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形容司马迁的成语是什么

历史文化4年前 (2020-12-17)140

形容司马迁的成语

司马迁作为中国历史的伟人,断不敢随意评价,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我搜索一下形容司马迁的成语,大多关乎坚忍不拔身残志坚之类。这样形容当然贴切,但是总觉得形容司马迁的成语不能只拘泥其精神和身体上。形容司马迁的成语我认为在其成就上仍可加以描述,比如鸿篇巨制、恢弘巨著、震古烁今、名垂青史等更加在侧面反映一个人的伟大。

形容司马迁的成语是什么

司马迁画像

司马迁的编写《史记》过程中可谓历经艰辛,十二岁就开始遍访全国各地,收录详实的材料历史资料。在身受宫刑之后忍受着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折磨,仍然坚持完成《史记》的编撰,这份精神不得不让人叹服。原本恢弘巨著这类成语是形容《史记》的成语,但我觉得作为形容司马迁的成语会更为恰当。

司马迁历时十三年,写下一百二十篇共计五十二万余字,前后收录了跨度三千余年的历史,能够完成如此宏伟的工作,司马迁名垂千古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身体遭受折磨之后仍能坚持编撰,这不是坚强形容的那么简单,更应该是坚忍,坚强隐忍。不管形容司马迁的成语有多么多多么贴切,就算所有的成语在司马迁以及司马迁的史记面前都是苍白无力。司马迁的《史记》是无韵之离骚,悠悠唱响了华夏的千古文明。在五千年的历史潮流中,司马迁是前三千年的掌舵人,在书本上书写着华丽的诗篇。

赞颂司马迁的诗句

赞颂司马迁的诗句不胜枚举,对于赞颂其恢弘巨著《史记》更是多的难以数计。后人对其行事风格,记录史料的严谨同样大家称颂。

形容司马迁的成语是什么

司马迁画像

其中鲁迅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不仅是赞颂史记的诗句,同样也是赞颂司马迁的诗句。除了司马迁,还有谁会历经千辛万苦,一路风餐露宿,最后只为那渺渺数笔的真实史料。后来的史学巨著有《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但鲁迅偏偏只评价《史记》为史家绝唱,并与文学的中诗歌更高成就的《离骚》划为等号。可见《史记》在后人心中的位置。

作为史学家记录历史方面,司马迁为后人树立良好的榜样。班固赞颂司马迁的诗句:不虚美,不隐恶,故为之实录。要知道司马迁的记载了很多古代君王,甚至包括再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的楚霸王项羽,同时还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大加赞扬,这是作为帝王的武帝所不喜欢的。但司马迁以历史史实功绩为主要标准,并不惧怕武帝的喜好,做到了实录的客观性。

班彪同样赞颂司马迁:文质相称,良史之才。司马迁书写的《史记》不仅是史学名著,其文学造诣同样深厚,说那是文学巨著也不为过。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人们留下无数的名言警句,更为我们留下拼搏的动力。赞颂司马迁的诗句再多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他的光辉不需要任何诗句的赞美。

司马迁的爱国名言

司马迁的爱国名言最著名的一句是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之急。司马迁在鸿篇巨制的《史记》当中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名言,他不仅是西汉的史学家更是文学家,思想家。

形容司马迁的成语是什么

司马迁画像

那么多的名言警句,是司马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每每读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那段不禁精神振奋,似乎浑身充满了力量。但每当看到这一句司马迁的爱国名言总是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嘲讽。这句诗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形容李陵而说到的,但也就是因为李陵,司马迁收到了宫刑,由于生性耿直,所以司马迁站在客观的江都讲述李陵投降匈奴的苦衷,没想到却因此得罪了汉武帝,汉武帝将其收监下狱处以宫刑,司马迁原本想一死了之,却为了史记而屈辱的活了下来。

终于给好友书信一封在《报任安书》书中写下了这句千古名言。无乱司马迁的爱国名言是写给李陵还是写个自己,这对于汉武帝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一心报复为了天下,可天下是谁的天下,是刘家的天下!当自己的观点与你不一致便是残酷的对待,对待一个随时准备为国殉身的忠志之士。如果汉武帝就在面前,真想问他一句:良心可安?司马迁的爱国名言出现的时间更是讽刺,偏偏是在自己受过宫刑之后书写下来,对于这样的事,我也只能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四个字:悲夫!悲夫!

司马迁人格

司马迁人格具有非凡的魅力,就如同那本震古烁今的史家巨著一样,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无尽的光辉。并不是历史上每一个人物都能做到这一点,但司马迁绝对是少有的几人之一。

形容司马迁的成语是什么

司马迁雕像

对于司马迁人格我们从他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坚强的人,这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对于自己的目标执着追求,面对困难勇敢前行。为了保证史料的真实,他在二十岁时就走访全国各地,向当地的老人询问当年的历史经过,并且认真挑选每一个历史事件,有疑点的一概不会录入气中,这份人格魅力中不过写着毅力和坚持,同样也写着严谨与认真。

当李陵北击匈奴被俘后,举国上下一片骂声。司马迁人格中还有两个字,这两个字叫耿直。他认为李陵深入漠北,歼敌万余这样的功绩足以抵消罪过,韩信能受胯下之辱,李陵得投降未必不是等待时机。但是这样的言论却惹恼了汉武帝,武帝将司马迁入狱并处以宫刑。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极大的痛苦,司马迁甚至一度想到自杀。

但司马迁人格中还有两个字坚忍,并非只是坚强,还是坚忍不拔完成使命。司马迁最后在承受精神和肉体的巨大压力下,坚持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司马迁人格中包涵了太多太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无论是坚强隐忍还是严谨认真司马迁都做到了极致。

司马迁生死观

司马迁的生死观贯穿了整部《史记》,我们从司马迁描写的每个人物和事件上都能看出一二,司马迁生死观之积极、壮烈,就像他这个人一样。

形容司马迁的成语是什么

关于司马迁的画作

司马迁说过一句震古烁今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用之所趋异也”。换句话说,司马迁认为在生死关头,每个人都需要谨慎的选择,选择重于泰山之死,而不能轻如鸿毛一般的死去。所以在生命面前,司马迁没有选择毫无原则地苟且偷生,也没有糊里糊涂地就结束生命,这一个观点在司马迁笔下的许多人物都有所体现。就像蔺相如先是为了和氏璧,之后又为了赵国的尊严,两次都在秦王面前表现的奋不顾身、甘愿一死,这种态度令司马迁非常的佩服,而司马迁对蔺相如的敬佩之情也在文字中溢于言表。

再如屈原之死,屈原在楚国屡次遭遇打压,满腔的志气却无处施展,眼看着昏君无能,奸臣当道,别国大军压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屈原选择一死,来对这个国家发出最强有力的 *** 。屈原用自己的死唤起了人们对于国家存亡问题的思考,激起了百姓对于昏君的愤怒,于是司马迁评价屈原是能与日月争光辉了。事实也是如此,在司马迁的高度赞扬之下,屈原也成为了千古豪杰了。

在《史记》之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的人物事件,无不在传达着司马迁对于生死的态度,仔细研读一定都会有所收获。

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

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要从司马迁父亲开始谈起,司马迁的父亲也是汉朝的太史,名叫司马谈。汉武帝元封元年的时候,本应该参加汉武帝在泰山举行的封禅大典的司马谈因为病重只留在了周南,也就是今天的洛阳一带。司马迁参加完封禅大典之后来到了洛阳,看到了奄奄一息的老父亲。

形容司马迁的成语是什么

司马迁石雕

司马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对司马迁说,司马家祖辈都是做史官的,家族的事业不能断绝,所以你要子承父业,继续做太史。司马迁这就答应了下来,承诺说要把父亲编撰历史的计划完成。

当时在汉武帝的统治之下,汉朝的学术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萧何修订了法律,韩信又在军法上做了申明,章程、礼制等也都一一被确定下来,许多文人墨客也都为朝廷所用。而且秦朝时候秦始皇焚书坑儒,明堂、石室的许多典籍都被坏坏,而鉴于汉武帝时期的学术氛围,许多爱好文学古籍的人也都把自己私藏的古籍给拿了出来,所以这些书也都成为了司马迁编写史记的重要资料,《诗》、《书》等当时被毁的古籍,也都得以被重现被搜寻出来。

而且司马迁早年就受父命,在全国各地游历山水,深入到百姓中去了解古事旧闻,这些经历也都是司马迁写作的素材。另外,司马迁遭受宫刑的变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司马迁完成《史记》的一种推动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2/352760.html

“形容司马迁的成语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蔡襄相关的轶事典故?他在科学文化方面有哪些贡献?

有哪些与蔡襄相关的轶事典故?他在科学文化方面有哪些贡献?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

钟会:曹魏名将、书法家,屡出奇谋,工于书法

钟会:曹魏名将、书法家,屡出奇谋,工于书法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

古代本宫在皇宫里边随便用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自称本宫

古代本宫在皇宫里边随便用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自称本宫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宫称呼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本宫一词在皇宫可以随便用吗?哪些人可以称呼自己为本宫?在中国古代,人的上下尊卑是分得很清楚的,古代社会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在古代天子自然是最高高在上的,为了显示天子的尊贵,天子称自己不再是称呼自己为“我”了,秦始皇以...

大臣有本事对朝廷不是更好吗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要杀掉有功之臣

大臣有本事对朝廷不是更好吗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要杀掉有功之臣

古代帝王为什么总是会杀掉有功之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君主集权统治下,整个国家就是皇帝和家族的私有财产,既然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皇帝肯定是往往会表露出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而这危机感就源于朝堂上手握大权的臣子。在皇帝内心里边,解决的方法肯定是有...

古代八府巡按到底是个多牛的官?

古代八府巡按到底是个多牛的官?

古代“八府巡按”到底是个多牛的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八府巡按”究竟是一个多大的官?皇帝一脸认真的告诉他是一品。这么看来“八府巡按”是一个很大的官职了。那么“八府巡按”究竟有多牛呢?又相当于如今的什么职位?经过小编的细细考察,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朝代中,压根就没有这么一个官职。...

古代后宫妃嫔不能干政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后宫妃嫔不能干政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后宫妃嫔不能干政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从《甄嬛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后宫嫔妃不得干政,这是大清朝自古以来的规矩,也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朝政规矩,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后宫嫔妃多是百官的女儿或是孙女选秀出来的,当女人进入后宫后,她们往往都是代表着整个家族的荣辱,如果她...

褚遂良: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在唐代政坛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褚遂良: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在唐代政坛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

刘备与诸葛亮被后世用作君臣知遇的典范 两人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的

刘备与诸葛亮被后世用作君臣知遇的典范 两人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怎样的?刘备与诸葛亮,后来很多人都拿这两人的关系来做君臣知遇的经典案例,刘备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有孔明如鱼得水啊!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里头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