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筠是谁?为何能成为包拯的恩师?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2-09)160

包拯的恩师刘筠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胸怀报国之志的包拯,在求学期间可谓品学兼优,他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处理人际关系极为慎重。正是他不凡的学识和人品,使他被当时一位颇有名望的文豪刘筠赏识,包拯也将其引为伯乐,最后成为忘年之交。

就在天禧五年(1021),包拯二十三岁时,刘筠离京就任庐州知府。这对包拯此后的人生道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这刘筠到底是何许人也呢?刘筠,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翰林学士,是“西昆体”诗歌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北宋早年的文坛领袖。刘筠为人正直豁达,办事严谨,很有骨气。他之所以从一个京官变成庐州知府这样的地方官,也正是因为他的为官正直。

刘筠是谁?为何能成为包拯的恩师?

宋真宗晚年时期,以宰相丁谓为首的一群奸臣弄权当道。当时,丁谓与王钦若、林特、陈彭年、刘承珪都以奸邪险伪著名,被人合称为“五鬼”。晚年的真宗皇帝十分迷信鬼神,丁谓等人便一味迎合,不顾国库空虚,举行泰山封禅仪式,建玉清昭应宫;不顾百姓生活困苦,命令各州增加进献,同时广征徭役。这些行为都遭到了时任宰相的寇准的痛恶弹劾,他们便罗织罪名,使寇准被罢相贬官。

满朝文武对此敢怒不敢言。真宗皇帝死后,年仅十三岁的仁宗皇帝继位,太后听政。他们更利用职位之便,将真宗皇帝之死归罪于寇准,大肆打击与寇准关系相近的大臣。仁宗皇帝尚且年幼,丁谓便勾结了宦官,在事实上把持了朝政,所有的奏章都要经过他的审阅之后才会被送往内廷。为官正直的刘筠与丁谓这种奸臣势不两立,无法共处,可是丁谓把持着朝政大权,他也是无可奈何。

刘筠曾愤然说过:“(朝堂上)奸人用事,我连一天都待不下去了。”忍无可忍之时,刘筠只得上表请求辞官外任,出知庐州,从而与包拯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筠出知庐州后,非常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而包拯作为庐州一带出类拔萃的“三好学生”,自然得到了刘筠的赏识。《宋史·刘筠传》中记载道:“包拯少时,颇为刘筠所知。”得到刘筠亲传艺业的包拯,其学业也是一进再进,名声渐显。而包拯作为庐州地方的一个“生于草茅”的学生能够闻名全国,刘筠这样一位文坛领袖式人物的提携、赏识,在其间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苦学有成的下一步按说便是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踏上仕途了。可是在天圣二年(1024),仁宗皇帝重开科举时,包拯竟然放弃了这次朝廷开科取士的机会,原因在于“父母在,不远游”。包令仪夫妇固然为包拯的至孝之心所感动,却也为包拯的前程感到不安。两位老人不想拖累了包拯的仕途,为了解决包拯的后顾之忧,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刘筠是谁?为何能成为包拯的恩师?

于是,包拯二十六岁这年,便在父母的安排下与董氏成亲了。有妻子在家尽孝,包拯也就可以安心考取功名了。

当时的赶考学子要经过三层选拔才能成为进士。首先是州郡发解试,即“乡试”;然后是全国礼部试,即“省试”;最后便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天圣五年(1027),这年包拯二十九岁,朝廷再次开科取士。包拯顺利通过“乡试”后,却对接下来的“省试”很是担忧,原来当时的考试题目分诗、赋、论三个板块,而一般考官都以诗赋成绩取士,而这也正是包拯的薄弱之处。

这时,传来一个让包拯欣喜若狂的消息,仁宗皇帝特命贡院“将来考试进士,不得只以诗赋进退等第,而要参考策论以定优劣”。更让包拯感到兴奋的是,这次“省试”的主考官正是刚刚奉诏入京的枢密直学士刘筠。刘筠虽为文坛大家,但并非只会做肤浅学术文章的老学究,在他看来,时事策论的好坏才是学子为官能否为国为民谋福利的关键所在。这使得擅长策论的包拯在“省试”中获得了很大的优势。

果然,包拯顺利通过“省试”。于是,经过层层选拔,包拯终于来到了开封府,来到了仁宗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场。考试有三个题目,分别是:《圣有谟训赋》、《南风之熏诗》和《执政如金石论》。这几个题目其实很有深度,考场上,甚至有学生提出题目难解,请求仁宗皇帝解释一下。

终于到了放榜之日,榜单上写着这次科考录取的三百七十七个名字,分为“六甲”六个等级,而包拯的名字赫然便在一甲(前三十名)之列。一甲进士即进士及第,一般都很有可能在今后的仕途中成为朝廷高官或是执政大臣,放在今天就相当于可以进中央政治局。包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得益于包令仪夫妇自小的良好教育,更要归功于刘筠在庐州期间的言传身教。

《宋史·刘筠传》记载有“(刘筠)性不苟合,遇事明达,而其治尚简严”。而《宋史·包拯传》中也有对包拯与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取悦人,性情严峻刚直的描写。可见,包拯一直受到刘筠亲自指点,这也使得包拯形成了正直豁达,处事严谨的良好品质。刘筠对包拯的仕途走向乃至一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包拯进士及第后,更促进了包拯和刘筠的师生之谊。

刘筠是谁?为何能成为包拯的恩师?

另有史书记载:当之一甲进士唱名之时,突然日呈五色、光耀殿庭。满朝文武都认为这是百年难见的吉兆,象征仁宗皇帝圣明,能够选贤任能,连上天都为此感叹,为此降下祥瑞。而事实上,这一科的之一甲进士中,韩琦、文彦博,后来都官至宰相。王尧臣、赵概成为副宰相,包拯位至三司使、枢密副使(相当于“副相”),这些人确实都成了一代名臣。

熟悉北宋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三十年之后,也正是以这一批人为中坚力量,辅佐仁宗皇帝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嘉祐之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12/351392.html

“刘筠是谁?为何能成为包拯的恩师?” 的相关文章

郭祚:北魏重要谋臣、改革家,协助孝文帝谋划汉化改革

郭祚:北魏重要谋臣、改革家,协助孝文帝谋划汉化改革

郭祚(449年~515年),字季祐,太原晋阳人。北魏大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和重要谋臣之一,曹魏名将郭淮弟郭亮七代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少年孤苦贫困,姿貌不伟,涉历经史。尺牍文章,见称于世。二十岁时,为并州主簿,得到并州刺史孙小的赏识。孝文帝即...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进入洛阳只用了一个月,为何这么容易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进入洛阳只用了一个月,为何这么容易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安禄山举起造反大旗后,一个月的时间就攻入洛阳,并在那里称帝。半年就攻进长安,把唐玄宗撵得慌不择路往四川跑。说起来,地方上造反要攻入京城,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马腾(?-212年),字寿成。扶风茂陵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的军阀,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马腾身长八尺有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为人贤良忠厚,受众人尊敬。汉灵帝末年,被州郡署为军从事,掌领部众。累迁至偏将军。凉州刺史耿鄙...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对隆科多帮雍正登基,为何仅仅4年就被除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帮助雍正顺利登基的,一共有三位功臣,分别是陕甘总督年羹尧、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十三阿哥胤祥。这三个人中年羹尧是封疆大吏,主持西北地区的民政军务,实力颇大。而隆科多手握九门兵马,是北京城的实权人物,不可小...

阎圃:东汉末年将领,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

阎圃:东汉末年将领,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

阎圃,生卒年不详,是益州巴西安汉人。张鲁割据巴、汉,就以阎圃为功曹。东汉末年人物,本为张鲁部下谋士,后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封平乐乡侯。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一日,有农民从地里得到一个玉印,张鲁的手下就想让他当汉宁王。阎圃劝谏他:“汉川地区的人民,超过十万户,财产富...

项羽死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亲属的?

项羽死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亲属的?

刘邦是秦末不可多得的枭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代统治者,对于和自己竞争最终失败的人,都会有意贬损他,污化他。对其子孙后代,都会着意打击。比如李世民打败他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后,不但杀掉他们的儿子,而且对他们进行了着意地贬损。在史书上,李建成变成了一个...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俗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玄武门政变中,李世民与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火并,李建成、李元吉被杀。那么,李建成与李元吉那些忠实的部下,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一、魏征。魏征的情况我们都熟悉,那时候魏征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首席谋士。他早就...

刘备作为三国一方霸主 刘备是伪君子还是仁君

刘备作为三国一方霸主 刘备是伪君子还是仁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是仁君还是伪君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天下三分,天下陷入了魏蜀吴三国竞争的时期。放眼三国的君主中,除了吴国孙家的后代子孙算是封疆大吏的后代,受到了祖辈的福泽,其他两人几乎都是出生卑微。东汉末期宦官把持朝政,曹操背后有着宦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