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楚汉之争中刘邦为什么能成功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1-17)150

刘邦为什么能成功

刘邦出身农户,在起义以前就是一个整日在街头巷尾厮混的流氓,但是他却可以打败出身名门,骁勇善战的西楚霸王项羽,最终登基为帝,君临天下,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他的成功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

楚汉之争中刘邦为什么能成功

刘邦雕像图片

刘邦的性格十分谦虚谨慎,能够选贤与能,知人善用。在他的身边谋臣可以从容地定下计谋,而将士在危急时刻可以临危授命。而且他老谋深算,心思周密,深得民心。据传,当年,他到达灞上之时,曾经严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朝的苛刻法律全部被废黜。这样一来,刘邦就得到了灞上百姓的拥戴,所谓得到多助,失道寡助,这说的大概就是刘邦吧。

而项羽与刘邦相争,却盲目轻敌,空有一身武艺,却胸无城府,又怎么会是机智多谋的刘邦的对手呢。据传,当年,项羽进军咸阳的时候,大肆烧杀,使得咸阳城一时之间置身于一片火海之中。面对身边谋臣的劝谏,他竟然也置之不理,一意孤行。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一时之间怨声不绝。项羽早已失去了民心,又何谈争霸天下呢。而当他在兵败之时,却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宁愿拔剑自刎,这不过是因为项羽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罢了。一个没有坚定决心的人,又何谈东山再起。

刘邦面对败局,能够隐忍不发,伺机而动,最终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与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刘邦的用人之道

刘邦能够在与项羽的争斗中取得胜利,从而建立起大一统的汉室大业,善于用人是很关键的一点。韩信就曾指出自己可以领很多的兵马,刘邦最多只能统领十万,但是刘邦却可以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将领。刘邦拥有一套现在很多管理者都值得学习的用人之道,能让有才之人发挥所长。

楚汉之争中刘邦为什么能成功

陈道明版刘邦

之一,刘邦识人善用,唯才是用。他能够洞察部下的长处,萧何善于管理内务、财政,就派他负责安抚百姓、运送粮饷;韩信作战英勇,深谙用兵之道,就派他带兵百万攻占各地;张良、陈平很会统筹布局,谋划战略,就采用他们的计策。刘邦本人只需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其他的只要相信部下交给部下去做。

第二,刘邦在用人上有很强的包容性,手下的出身,强盗、贵族、无业游民、屠夫等等应有尽有,但是都能得到合理的任用。在他的手下,有不少叛将和降将,韩信原本隶属项羽阵营,陈平先前是魏王的人,都得不到任用而投靠的刘邦;雍齿曾经背叛过刘邦,但最后还被封侯了。

第三,刘邦坦诚对待下属、用人不疑、从谏如流。他与手下称兄道弟,相信和尊重他们,所以他们也都如实禀告,用心谋划和出力。鸿门宴前,张良、韩信就直接问刘邦是否能打败项羽,刘邦承认打不过。对于几次易主、盗嫂受金的陈平,刘邦也曾怀疑过,但他直接去问了陈平,听到解释后还表示歉意。

第四,刘邦大方封赏有功之人, *** 部下的效忠热情。不管是在争夺天下时还是建立汉朝时,刘邦都不令色奖赏部下,登基后,除了萧何、彭越、韩信等人,他还封赏了与自己有过节的雍齿。

第五,作为一个谋略家,刘邦在信任之余,也有适当的防范,当然是在暗中进行的。他虽然信任萧何,但也会在私下里控制,有所防备。

刘邦说的话

刘邦说的话自然有很多,其中有几句比较有名,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和为人,有展现他无赖、虚伪等不好的一面的话,也有表现动情。感人等感性的一面。不管是哪一面,这些都只是刘邦在某个情境中所说的话,不能单独以其中一点来作为对他的评价,下面仅举例说明。

楚汉之争中刘邦为什么能成功

刘邦说的话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是最能体现刘邦无赖的一句话了。刘邦与项羽对峙,项羽扣着刘邦的父亲威胁他,说他不归降就煮了他的父亲。刘邦回道:“我们是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现在煮了他,也分我一点羹。”这么无赖的话也就刘邦能说出来,当然也体现了他的机智,看到了项羽的弱点。

“嗟呼,大丈夫当如是也”是相对含蓄的一句话。当刘邦还只是一介平民时,看到了秦始皇外出的场面,声势浩荡,赞叹之情溢于言表。这句话看似是对秦始皇的赞叹,实则表达自己的壮志,对权力的野心。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是感人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刘邦得到民心的手段。刘邦入关,驻扎在灞上,废除了严苛的秦法,和百姓约法三章,安慰百姓。他们很高兴,争相献上食物,刘邦就说他仓库中粮食充裕,不希望百姓破费,让百姓深受感动。

“虏中吾指”这句话足见刘邦的心机之深。项羽找刘邦单挑,刘邦就列出项羽的十大罪,惹得项羽示意弓箭手暗中射到了他的胸,他却护着脚说有人射到了他的脚。双方对战,如果剧中的核心领导人受重伤,会挫伤军队的士气,从而助长对手的士气。刘邦这么说既可以稳定军心,也不会让项羽的将士知道他手上而增加斗志。刘邦的心机和智谋的确高深。

刘邦登基诏书

刘邦起兵抗秦,最终在楚汉之争中夺得天下,建立汉王朝登基称帝,那么他有无登基诏书呢?作为草民上位执政的刘邦,其父又是如何受封的呢?

楚汉之争中刘邦为什么能成功

汉高祖刘邦

刘邦作为平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上位的皇帝,自立汉朝,并非继位登基,那么他有没有登基诏书呢?

历史上对刘邦登基诏书一事,并没有什么记载,刘邦作为大汉王朝的开国帝王,并非承袭他人之位,他的王位是他自己打拼下来的,无论有没有登记诏书他都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如若真有登记诏书,想必也是由刘邦自己写或是身边的文臣为其草拟。

关于刘邦的登基诏书,如今还流传着一个与之相关的脑筋急转弯,打一地名,答案就是宣汉,是隶属四川省的一个县。

刘邦称帝后,其父亲作为一介草民,也就成了皇帝之父,自古以来皇位父传子,而刘邦作为开国帝王,其父又被封为什么地位呢?

起初刘父进宫后,刘邦如往常般每日拜见父亲,经大臣提醒如今二人身份今非昔比,皇上每日朝见刘父已违背君臣之礼,于是刘邦便注意自己的举止,不再每日前往父亲住处拜见。于是过了几日,刘邦再来参见父亲,发现父亲像个下人一样,站在门边拿着扫把接见他。刘邦马上过来搀扶,父亲却说:“不可乱了礼数,您已是天下之主。”

刘邦看到父亲这样,十分心酸,于是将父亲封为太上皇,其父也成为了史上首位没有称过帝的太上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1/347585.html

“楚汉之争中刘邦为什么能成功”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荀爽相关的轶事典故?他在易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荀爽相关的轶事典故?他在易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谞,字慈明 。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爽出身“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学...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朱元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英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解缙在时人眼里是“幼颖敏”,自小就有“神童”美称。明1388年,解缙与其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被称为“一门三进士”。在当时,他也是明朝有名的三大才子之一(另外两位是杨慎和徐渭)。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五征蒙古,南...

明朝时期的南北榜之争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明朝时期的南北榜之争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开国皇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来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经会试考核,以78岁高龄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的考官们选出贡士51名,均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鸣冤告状,“科场舞弊”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查此事,经数日复核,调查组得...

关羽和马谡都令军令状了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对关羽动手

关羽和马谡都令军令状了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对关羽动手

还不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是关羽也立下军令状了,为啥不斩关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怎么敢杀关羽呢?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刘关张三兄弟早已经三个头磕在地上认了亲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诸葛亮设计让关羽签了军令状,签完后关羽又没有完成任务...

都说赵云智勇双全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刘备重用

都说赵云智勇双全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刘备重用

对智勇双全的“赵云”,为何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云在刘备手下是很憋屈,但是他应该感谢刘备,刘备摁住了他人性恶的这个方面,成就了他千古的美名。赵云为了救刘备的孩子怎么样?小时候上讲得七进七出啊,看见刘备说,主公,我把幼主救出来了。大家说此时此刻谁对...

历史上明熹宗朱由校的生母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明熹宗朱由校的生母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明熹宗朱由校,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年号天启。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要说昏君,明熹宗朱由校不仅榜上有名,还很";奇葩";,人生经历也称得上";神奇";,不妨说道说道。一、";咸鱼翻身";的庶长子原来他是父亲明光宗朱常洛的庶长子。...

诸葛亮带兵打仗必定失败 诸葛瑾为什么还能做大将军

诸葛亮带兵打仗必定失败 诸葛瑾为什么还能做大将军

还不知道:诸葛瑾带兵必败,为何还能当上东吴大将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瑾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望不及弟弟诸葛亮,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诸葛瑾也并非碌碌之辈,一路做到了东吴大将军的位置,而诸葛瑾一生带兵打仗,除了跟随吕蒙有一次躺赢之外,其他的基本都输了,孙权为何还如此...

李系:唐肃宗李亨第二子,最后被李辅国所害

李系:唐肃宗李亨第二子,最后被李辅国所害

李系(?—762年),本名儋,唐朝宗室,唐肃宗李亨第二子,唐代宗李豫异母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封南阳郡王,授特进。唐肃宗即位后,进封赵王。乾元三年四月,改封越王。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寝疾弥留。张皇后企图立李系为皇帝未果,为中官李辅国、程元振所害。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