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垂帘听政十几年未曾称帝,但她又为什么要穿龙袍?
刘娥垂帘听政十几年,却未曾称帝。但是她又为什么要穿龙袍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娥当政那么久,她难道真的没有称帝的野心吗?其实不是。刘娥曾于上朝时问及群臣:“唐之武后是什么样的女主?”朝臣回答:“唐之罪人,差一点就断送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刘娥听后沉默不语。
皇位犹如莲花宝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但这无法阻挡不住刘娥内心对更高权位的觊觎幸望。她迟迟不愿还政于已经二十四岁的皇帝,仍然把他当作没长大的孩子。年龄愈大,刘娥心里愈加焦虑。她更强烈地意识到称帝是不可能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她知道大限即将至,当皇帝的梦是没法实现了。
她还是想尝试一下,哪怕仅仅是形式上的。所以,她选择亲自主持祭祀太庙。
为了不让人觉得太过分,她决定只带女眷祭祀,具体来说,就是皇太后、皇太妃、皇后等。让皇帝呆在宫中,免得她压着皇帝一头让朝臣不舒服。
不过,为了实现她那个虚幻的美梦,她要穿龙袍、戴龙冠,一切依照皇帝礼仪。龙袍、龙冠是皇帝的专用品,任何人不得对此有非分之想,不要说穿戴,即使私藏也是要杀头的。即使皇太后也不行。
但刘娥不是普通的皇太后,她是凌驾于皇帝之上的皇太后。她提出用皇帝穿戴和礼仪,谁敢反对?
偏偏就有人站了出来,这人叫晏殊,晏殊字同叔,从小聪慧伶俐,五岁能作诗,十四岁真宗皇帝赐其同进士出身。
真宗考试晏殊时,给晏殊出题目,晏殊说,这些题目我刚刚做过,请圣上换个。真宗和满朝文武都为他的真诚和才学感动。晏殊被授予秘书省正事,留秘阁继续读书深造。而后任太子舍人等,陪太子读书,一路顺风顺水,如今已是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相当于副宰相。
十四岁开始混迹官场的晏殊做事严谨细致,为人稳重中庸。想当年范仲淹反对皇帝公开向太后祝寿而进谏时,晏殊私下将范仲淹狠狠批评一顿。因为晏殊曾经帮助提携过范仲淹,二人有师生之谊,晏殊怕受连累,拖自己下水。不料,这次晏殊亲自来趟这趟浑水。
可见穿龙袍、戴龙冠这件事相当严重,非同寻常!古代是人治社会,但决不是不讲规矩。整个封建王朝更大的规矩是儒教,儒教的源头是周礼。
晏殊进宫觐见皇太后,给刘娥讲周礼。
皇帝穿的衣服叫衮衣。这衮衣历史悠久,儒家最早的经典《尚书》上面记载,衮衣是大禹发明的,在服装上绘制五种颜色,专门供帝王穿着,以区别普通服装。到了周代,衮衣上绣制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料、黼、黻十二种图案,称为十二章,衮衣的样式正式固定下来。
这十二章,都有深刻含义,与帝王的身份相得益彰。
日、月、星辰,给人类带来光明,像帝王的思想;山,布散云雨,犹如帝王的雨露滋润万民;龙,变化无方,像帝王的教化遍布四海;华虫就是锦鸡,自然界中最美的生灵,象征着帝王富有文采。
宗彝是一种猿猴,以忠勇著称,象征帝王安定乾坤;藻生长于水中,随水而动,象征帝王能顺应时代潮流;火用于烹饪,象征帝王不断进取;米是人们离不开的食物,就像天下离不开圣明的帝王;黼就是斧头,当断则断;黻是黑青交错的花纹,好似君臣相融相济。
这十二章,为帝王专美,他人不可擅用。
再说这帽子,也大有讲究。皇帝的帽子叫冕冠。
《周礼》记载有六种样式,分别是: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名称稀奇古怪,都很难记,反正都是帝王祭祀时戴的。其中最常见的是衮冕,周代有诸侯国,周天子和诸侯国君主都可以带冕冠,但旒的数量不同。秦之后,冕冠只有皇帝能戴,前后十二条旒,其他人不能僭越。
晏殊不紧不慢但条理分明地向太后普及冕、冠知识,重点强调礼仪:不得僭越。晏殊说得口干舌燥,终于表示我已经说完了,您看着办吧。刘娥冷冷一笑,说“多谢晏爱卿提醒,哀家知道了。”
从太后的口吻中,晏殊知道这番苦口婆心算是白费了,还想据理力争,刘娥高冷地说:“退下吧。”晏殊只好悻悻而去。
望着晏殊的背影,刘娥抓起手旁的一把簪子,重重地向门口摔去。决不能因为部分大臣反对半途而废。对于刘娥来说,在生命即将油尽灯枯之时,告诉世人自己才是这十年真正的帝王,是最后的心愿。为了实现这心愿,她要铲除一切羁绊和阻扰。
但并不是无所顾忌,她知道这样做,会让忠诚于皇室和执着于传统的满朝文武愤愤不平,让普天民众瞠目结舌,所以必须低调,减少可能还会出现的谏阻和背后的诽议。
农历二月初九早上,晨光熹微,皇太后刘娥启程前去拜谒太庙。说是启程,其实只有几步路。皇家规矩,太庙建在皇宫附近。比如明清太庙,即在紫禁城左前侧。
为掩人耳目,刘娥穿着皇后深青色的礼服,叫袆衣,戴着后妃专享的凤冠,上面镂雕着花卉翠鸟,镶嵌着珍珠宝玉,雍容华贵,光彩照人。乘坐装饰着琬琰象牙的玉辂,带领皇太妃、皇后,声势浩大地前往太庙。
到了太庙,落轿停车,刘娥并没有立刻向祖宗牌位祭献,而是来到休息室,换上了另外一套装束:着衮服、戴冕冠,一如皇帝穿戴。
只是衮服上十二种图案,减去宗彝和藻,变为十章;冕冠上的垂旒,由十二道减少为九道。有史以来,还没有皇后戴过这种九旒的冕冠,刘娥特意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仪天冠。仪者,匹配、比肩之意,天者,至高无上也。
刘娥恰如其分地将自己的皇帝心思表达在服装礼仪上,而又显示出谦恭,以示与皇帝的区别。装束停当,旭日东升,彩霞满天,祭献仪式正式开启。刘娥以皇太后身份首献,接着皇太妃杨氏亚献,最后由皇后郭氏终献。这一切做得很顺利。离开太庙,刘娥感到自己的人生臻于完美,了无遗憾。
四十五天后,三月二十五日,皇太后刘娥一病不起。皇帝赵祯急诏天下名医火速进京为太后会诊治病,无奈回天乏力,二十九日,太后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