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韩愈业精于勤表达了什么思想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2-17)230

韩愈业精于勤

“业精于勤”源自韩愈的《进学解》一文,原句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大致的意思就是,学业和事业一样,是在勤奋和勉励当中日渐精通和旺盛的,然而它们也很容易在极易上瘾的游戏享乐中被荒废和淡忘;良好的道德行为是在平日里沉心静气的思考中,渐渐养成的,不过这也很容易在跟随世俗,对自己要求不严下败坏。

韩愈业精于勤表达了什么思想

“业精于勤”书法

在《进学解》一文中,韩愈做出此句,是为了劝解文中的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从而能充实自己的学识,才能被群贤毕集的上层所选 *** 治国。之后才好引出学生借由先生本身的不幸境遇来反驳先生先前的一套认识,这是以一种问答的形式来抒发宣泄作者怀才不遇和屡次被贬的不满。

不过韩愈本人却仍是坚守着“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行为准则,在他的生涯中我们们处处可以看出他的勤奋努力,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由于韩愈自幼就有着扎实的文学功底,所以在其长大后对当时浮华的文风深感忧虑,于是日夜钻研文学,提出重要的古文运动。韩愈根据自身的文学经验,并总结了前人的结果,认为文章还是要以表达内容为重要目的,反对一味追求辞藻华丽的骈文体。

经过韩愈的不懈努力古文运动终于发展起来了,并且影响深远。所以韩愈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这也正是他业精于勤的表现。

苏轼与韩愈并誉为什么

唐朝的韩愈、宋朝的苏轼,想必大家都是知晓的,历史上也都对他们做过评价,那么大家知道吗?韩愈和苏轼被同时称为什么呢?先对两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韩愈业精于勤表达了什么思想

韩愈雕像

韩愈:出生于唐朝,是唐朝的文学大家同时也在哲学上有很大的造诣,他在散文上也很有大的成就,不过他一生和苏轼一样,一生坎坷,被贬官都成家常便饭了,韩愈的性格也很开朗,他被苏轼推上“唐宋八大家之首”。

苏轼:出生于宋朝,和韩愈相差的比较远,但是在文化领域不分种族和年代,苏轼和韩愈同样都是八大家之一,但是苏轼和韩愈在诗词、性格和所面对的坎坷人生是很相像的,他们都看清了、想通了,走出了一条豪迈的人生道路。

他们两人都是唐宋八大家,其余六位分别是曾巩,苏洵,苏辙,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其中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的,其余是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并称三苏。

那么苏轼和韩愈并称为什么呢?这主要是从两人所作出的诗词上来定义的,韩愈的诗词多偏向于豪迈、奔放,虽然韩愈本人他是偏古的,但是却不影响他个人作品的发挥,而苏轼的作品和韩愈一样,大有一种气吞山河之势,也行两人在性格和所面对的人生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两人所作出的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韩愈和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所以人们并称他们为“韩潮苏海”。

韩愈被明人称为什么

韩愈在唐代极力倡导古文运动,反对辞藻华丽而对表达内容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骈体文。 在韩愈和柳宗元的主张下,古文运动盛起一时,并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宋朝的欧阳修和苏轼等人也是推崇韩愈等人的主张,遂成为宋时古文运动的核心。到了明代,这些人物自然会被联系到一起。明初的朱右之一次将以韩愈为首的八大家的散文编集在《六先生文集》中,“唐宋八大家”之名才渐渐形成。

韩愈业精于勤表达了什么思想

韩愈

明朝初期的朱右所编撰的《六先生文集》实际上是“八先生文集”,是因为他将“三苏”合称为一家。这八位先生就是我们现在常称的,以韩愈为首的“唐宋八大家”中的八位。到后来的明朝中期,唐顺之所撰的《文编》也是只取这八人的文章,明末的茅坤根据前人的编撰,辑录了《唐宋八大家文抄》,“唐宋八大家”这一说法正式被人们接受并广为流传,其中韩愈被明人冠以“唐宋八大家”之首。

之所以韩愈在明代人眼中有着如此之高的地位,是因为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主张学习先秦散文的书写形式,反对当时弊端尽显的骈体文。浮华奢靡的辞藻是不利于内容的表达,唯有散文能够扛起大旗。所以韩愈是掀起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是八大家中后起者所跟随的人。同时,韩愈的作品也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人学习提供了方向。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

韩愈奋不顾俗流,是于韩愈处于同一时期而且也是声名显赫的柳宗元对他的评价,这句话源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在柳宗元眼里,韩愈当时不顾世俗的看法和嘲弄,毅然选择了做会遭受社会讥笑的事,广招门徒教学为师。于是社会上那些庸俗之人果然聚起来说骂韩愈,韩愈也因此得了个狂人的称号。

韩愈业精于勤表达了什么思想

韩愈

柳宗元之所以借“韩愈不顾俗流”的事情,写在他给韦中立的书信中,是为了探讨师道一说。所以当时的两大文人对于师道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柳宗元更是赞赏韩愈这样不顾世人的眼光,广招学徒践行自己思想理念的行为。

韩愈之所以能够做到不顾俗流,犯众人的笑侮,和他那刚正的性格分不开。韩愈在政治上就是那种有话直说,直言不讳,也不会忌惮说出的话会给自己带了什么麻烦,甚至是生命危险也不顾。那么韩愈在平时的社会观念上的看法自然也是有话必说的性子,他必定会践行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反驳他人错误的观念。

韩愈曾经给自己的门生李幡写过一篇文章《师说》,文章可以说是韩愈对于自己分不顾俗流的一种回顾。韩愈用深刻有利和极为严谨的语言反驳了当时士大夫们耻于师道的现象,以孔子求学的例子证明了古时就有的求师的做法。韩愈批评了当时社上那些自认为身份高贵,不肯拜师学习的人,并指出应该不因为对方年龄、地位的差别,而耻于求学,真正的学识是要虚心求教才会有的。

韩愈代表作

韩愈作为唐代声势活跃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励志于革除当时文风浮华,只追求辞藻华丽和对仗工整讲究音律的弊端。韩愈一直主张,文学创作应当恢复秦汉时期的表意,就是以表达内容为主要目的,概括出来就是“明道”。在这么一个主张和准则下,韩愈创作出了许多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

韩愈业精于勤表达了什么思想

《师说》节选

《师说》是韩愈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完成于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任职国子监期间。文章是写给当时的韩愈门生李幡的,不过韩愈也是借此来批评那些轻视师道,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的。《师说》一文首先肯定了师道的存在,人们的学习必须要有老师的指导。再指出当时社会所出现的弊端,家长所请的老师只知教授句读一类的小类,而解惑的大类却是他们难以启齿的。文末韩愈又以孔子从师为佐证,指出尊重师道是自古就有的,当下的人更不应该抛弃。

《进学解》是韩愈的另一代表作,文章借对学生的教诲,后学生反驳来指出当时社会的弊端并抒发韩愈怀才不遇和仕途坎坷的不满。文中先是韩愈告诫学生要刻苦努力,只要充实了自己的学识,就不用担心上层的人才选拔,因为他们自会注意到你的。但是一个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以韩愈自身为例,指出他自小勤奋好学,时刻钻研文学。可是给先生带来的却是不遭理会,怎么做都是过错的结果。实际这是借问答的形式,抒发了作者的郁闷之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2/352735.html

“韩愈业精于勤表达了什么思想” 的相关文章

郭祚:北魏重要谋臣、改革家,协助孝文帝谋划汉化改革

郭祚:北魏重要谋臣、改革家,协助孝文帝谋划汉化改革

郭祚(449年~515年),字季祐,太原晋阳人。北魏大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和重要谋臣之一,曹魏名将郭淮弟郭亮七代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少年孤苦贫困,姿貌不伟,涉历经史。尺牍文章,见称于世。二十岁时,为并州主簿,得到并州刺史孙小的赏识。孝文帝即...

历史上项羽是真的想杀刘邦猜设鸿门宴的吗?

历史上项羽是真的想杀刘邦猜设鸿门宴的吗?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鸿门宴大家都耳熟能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历来为人津津乐道。在学习高中课本上鸿门宴一课时,大家对于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场景也好像身临其境,后世也有很多人在不停的假设如果项羽在宴会上杀了刘邦,或许也就...

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 乾隆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抄家

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 乾隆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抄家

对“三朝老臣”张廷玉谨慎一生,乾隆为啥要抄他的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管是在如今的社会还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只有领导人就能将国家领导好。他们都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管理整个国家。在我国就是各级领导,反映到古代就是指皇帝需要贤良的大臣来辅导他们做好对国家...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 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何没有带诸葛亮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 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何没有带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真不会打仗吗?为何刘备打仗从不带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07年的南阳一间茅草屋里,颠沛流离半生的刘备经人指点从在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而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也从这里诞生。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诸葛亮被评价为”近乎妖“,说明了诸葛亮的厉害之...

曹操控制汉献帝嫁一个女儿就好 曹操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过去

曹操控制汉献帝嫁一个女儿就好 曹操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过去

还不知道:曹操控制汉献帝,派一个女儿就够,为何把三个女儿都送了过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以前的时代背景中,女子向来就是被用来交换利益的工具,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也是为了换取自己想要的利益。但是那时候的汉献帝其实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曹操送去一个女儿...

孙贲:东汉末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贲:东汉末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贲(?—210年或219年),字伯阳,吴郡富春人,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贲父母早死,弟弟孙辅还是婴孩,孙贲独力养育孙辅。孙贲初时为郡督邮守长,孙坚于长沙起兵,孙贲弃官跟随孙坚。孙坚后战死,孙贲统领孙坚部众...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高照容:孝文帝元宏的贵人,她为何突然逝世?

高照容:孝文帝元宏的贵人,她为何突然逝世?

说到古代封建社会的外国皇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元惠宗的第三任皇后奇皇后,实际上北魏时期也有一位来自高句丽的外国皇后,她就是高照容。高照容祖上是渤海郡脩县人,在西晋永嘉年间为了避中原战乱,举家逃往高句丽。高照容的祖上在高句丽生活了一百七十多年,她的母亲盖氏与父亲高扬育有四子三女,皆生于高句丽。孝文帝初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