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图片画像曝光 刘伯温有哪些故事
刘伯温图片
说到刘伯温这一个历史人物,相信大家都是十分的熟悉,因为这是明朝历史当中不可以不提到的一个重要人物。刘伯温是结束元末明初战乱的军事家,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更是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的大功臣。
刘伯温画照
刘伯温出生于元末明初,本名刘基,字伯温,是浙江省青田人,因此,也有人称他为“刘青田”。在儿时,刘伯温在学习方面便显现出很高的天赋,仅仅九岁就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在刘伯温十二岁的时候,更是成为了一名秀才,被当地的人称赞为“神童”。
十三岁时,刘伯温进入了府学学习,在府学学习的日子里也有一个故事。刚进入府学时,刘伯温学习的是春秋经。春秋经在当时是一本极为晦涩难懂的书籍,并且书中的意思更是刘伯温十三岁的年纪的人所能够领会的。但是刘伯温却在默读了两遍之后,便已经倒背如流,并且还能够大致领会到春秋经当中的意境,这令得老师十分的吃惊。老师怀疑刘伯温以前学习过春秋经,之后又抽查了其他的书籍,发现刘伯温同样可以倒背如流,并且领会到其中的大义,由此,老师对刘伯温的学习能力大为赞赏。
刘伯温在十七岁时,便离开学府,跟随当时非常著名的程朱理学大学士郑复初。在郑复初与刘伯温的父亲见面之后,郑复初毫不避讳的称赞刘伯温,说是刘伯温祖上一定是积了大功德,才会有刘伯温这一个后代,刘伯温必将光耀门楣。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句话也得到了应验。
刘伯温的故事
刘伯温生于元末明初,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在顺利建立了明朝之后,朱元璋更是将刘伯温封为伯爵,成为诚意侯。刘伯温一生当中所流传下来的故事有很多,人们都通过口述或者是书籍进行传颂,歌颂刘伯温的种种功绩。
刘伯温二十三岁的时候,到京城参加会试,并且一举中第,成为了进士。但是当时正值战事,官场当中并未有心纳士,从而导致刘伯温在家中闲置三年,并未有任何的官职。直至至元二年,才被元朝 *** 授予江西高安县丞一职。在这一个职位之上,刘伯温执法严明,一丝不苟,一心只为人们百姓做实事。
在发现了当地的一些高官和乡绅有所勾结之后,严厉查处,发现这些人无法无天,守寡民脂民膏,迫害平民百姓。于是不畏强权,一口气将这些毒瘤全部铲除,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称赞与爱戴。很多的地方乡绅以及贪污的官员受到了刘伯温的处置之后,都怀恨在心,总是为刘伯温制造麻烦,并且想要扳倒他,但是幸亏上级官员十分的信任刘伯温,才使得刘伯温没有受到迫害。
刘伯温不仅仅不畏强权,而且还不徇私情。在朝堂之上,刘伯温与李善长是政见不同的同僚,而且在私下,两人的关系也不好。但是,当李善长出现了过失时,刘伯温却为李善长求情,求朱元璋从轻发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刘伯温的从政的胸襟也是十分宽阔的。
刘伯温传奇
不知为何,刘伯温和诸葛亮这两个传奇人物,两者相差了一千多年,依旧能够有所碰撞,下面由我为大家说一个传奇的故事。
月观星象的刘伯温
故事是在明朝开国前,朱元璋在攻打金华的战役中,在这沿路上势如破竹,勇夺两成,导致金华的守将胡深打败退入樊玲一带,这里易守难攻,四周的群山环绕,峭壁四起。很难以武力硬碰硬,此刻刘伯温告诉朱元璋,这样的环境我们很难进攻,我先去打探一下地势,再做决断。刘伯温出了营帐,踏入了东边环绕高大挺拔树林的深山,山路极其陡峭,刘伯温在思索如何进攻。人有三急,此刻他就想找个地方方便一下,他找了一个在自认为别人找不到的地方,就哗啦哗啦的方便,击打在杂草上,草被击打的凌乱开来,恰巧看到 草丛里有一个东西,他好奇心上来了,扒开一看,竟然是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的竟然是此时此刻的时间,他惊呆了,以前他就觉得诸葛亮很惊艳奇才,但是我好端端上个厕所,你咋的也要来预测一番呢,而且我的行踪你也不可能全都知晓吧。
遂之,他就继续前进,他脑子里现在想的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跟诸葛亮较真,认为他不是子虚乌有,都过去这么久了,怎么可能还能算计到我,接近他就继续尿,但是不远前的石头上的大字把他惊呆,诸葛亮又算到了。此刻他的内心是惊呆了,但是他还算冷静的,继续往前走,看到一个山洞,走进一看,黑洞洞的一片,点起火把,石壁上又刻着诸葛亮的字迹,他料定朱元璋能够称雄,并且要求刘伯温弃甲而走。此时此刻,刘伯温是佩服诸葛亮的,他弃了内甲而走,出了山洞,他把四周的地形看了一遍,尽可能的瞄了一下敌人的 *** 。连夜返回营地,进行了参谋,果不然,第二天朱元璋就打破敌军。
这一段历史,正史上没有记载,只是野史上有所描述,可见刘伯温之奇,受人称赞,不惜把他的小故事也稍加神化。
刘伯温怎么死的
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功臣,甚至有点功高盖主。在明朝开国之后,刘伯温不贪名利,也不以功劳自称,一再的自谦,只是被授予了伯爵,封为诚意伯,年俸禄比同等级别的爵位低很多。但就是如此,刘伯温为人刚正不阿的性格,依旧惹恼了当权的宰相李善长,甚至胡惟庸等人,他也逐渐不受朱元璋信任,心灰意冷般的退出了政治舞台,归隐江湖,时年只不过是60岁。
刘伯温水墨画
在刘伯温故居附近有个叫谈洋的地方,那里是盐贩子和盗贼甚行之地,刘伯温看不惯,就委托自己的儿子上奏天听,建议朱元璋在这里设立巡检司,来管理这一片伺机作乱的刁民。但是就是这么一条善意的建议,反倍胡惟庸反咬一口,认为谈洋临海面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刘伯温想要占为己有,做一个自己的墓地,只不过遭受当时居民的阻挠,因此想设立巡检司,方便管理那些对他不满的群众,事情的起源就是刘伯温的私心。
随之,朱元璋下令把这份奏折给刘伯温知晓,刘伯温知道这是给他的提醒,希望他能够处理好此事,不然谋反的大帽子就会套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无力回天。刘伯温所能想到的就是上京面奏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不想见他,刘伯温明白自己深受冤枉,但是也无法受君主谅解,深表心灰意冷,卧不久就倒在床。胡惟庸带着所谓的补药去看望刘伯温,刘伯温吃了之后,胸口难咽,病情加剧,朱元璋依旧不理财刘伯温的上奏,只不过是派人得知刘伯温已经病倒不能下床了,传他可以坐官船返回故居。
之后的不久,刘伯温就这么逝去了。有人说胡惟庸毒杀刘伯温,这是朱元璋授权的,但这已经是不解之谜,我们不得知,但是可以知道是朱元璋在建国之后,心性变了,开始怀疑功臣,并且残害功臣,这也是加剧刘伯温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伯温墓
不知道为何,现在的人对古人的了解都是从生于何方,死于何方,再加之中的事迹,一连串的去了解一个人的历史。
刘伯温之墓
刘伯温他出生于青田县南田,这是毋庸置疑的,籍贯到底归属于丽水还是温州这些都是有所争议,但也不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关注的只是他的结束在于何方。中国人有个癖好,到老还乡,落叶归根,刘伯温作为一个伟人也不例外。他病倒垂危之时,被朱元璋下令回归故乡,那么刘伯温肯定是可以葬到南田。但是苏州又来凑一脚,说是埋在它境内的定园,无路如何,他埋在何方,至少是尸骨得以安居,没有寒了刘伯温的心。
朱元璋在他死后不久,追封他为文成公,使他墓的规格提高,这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不小的文化遗址。占地面积不小,又有8百多平方米,石碑前刻有对他一生的肯定。有人说刘伯温的墓前有一个小土丘,看似龙珠,左边有一品字山丘,形式笔架。可见他的墓不是简简单单的墓,还是具有一定的风水,不免符合他生前的风水大师的身份。
虽说他的墓有点风水,但是逼格不算特别高,有史料记载,他的两个孩子曾跟他说过,要用石块砌墓,但是这份坟墓图被刘伯温所撕毁,刘伯温说:“人不靠坟墓而流芳百世,效仿诸葛亮、张亮,他们就只是一个土墓,青草萋萋,但又有谁能不记得他们呢。”是的,一个形似普通平民的墓,葬的却是一代开国功臣。
刘伯温的墓有着众多人前去吊唁,往来的人络绎不绝,可见刘伯温的魅力之大,他也做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引以为鉴,为人要低调,不一定会被众人所忽略,不然适得其反,出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