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解读 张仲景求学的故事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有关张仲景医学上最出名的,莫过于他开创了中医发展过程的点睛之笔“辩证法”。用药在于精,直达病根,但不是像现代西医一样。他主张同一种病的不同症状就要不同的疗法,但是如何区别就要参照辩证法了。
张仲景照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的辩证治疗法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使用凉性的药物治疗热性的病,用热性的药物治疗凉性的病,这就是属于“反治疗法”。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手段都是治疗的手段,该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式,就要不仅仅看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而要望闻问切和医生自己的经验分析,以此判断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手段,然后才能开处方。张仲景提出“透出现象看本质”,要找到病因,才能彻底根治,这就是“辨证论治”。它建立在医生本人有着雄厚的医学知识积攒和辩证基础上,否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浅显的治疗方式,建立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被世人知道就是这个时候,望闻问切,科学的整治方式,也是中国医学在世界医学上有着超然地位的奠基。整部《伤寒杂病论》就是一部用药的纠正之书,减少了误诊率,被后世称为医方始祖。
张仲景还注重方剂的收录,他精选了三百多种病症对应的方剂配比,顺序。很多都是很据实践经验得出来的,极大地提高了行医的效率。
张仲景求学
张仲景是医圣,也是我国中医药史上的顶尖人物。他不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高尚的医德医品,还在医学传承上有着极大作用。
张仲景像
张仲景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叫张宗汉,在朝廷做官。当时做官是世袭的,所以张仲景注定就是公务员,但是他志不在此。张仲景因为家庭的关系,从小就阅读了很多典籍,他最喜欢的就是关于扁鹊行医的故事,笃实好学,勤奋上进,他将所有能接触到了关于医学的书籍看了一个遍,每每读到兴奋之处,恨不得有个病人出现在他面前。兴趣才是一个人更好的导师,这奠定了他医学翘楚的基础。
张仲景出生的时期接近东汉末年,官场腐败,弊病丛生,他性格沉稳,嫉恶如仇。看不惯官场种种,但是命运却规定他必需走进官场。当时农民起义,战争连绵,人死的多了,尸体处理不好就会有传染病,百姓还要承受着瘟疫的痛苦。张仲景看到这些之后,心里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坐视不理,在他十岁的时候就拜了名医张伯祖为师,潜心研习医学。
张伯祖是一个医学世家,他医术高明,治好的病人高达百分之九十,张仲景跟着这位名师,接触了很多病例,无论是上山采药还是行医坐诊,从不叫苦,还偷偷地做笔记。这些行为张伯祖看在眼里,他很喜欢这个认真的孩子,人真是行医者必备的品格,于是毫不保留的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到了后来张仲景的医学已经超过了师傅,他的名声也传遍了乡邻。
张仲景语言生死
中国古代有很多神奇的技术,医学和占卜往往被人们合为一类。一个是对生命规律的探索,一个是对世界准则的把握。传说张仲景能够预言人的生死,不仅仅是他,很多神医都被冠以预言者的角色。但是医学不是占卜一类的神机妙算,而是实践派的基础上对人体结构、病理结构有着丰富把控经验的基础上的一门科学。
张仲景
张仲景被传言能够察言观色,预知病人的生死时间,他预言好友宁远和王仲宣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有一次张仲景在路上散步的时候遇到了王仲宣。打完招呼之后,他却突然对王仲宣说:“你的身体有潜藏的疾病,你到了四十岁之后,必定会脱发,然后不久之后,顶多半年便会阳寿将尽。我可以给你发一副方子,你现在起就按照这个方子,每天玉石汤,有可能会躲避这个灾祸。”
王仲宣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年轻力壮。他听了张仲景的话很不开心,但是也没得罪张仲景。就把方子拿回家烧了,没过几天,两人在路上又遇见了。张仲景问:“给你的方子你按时吃了么?”王仲宣回到道:“已经吃了”。张仲景摇头叹气:“你何必骗我呢,你的面色表明你根本没有吃药,没有一点好转,你可以骗我,但是何必轻视自己的生命呢?”王仲宣面色不快的回家了。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等到二十年后,王仲宣突然开始掉发,先是从眉毛掉起,蔓延到头发,直到半年之后,一命呜呼,证实了张仲景的预言。
张仲景医品
张仲景在医学上有很高建树,在大堂上坐诊被称为坐堂医生。因为接触了大量的病人和案例,他的医术更加精湛。张仲景同时搜集很多民间的偏方和许多医生的方剂疗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认识来研究,再在病人身上不断实践。
张仲景雕塑
不仅如此,他为人还特别谦虚,为了拜访名师,不畏惧路途遥远,不在乎旅途劳累,到了地方之一时间就要去拜师取经。当时襄阳城有个绰号叫做“王神仙”的神医,他在医性和医道上都很有研究,有着自己独到的体会。张仲景将他的药性和医学都学得透透彻彻,然后融入了自己的理论之中。
当时面临战乱,一些庸医横空出世趁火打劫,给病人看病也不诊脉,随便对视几眼就开始抓药,不管把人治成什么样,只知道赚钱,草菅人命。还有一些有技术的医生不给百姓看病,他们多是追逐权势荣耀。当时瘟疫流行,死在伤寒上更是不计其数,不光是平常百姓,达官贵人家也是一样。张仲景自己的家族原本有200多人,十年之后死的就剩70多人了,十之八九都在伤寒上。这些都让张仲景十分气愤,痛定决心要找出治疗伤寒的 *** ,来拯救天下黎民苍生,能够控制瘟疫的发展态势。
于是他辞官来到了岭南,开始避世研究医学,然后编纂医书,他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更多的人懂得医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情况。为了百姓也能看懂,他特地用的都是一些朴素的语言,包括药材都用图画在旁边注释,最后终于写成了十六卷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写完这本书之后没多久,便与世长辞,遗体由人运回故乡。
张仲景发明了人工呼吸
张仲景医学手段高明,不仅仅体现在是六论辩经,还有一些救助手段的发明,其中就包括现在广为熟知的人工呼吸。它并不是从国外流传过来的,而是中国古老的医学手段,只不过由于封建社会礼数制约,导致这项技术失传。
张仲景雕像
有一天,张仲景出门给别人看病,正巧路过一家诊所,门口围着一群人,门口的地下还躺着一个人,旁边是亲属在哭哭啼啼,大夫袖手在旁边,也毫无办法,因为害怕被病人家属迁怒,躲在门板边发抖。
张仲景上前了解情况,原来是“死者”和家里人闹矛盾,一时气愤之下想不开,一尺麻绳上吊了,板凳倾倒的时候惊到了家里人,然后赶紧把人弄了下来,一看脸面发紫,已经没有了呼吸,不见动弹,于是抬着去医馆找大夫。但是大夫一看,这都没气了,束手无策。悲痛欲绝的“死者”家属迁怒于医生无能,把医馆围的是水泄不通,要大夫陪个说法。
张仲景看了看“死者”的情况,然后探了一下脉象,知道距离上吊时间不长,应该还有救的可能。于是大声吩咐大家帮忙,把病人抬到木板上,然后盖上棉被保持温暖。一个人抬起手臂,一个人 *** 胸部,张仲景则自己用手撑着“死者”的胸腹部,有节奏的按压。
随着手臂的起落,一按一压之下,“死者”居然一颤抖活了过来!张仲景吩咐不要停止动作,继续这样好几十次之后,病人终于醒了过来,周围的家属抱着死者大哭不止,然后不停的对张仲景磕头谢恩,这就是最初的人工辅助呼吸法。
张仲景反迷信
在古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和百姓愚昧,加上有神论引导。很多人相信神汉神婆可以沟通上天,不仅能预知天命还可以医治百病。因此很多百姓生了病的时候不主动找医生反而寻求“神仙水”“神丸”等物品,用来医治病情,有的不仅病情停滞不前还发生了恶化,危及生命。
张仲景雕像
张仲景每次看到这种情况都气愤不已,他在尽力的打破身边百姓对于“迷信的”痴迷。有一次,他在村子上遇见一个疯子一样的父女,一会哭一会笑,然后嘴里神神叨叨的说着什么,家里的请了神婆,一番摆弄之后认为这妇女是被鬼怪缠上了,要做法给她驱妖。但是这个妇女的家属没有那么多钱支付神婆的费用,就只能任凭这个妇女疯疯傻傻。
张仲景于是观察一下妇女的神态,询问亲属关于这个女人的发病状况,又为她诊脉一番,最后确定的说:“你家人没有任何鬼怪缠身,她是一个正常的病人,她患的是热血冲撞心房。一定是近期受了大 *** 才会导致血气上涌,阻塞了神经。不需要多久她的病情就可以好转。这时间没有什么鬼怪,真正装神弄鬼的是那个神婆。只要别让她近病人,病人就不会有事,否则平白无故的人也会有性命之忧。”家属有点将信将疑,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在家属同意他的治疗方案之后,张仲景在病人的身上,最主要是脑袋上扎了几针,通了穴位。没过几天,那个疯妇开始慢慢好转,认清身边人了,疑神疑鬼的情况也没有了。这家人大为赞叹,然后在相邻之间宣传“神婆”是个骗子。
张仲景学风
张仲景在医学上地位很高,但是他一直坚信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虚心和同行交流,并且有问题的时候就会找他们探讨,遇到别人医术比他好的地方,他就降低姿态向人家请教。
张仲景像
在中国封建社会,像医学这样的都是属于手艺活,并且这是吃饭的家伙,传男不传女,传子不传外,所以很容易造成一些宝贵技艺的流失。那时候南阳有个著名的大夫叫做沈槐,行医已经很多年了,孤身一人潜心研习医术,今天已经七十多岁,头发花白了,无儿无女。人老了,就会容易想到以前的一些不好的事,加上他身边没有人陪着,渐渐地身体越来越衰弱,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当地的同行知道之后就来看望老头,给他看看病,但是都是同行,说话又得小心翼翼。就这样,沈槐的病情越来越重。后来张仲景去了之后,看到沈槐的情况就开出了方子。五谷杂粮做成药丸涂上朱砂,然后给他服用。
沈槐觉得可笑,他就把这个药丸挂在屋檐上然后逢人就嘲笑;“看,这是张仲景那个小子给我出的药方,多可笑,谁能吃五斤面,纯粹是个庸医。”他一想就觉得可笑,笑着笑着心中的郁结之气就没了。
后来张仲景见面的时候就给沈槐道喜,沈槐这时候恍然大悟,原来张仲景这小子的目的是为了给我治病,然后自愧不如,逢人边说张仲景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