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为什么不杀朱棣 其中主要有哪几个原因
朱允炆为什么不杀朱棣
众所周知,靖难之役是明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事件彻底改变了朱允炆和朱棣这对叔侄的命运,朱允炆下落不明,失去皇帝宝座,而朱棣却登上了原本属于侄子的皇位,并且成为明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那么人们不禁好奇,为什么朱允炆不先下手为强,杀了朱棣呢,这其中有三个原因。
一是不想杀。朱允炆其实根本不想杀了朱棣,朱允炆从小生长在皇宫中,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没有经历过战场厮杀,性格温和宽厚,懦弱仁慈。他最看重儒家的仁义道德,这导致他不会做出诛杀叔叔朱棣这样手足相残的事情。而朱允炆削藩原本也是为了缓和朱元璋滥杀功臣而导致的民怨沸腾。
二是不敢杀。虽然朱允炆削藩的矛头就是针对燕王朱棣这个实力最为雄厚的藩王,但是由于朱允炆上台不久,根基不稳,又缺乏经验,操之过急,显然朱棣的实力远远超过朱允炆,朱允炆也没有朱棣那样的胆识谋略,所以朱允炆也不敢杀朱棣,这样的局面导致朱棣的势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动靖难之役。
三是不能杀。虽然朱允炆削藩的意图显而易见,但是他却不能杀朱棣,因为朱棣当时驻守北平,而北元势力对明朝北部边境威胁很大,因此朱棣担负着抵御外族侵略,保卫京师的重任。一旦下令杀死朱棣,必定给北元以可乘之机,而朱棣的实力又最为雄厚,所以朱允炆不能轻易杀死朱棣。
朱允炆简介
公元1368年,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农民起义军最终推翻了元朝长达一百六十年的统治,创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登基为皇帝,成为明朝的之一位皇帝,史称明太祖。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并不是朱元璋任何一个儿子,而是他的孙子朱允炆。那么历史上关于朱允炆简介如何,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如何成为大明朝第二位皇帝的?
朱允炆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出生地是明朝的国都南京。朱标是朱元璋继位后册立的皇太子,备受朱元璋的器重和喜爱。朱标的之一个孩子少年早夭,令朱标十分伤心,次子朱允炆顺理成章的成为朱标最为器重的儿子。公元1392年,朱标因病去世,皇太子之位空悬,朱元璋在伤心之余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成为皇权的之一顺位继承人。
朱允炆是一个性格极为温和,外表看起来十分腼腆的文人,虽然一生怀有极为远大的抱负,希望带领大明朝进入更为辉煌的时代,但实际上却因为长期养在深宫,缺乏实战经验,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和国政经验。
虽然朱允炆继承了皇位,成为大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但这并不能改变他那不幸的命运,建文帝在位时间仅为四年便被燕王朱棣给夺取皇位,最终落得生死不明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朱允炆的结局
建文帝朱允炆的结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更大的谜案,几百年来,很多史学家和探秘者都试图用自己的 *** 解开这个谜题,不过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在史学界形成一个大家都能满意的结论,争论者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以致成为史学界的一桩公案。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中燃气熊熊大火,烧死了无数宫女宦官,连皇后都不能幸免,因此很多人相信建文帝朱允炆也不能例外。但是由于尸体被烧焦,无法辨认,再加上与建文帝亲近的太监指认被烧焦的尸体中没有建文帝朱允炆,而他究竟有没有葬身火海,当时人便议论纷纷,一时谣言四起。
第二种说法是朱允炆没有死,而是在亲信的护卫下逃过一劫,流落到东南亚一带了。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朱棣登上皇位后,不惜耗费国力几次派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因为朱棣这个皇位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当时有很多同情朱允炆的人,于是朱棣怕这些人一旦找到朱允炆便会揭竿而起,威胁自己,因此要抢先找到他。
三是有人说朱允炆是从皇宫密道逃出出家当和尚了,因为当时有很多和尚自称是建文帝,弄得朱棣寝食难安,而且出家为僧,躲藏起来,的确是逃避灾祸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