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时明月韩信何时出场 秦时明月韩信的佩剑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1-09)170

秦时明月韩信出场

作为国产动漫中,璀璨的一颗星,那就是《秦时明月》。其中包罗了众多秦末的英雄,而韩信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原型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将军,史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而很多小伙伴们,对于他是何时登场的,以及对这个角色还不是很了解。

秦时明月韩信何时出场 秦时明月韩信的佩剑

无赖欲羞辱韩信

韩信是在《秦时明月》的第四部《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中的第17集《潜龙勿用》首次登场,他的出现是凄惨的,就遭受到了无赖的无理要求。

子羽在课堂上冲撞儒家的大当家,就被伏念罚站在外,碰巧这时候儒家的三当家,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张良,他带着他的弟子到马路上瞎逛,散散心,子羽就跟随他们一起散心。之后,三个人在一座桥上与我们的主人公韩信相遇,韩信的出场依旧是一介布衣,却给人一种精气神的感觉,尔后他们三人就看到韩信被无赖恶意刁难的局面。

韩信为了过这座桥,无赖看他好欺负,就对他提出无理的要求,想要让韩信从他的胯下钻过,才让韩信过桥。但是韩信隐忍,钻了以后,却遭受到了无赖继续的纠缠,韩信大怒,欲要教训无赖一顿的时候,楚南公(以历史上有名的学者黄石公先生为原型)用飞鞋阻止了无赖,才化解了此次纠纷。韩信并没有太多深情变化,继续赶路。

虽然这次的故事有所改编,改编自历史上的胯下之辱,依旧能表现出韩信的个性隐忍,不会因这些小事而放弃自己心中的大志,因此才忍下这种耻辱。

秦时明月韩信的佩剑

有关《秦时明月》一直是我们热议的话题,毕竟是我们国产的动画片,之后还蔓延出了一款名叫《秦时明月》的手游。两者直接常常会有矛盾,比如说韩信所佩戴的剑名叫什么,一直是玩家或者观众争论不休的话题。

秦时明月韩信何时出场 秦时明月韩信的佩剑

《秦时明月》中韩信的配剑

在《秦时明月2》中,我们知道韩信佩的是赤霄剑。此剑长约三尺,饰有七彩珠、九华玉,寒光直逼人眼,剑刃细薄如雪。这把剑是可以在游戏获得的,需要经过多次历练,最终才能获得此宝剑。所加成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至少从攻击加成上是很给力的,能够更好的提高角色的攻击力,甚至是攻击结果。

但是到了《秦时明月4》这一部动画片之后,一身不起眼的韩信,却佩戴着凌虚剑,此剑是秦时剑谱中排名第十的存在。楚国著名的评剑师风胡子曾这么说:“此剑浑身修理,通体的的晶银,夺人眼目,让人无法直视它面目。剑身镶嵌着18颗的“碧血丹心”,此剑名为利器,却无半点血腥之味,散发出的只是仙风。此剑早已通人性,不能够遇到真正的奇才,就不可能成为它主人。”

可见,风胡子对此剑的评价之高,认为是绝世宝剑,而飘逸的韩信佩戴此剑,更显其风采。在韩信未登场前,很多人都希望韩信能够帅靓登场,他只是一介布衣,佩戴着此剑,足以衬托其光辉了。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赤霄剑,本应该是刘邦所佩戴,怎么到了《秦时明月》里就成了韩信的配剑呢,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韩信电视剧

有关韩信的电视剧有很多,只要是关于楚汉争霸的故事,就必定会出现韩信,而以韩信的名字命名为一部电视剧,那就有91年出版的《淮阴侯韩信》,这部电视剧出的比较早,只是短短10集,就表现了韩信壮阔的一生以及凄惨的晚年。

秦时明月韩信何时出场 秦时明月韩信的佩剑

《楚汉骄雄》中的韩信

到后来,那就是《大将军韩信》的问世,已经是过去10多年,也是以韩信的一生历程为主线,30集展现了西汉开国大将军大起大落的一生。这部电视剧有三大看点,之一是尊重历史,尽可能的还原历史面貌;第二是准确地把握历史,对历史事件有着自身的判断;第三是强大的主创阵容,由著名的导演范秀明先生执导,主演是知名的演员焦恩俊,男儿号也不弱,都是实力派演员,由孙海英和吴毅讲扮演。

其他讲述楚汉故事的电视剧,其中的韩信也不弱,经典版的《楚汉骄雄》,其中的演员大多都是来自香港,众多老戏骨参加,黎耀祥所扮演的韩信,可谓是一代经典,令人看了无不称叹他的演技。他把韩信演的活灵活现,充分展现出了韩信的自大和傲慢,才能那就不用说了,他的相貌挺符合众人对韩信的理解。

离目前最近出的,那就是《楚汉传奇》了,80集的篇幅,并不会给人带来厌倦的情感,反而看的是津津有味。也许刘邦的饰演者陈道明,高超的演技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但是韩信的扮演者也不弱,由段奕宏饰演,充分展现出了韩信的坚忍。

世人对韩信的扮演是永无止境的,人人眼里都有属于自己的韩信。

韩信身世之谜

韩信虽是汉朝的有功之臣,但也是之一个被杀害的功臣,那么韩信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又有何出身呢?目前我们对韩信的了解,都是从《史记》中出发,司马迁曾给他立过一个传,叫《淮阴侯列传》。

秦时明月韩信何时出场 秦时明月韩信的佩剑

一介布衣韩信

列传一开头就直接提到:“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好带刀剑。”这些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信息,之一:韩信幼年时是布衣,什么是布衣呢?那就是没有任何的官职,当官的才能穿棉,那时候是没有棉花的,因此这种棉只是麻木,而身为布衣的韩信只能穿布;第二:古代贫的意思是没有钱财,之前说韩信是没有官职的,所以可以说他是个贫穷的人;第三:他说韩信是带着刀剑,但是我认为是剑,因为古汉语中有一个习惯,刀和剑喜欢连着说,为了好听,之一个往往是虚的,并且司马迁提到,韩信投奔项梁的时候,是执剑从之,可以得出他拿的是剑。而古代拿剑的一般都是高贵出身,因此结论是韩信也许是个破落贵族。那么问题就来了,他为何就有如此遭遇呢?

韩信的这把剑估计是祖传的,因为韩信买不起,他只是一个混混,常去别人混饭吃,怎么可能会买的起一把好剑呢。幼年的韩信是不得别人喜欢,甚至是讨人厌,大家都喜欢羞辱他。就有了之后有名的胯下之辱。

韩信在风云变化的时代,是如何突颖而出的呢?全靠他的恩人,那就是萧何。萧何是谁呢?就是跟刘邦一起起义,并管理刘邦大小事务的人,就是个管内务的人。并且萧何评价他为“国士无双”,可见对他的重视。之后就拜将,连年打战,展现其应有的军事才能。

韩信资料

韩信,一代传世名将,他生在秦汉交接时,让他有用武之地,是淮阴人,就是现在的江苏清江人。

秦时明月韩信何时出场 秦时明月韩信的佩剑

韩信雕像

韩信幼年家境特别贫困,经常寄人篱下,吃别人的粮食。直到前208年,想要投奔到项梁账下,跟暴秦进行抗争。但是项梁不久后就战死沙场,由他的侄子项羽接任,担任良中,他就多次献策,但是楚霸王都不采纳他的建议,认为他说的毫无道理,对此不敢兴趣。

这让韩信很灰心丧气,对项羽失去信心,决定弃楚投奔汉,去刘邦的账下,但是他却遭遇到了在楚地的遭遇,仍未受到重用,他就想离去。幸亏当时刘邦的谋士萧何慧眼,看出了韩信的与众不同,亲自前去追还,并推荐给刘邦,告诉他想争夺天下,就得要有韩信,他的才甚过于樊哙。于是乎,就有了刘邦立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不愧是有才,他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楚汉双方目前的对垒形式。韩信认为楚霸王以武称霸天下,但是民心不稳,但是汉王如自入关以后,约法三章,深受百姓的爱戴,得民心者得天下。

之后连年的战争,充分发挥出了韩信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连续击败魏王、赵王,北上收复了燕国,连年的战功,刘邦拜他为相国。虽然当时的刘邦面积甚广,百姓拥戴也深厚,但是还有大敌楚国还没有战败,仍是心腹大患。于是,韩信率军前往攻打楚国,先后歼灭楚军数十万,最终逼项羽自刎。

韩信的一生战功赫赫,但是他晚年的错误,也让他失去性命,就这么早早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后人称颂为淮阴侯。

辛追和韩信

公元前202年,还是16岁的的辛追,并在风华并茂的年龄,就在她将要嫁给江夏王府的那一天,正好赶上韩信的围城。不愿投降的江夏王府,全家都自尽,唯独辛追,她还不想死,对生命充满着渴望,她勇敢地打开城门,走到不可一世的韩信面前,说:“你为什么会在一个女人要出嫁的当天,然后让她连带着死呢?”

秦时明月韩信何时出场 秦时明月韩信的佩剑

辛追的蜡像

韩信面对她,无言以对,他被这个少女的美貌所镇住。但是所做之事跟想法不一样,辛追还是沦落为女俘,韩信却喜欢上这个美丽和倔强并存的女子。他用自己的真心去追求这个女子,正当两个人处于热恋的时候,被刘邦所发现,他也喜欢上了辛追,认为辛追此等尤物,应该是自己所拥有。正当两个人都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辛追的时候,被楚国的旧臣钟离昧所设计,使辛追进入一个惊天大阴谋中。

钟离昧激发两个对辛追的追求,在旁扇风点火,使情势搅得不可收拾。韩信失去辛追,开始对权利充满欲望,极度追逐权力,最终被阴毒的吕后来编织陷阱,处死了韩信。然而辛追不知道,认为这是刘邦所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正当此时,韩信的手下钟惺冲入宫中,救出了辛追。可是辛追此时已经怀孕,这就是日后的汉文帝。在辛追50那年去世的时候,文帝以帝王般的葬礼厚葬了自己的母亲。

辛追的一生是极其凄惨的,流转于好几个男人身边,但她最深爱的那个,还是韩信,可惜无缘在一起长久。

韩信是什么王

韩信的一生,战功赫赫,随之而来的官爵也是一直变化的。韩信虽拜为大将军,但是他对此并不是满足,就有了日后封为齐王,其中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秦时明月韩信何时出场 秦时明月韩信的佩剑

自恃拥兵为齐王

楚汉争霸中,刘邦一直被项羽压着打,而他手下的大将韩信,却一路高歌,并随之占领了齐国。于是乎,韩信传信给刘邦,他希望刘邦可以立他为 *** 齐王。在争霸的关键时刻,韩信却来这么一出,刘邦认为他是在要挟自己,却又无可奈何,表示非常的愤怒。

刘邦认为,他被困于荥阳,天天盼望着韩信能够来营救自己,盼来的却是威胁我任命他为 *** 齐王。这种看法,被其他两位谋士所否认,张良说:“现在的形势对我们是极为不利,是没有办法阻扰韩信称王的,与其这样,还不如立他为 *** 齐王,如此厚待他,才能够让他心存感激,替我们扭转乾坤,不然容易出现变故。”刘邦听了之后,拍案而起,大声曰:“大丈夫定下的诸侯,怎么可以是假的呢,直接立为齐王。”

之后,他就立韩信为齐王,虽然这个齐王是有邀功的成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也是韩信自己的功劳,是自己一手打下的齐国。

等到争霸结束,汉朝的建立,刘邦思索前后,认为韩信这个齐王已不行,需要另立为王。考虑到他出生于楚地,于是乎就立他为楚王。楚王韩信衣锦还乡,让家乡称颂了他的功德许久。这个王当的可不久,日后就被刘邦所猜忌,降级为淮阴侯。

韩信的一生,称了两个王,但都是短暂的,而我们深知的是,他为淮阴侯,因此后人不怎么称呼他为齐王以及楚王,但他却是任命为这些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1/346197.html

“秦时明月韩信何时出场 秦时明月韩信的佩剑” 的相关文章

刘裕在掌握朝中大权之后 刘裕为什么还要选择杀光司马懿后人

刘裕在掌握朝中大权之后 刘裕为什么还要选择杀光司马懿后人

对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什么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结束三国时期混乱纷争局面的,是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政权。不管司马懿当时受到多少人的讨厌,但三国时期的混乱年代实在是持续了太久,民间生活的百姓管不了谁做皇帝只知道自己希望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生产生活...

在军事、教育方面,谢石有哪些成就?

在军事、教育方面,谢石有哪些成就?

谢石(327年-389年1月27日),字石奴,陈郡阳夏人。东晋时期名将,太常谢裒第五子、太保谢安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石出身“陈郡谢氏”,门荫入仕,起家历任秘书郎迁黄门侍郎。曾领水军在涂中抵御前秦,册封兴平县伯,升任尚书仆射。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天王苻坚南侵...

项羽当初杀了20万的请君 后人为何还羡慕他的爱情

项羽当初杀了20万的请君 后人为何还羡慕他的爱情

对项羽如此残忍,杀了二十万秦军,为何后人还喜欢他和虞姬的爱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成王败寇,项羽在秦末之时迅速崛起,成为起义军中的领头人物。大家本以为能够笑到最后的人肯定是项羽,结果没想到被一个亭长出身的刘邦夺去了天下。有人说,项羽是输在了残暴,输在了自...

汉昭帝的死和霍光有关系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汉昭帝的死和霍光有关系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汉昭帝20岁就因病而逝,为何都说与霍光有关?事情真相又是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87年,汉武大帝刘彻因病去世,皇位传给年仅7岁的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13年后,年仅20岁的刘弗,便一命呜呼。他这一死不要紧,整个西汉再次乱成一锅粥,最终还是太子刘据直系后代刘询...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 诸葛亮为何没有选择称帝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 诸葛亮为何没有选择称帝

对刘备死后,诸葛亮才是蜀汉实际掌权者,诸葛亮为何不自己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诸葛亮是不可能,也不会是蜀汉皇帝:1。合法性:刘备借自己是汉室后裔,以匡扶汉室之名,合法理由称帝。刘备死后蜀汉帝位的合法继承人就只能是刘备的后代,刘婵才是蜀汉帝位的合法继承人。《三...

贺兰敏之作为武则天的外甥得到了重点栽培,为何被坐罪赐死?

贺兰敏之作为武则天的外甥得到了重点栽培,为何被坐罪赐死?

咸亨二年(671年),武则天的外甥、大唐第一红人周国公获罪流放,来到韶州后,没多久便去世。贺兰敏之容貌俊美,年纪轻轻就袭承外祖父的周国公爵位,可谓是前途无量,他究竟为何会落得这般下场呢?早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迎娶相里氏为妻,生下武元庆与武元爽兄弟。相里氏死后,武士彟才娶了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生下武顺...

三国时期张郃与赵云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三国时期张郃与赵云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郃率兵攻打葭萌关,黄忠请战,诸葛亮智激黄忠,黄忠和严颜一起去抵挡张郃,黄忠领兵出关,张郃看见黄忠,欺负黄忠年纪大,与黄忠大战二十多个回合,却没想到被严颜抄了后路,张郃兵败,退了八九十里。张郃以为黄忠年纪大,老了,没用了,以他...

三国时期姜维与赵云二人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三国时期姜维与赵云二人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错用马谡,丢失街亭,遭到失败,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意外收获,就是收降了姜维。姜维在投降诸葛亮之前,曾和老年的赵云在战场上交过手,两个人谁更厉害一些呢?从结果来看,谁更占优势?姜维当时很年轻,可以说是少年英雄,因为在魏国不受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