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从焚书坑儒到著书立说,究竟什么才是正统?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1-14)12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著书立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中国读书人固有观念中,一提焚书坑儒都会恨的牙痒痒,谓之曰对于文化的压制对于言论自由的摧残对于思想的禁锢,必须要大加批判,

唐朝章谒有诗云曰:“坑灰未冷山东起,关河空锁祖龙居。”

就用秦末造反的列子狠狠的骂了焚书坑儒这件事。

其实吧,在历史上焚书坑儒真不算啥,而且这个论据都有问题。

首先:焚的不是绝版书籍。

其次:坑的也不是儒生。

只不过后世的儒生往自己脸上贴金,硬要张冠李戴让炼金术师成了儒生而已。

(焚书坑儒)

题外话扯一点不过想说下,被大家批评的焚书坑儒在历史上与言论压制而言,其实真不算什么。

大多数读书人,在功成名就之后,都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在加入限制思想言论自由的队伍中,比如著名圣人曾国藩就是如此。

他写的那啥“治家格言”啊,“曾文公家书”啊,字字句句都告诉人们,你要少说话,要谨言慎行,要规矩要守身如玉,就差教男人贞洁教女人带头巾了。

这不是一种变相的教人闭嘴方式吗?

其实这比焚书坑儒更可恨,缝嘴与无形的书,反而大为流行成畅销书!

原因何在?

后来细细思考不过是因为制度下的人性压制而已。

在古代专制制度下,中国文化其实是有点病态的,长久以来因需要而压抑最后形成习惯后,人也就没了个性。

要不那会有如此层出不穷要人闭嘴要人懂规矩的玩意出现?

焚书坑儒是历史初级发展阶段,用强制力教化人的一种方式。

著书立说是历史中高级发展阶段,用软文化传递教化人的一种方式。

其实历史上还有一种方式也很流行,那就是通过修改历史美化掩饰教化人。

从焚书坑儒到著书立说,究竟什么才是正统?

(孔子的追求)

这传统的历史则更加的悠久,从春秋时代就有人致力于如此做。

春秋,不是春天秋天,而是一个历史时代的别称,大致时间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之间!

记载了近250年的中国历史,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在春秋时代,史官的地位那是非常超然的,拥有监督更高执政者的权利。

那么为何史官地位如此超然,则和权利的延伸有关。

史官的权利源自于古老的占筮,就是占卜!

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的职业,也因为神秘,才有了特殊的权威加持,因此在后世转化成了史官的特权。

在不断记述历史中,占卜师成了史鉴师(史官)

由鉴这个词,我们就该理解,这是一个通过记述历史,让人引以为鉴的职位。

因为长久以来的坚持和世代相传的特性,史官成了世袭官职,就连王权都无法用强制命令更改史官的记录。

不过在如何正式的记录,都必有瑕疵,甚至改造,这几乎在后世成了历史惯例!

那么谁是之一个吃螃蟹的人咧,这人大家估计都想不到,那就是孔子!

(春秋笔法的由来)

之一个修改历史的居然是孔子。

不是说孔子著的《春秋》吗?

其实这是知其表不知其里,孔子确实著述了《春秋》,可是他著述春秋也是要参考书的,这参考书就是《鲁春秋》。

孔子以《鲁春秋》为之一手资料,再加上自己周游列国收集的资料,才著述了《春秋》这本书!

在著述这本书时,孔子选择的记述起点是鲁隐公元年,那么完整齐备的《鲁春秋》隐公元年之前的历史难道是空白?

这当然不科学。

不过孔子就是这样做了,不仅做了还大胆的表白说!

“后世知丘者以《春秋》,后世罪丘者亦《春秋》。

意思是说,反正我就这样做了,后世子孙知道我孔子是因为春秋,他们要怪我也因为春秋,我根本不在乎。

就此,孔子在著述《春秋》过程中,将之一手资料的《鲁春秋》给淹没了。

淹没这个词有意思,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是被水淹没了,可是与文献或者奏章而言,则是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

由此可见,这《鲁春秋》结局如何。

那么这《春秋》之前的历史我们如何得知?

不得不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

如果没有司马迁,没有司马迁为了写《史记》不断搜集资料的举措,孔子《春秋》之前的历史,将一片空白。

孔子用《春秋》确立了史学的正统性需要,而司马迁继承了孔子的精神,用正统的《史记》,又与微言大义中,让《春秋》失去了正统性。

这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的节奏啊,而后世的史学家也有样学样,让中国历史进入了一种循环!

(司马迁挽救真相)

那就是用正统淹没正统。

原因很简单,后来者都是掌权者,都有官方盖章,你这写的不对的,当然要改!

这传统是真的吗?

其实看对于历史的不同纪录就能看出来,中国最早的历史纪录其实还有传世!

比如《诗经-大雅》就被学者广泛的认为是西周王室兴衰史的记录。

原因也很简单,那个时候的史官还是有啥说啥,好的坏的都说,没有用微言大义掩饰的写作手法存在。

比如在《诗经-生民之计》就有直接讽刺周厉王的诗篇出现。

比如在《诗经-荡之什》中也有讽刺周幽王的诗篇出现。

整个《诗经-大雅》一共31篇,近五分之一都是对于时政的批评和讽刺。

这还是孔子修改之后的结果,如果他老人家不修改,这篇幅应该更只多不少。

《诗经-荡之什-召旻》一篇中就有

“我想此邦,无不溃止”。

这话什么意思,如果结合上下文意思就是说。

“那年天旱,草都长不好,国家就好比倒下的枯草。看幽王这德行,国家没有不丧亡的道理。”

正如诗篇的预言一样,最后周幽王败亡,西周成了东周!

这样的叙述在整个《诗经》中可谓多不胜数,就不多说了!

从焚书坑儒到著书立说,究竟什么才是正统?

(诗经故事几人懂

那么为何孔子虽然修改,却不敢太过分,原因也很简单不过两条。

之一:作为之一个吃螃蟹的,孔夫子老先生行事还有点收敛!

第二:那个时候的儒学还不占据主流地位。

由此可进,在孔子儒学成为正统官方意识形态之前,中国文化的言论自由和正统观还算是基本正常的,并没有那么多文过饰非,微言大义出现。

不过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当孔子创立的儒学,成了正统的意识形态之后,这一切的变了!

史书成为了维持正统性与统治稳定的工具。

于是一场又一场历史的造假和修改不可避免的在中国出现。

唐朝时,李世民就喜欢看史官对自己评价,然后玄武门之变就成了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在昏聩无能弟弟们逼迫下的绝地反击。

宋朝时,杯酒释兵权成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和平夺权,反而淡化了背后的政治斗争。(后续专文论述)

明朝时,明武宗出关和蒙古小王子打了个昏天暗地最后报战果不过数人而已,军事演习也不止这个伤亡好不?

清朝时,在清修《明史》中,清朝祖先的事迹要么隐去不说,要么胡编乱造。

如果这就完了那是小看了清朝历史发明家的觉悟。

雍正帝的大作《大义觉迷录》更是让人笑掉大牙,以循循善诱之言,行灭绝言论之事,还著书立说,最后孝子贤孙乾隆都看不下去,将《大义觉迷录》给禁了!

由此可见,这中国的正统史很多时候都有问题,自从孔子作《春秋》将《鲁春秋》修改之后,这传统就几乎已经成型。

所谓“春秋笔法”就是用一种既有的道德性标准来修撰史书,至于这既有道德性标准是什么?

谁掌握了权利的本质,谁就可以给这个标准定义。

从焚书坑儒,到春秋笔法,再到著书立说,步步紧逼之后,国人也都学会了如何说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11/346923.html

“从焚书坑儒到著书立说,究竟什么才是正统?” 的相关文章

尉迟恭为何能成为凌烟阁功臣之一?

尉迟恭为何能成为凌烟阁功臣之一?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唐太宗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为了表彰那些功勋卓著的功臣们,专门在长安修建了一座塔——凌烟阁,把最突出的二十八个人的画像悬挂在里面。其中,有李靖那样的将才,有魏征那样的相才……尉迟恭靠的什么呢?他靠的是生死不渝的赤胆忠心。(一)与李世...

吕不韦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他经历了什么?

吕不韦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他经历了什么?

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王政时吕不韦惨遭打压,最后被迫自杀。那么吕不韦度是如何从富商做到宰相,又度过了怎样传奇的人生,一,奇货可居吕不韦早年从事商业活动,因为善于经商,很快就成为著名的大富商。一天,...

姜维当初拥兵十万军队 姜维为何守不住蜀汉

姜维当初拥兵十万军队 姜维为何守不住蜀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拥兵10万,为何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北伐撤兵,魏蜀两国的均衡似乎要被打破,蜀国似乎已难以匹敌魏国,事实并非如此!姜维拥兵10万,却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问题出在哪儿?姜维北伐是否耗尽了国库?回答是否定的。...

孙夫人当初离开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之后为何再也没有回去

孙夫人当初离开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之后为何再也没有回去

对孙夫人为什么要离开刘备?为什么不回到刘备身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离开刘备,不能怪她,她也是被骗了。从《三国演义》里的描写来看,孙夫人对刘备,感情是很好的。孙权在周瑜的建议下,以国太生病为由,要接孙夫人回娘家探母——接出嫁的姑娘回家省亲,这在古代社会,也是很常见...

班布尔善是什么人?鳌拜被擒后他是什么结局?

班布尔善是什么人?鳌拜被擒后他是什么结局?

班布尔善,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年康熙擒鳌拜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了。在清王朝,的确出现过这档子事情,但我们知道,康熙制服鳌拜后,最终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饶了他,并给了他一个爵位,也算是他有功一场罢。可在这件事的背后,康熙却没有...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对刘备初期打仗没赢过,还动不动就哭,为何会被那么多人尊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个常败将军,之所以受到各路诸侯的尊重,主要是刘备为人、处事值得别人佩服。刘备的胆识令人敬佩。《三国演义》中,刘备主要以仁爱的形象出现,大多时候哭哭啼啼,表现的反而有些软弱。但《三国...

唐中宗李显最后是什么结局?真相是什么?

唐中宗李显最后是什么结局?真相是什么?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人心的变幻无常,有时让人难以置信。一对患难中生死与共的夫妻,一旦时来运转,便反目为仇。这里说的是唐朝时韦后谋害他的亲夫唐中宗李显,参与谋杀的还有他们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当初,武则天执政时,被废为庐陵王的李显和韦后被...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 清军为什么攻破不了明朝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 清军为什么攻破不了明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忠贤掌权期间,为什么清军无法攻破明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末年社会动荡,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宦官祸乱朝政,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恶贼当道,大明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明代的阉宦之祸,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可谓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说到明朝赫赫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