乙和比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只不过帝乙是嫡出,比干是庶出。虽说比干是帝辛的叔父,实际上也是帝辛的大臣。在夏商周那样的朝代,由于等级森严...

乾隆临死前对嘉庆说不要杀和珅 嘉庆下手之后后悔了吗

乾隆临死前对嘉庆说不要杀和珅 嘉庆下手之后后悔了吗

还不知道: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贪官污吏在每一个时期和每一个国家都会出现,要说起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那一定是非和珅莫属。和珅是清朝时期的大贪官,在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将和珅满门抄斩,并且将他所有...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逊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逊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

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与正史中的差别有多大?

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与正史中的差别有多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和张飞在正史中被称为“万人敌”,连周瑜都称他们为“熊虎之将”,勇猛过人。在演义中,关羽和张飞也非常厉害,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武艺绝伦。张飞在长坂坡以二十骑断后,吓退曹操数万大军,十合杀死袁术大将纪灵。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