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张郃生平贡献 张辽张郃两大名将对比
三国演义张郃
熟读三国的人,一定对三国演义中的张郃大将印象深刻。这位智勇双全的战将,为一代枭雄曹操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后世赞颂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张郃,字儁乂,生于东汉年间,其人擅长谋略,对于战场中的动向以及变数了如指掌,并且能够根据地势选择更好的安营扎寨地域,作为一个战将来说,可谓智勇双全。
三国演义张郃剧照
张郃的从军历程可谓跌宕起伏,早年间他经历了黄巾起义,跟随韩馥对起义进行镇压,随后又转投袁绍的战营,但期初担任的职位非常低并没有真正激发出张郃的实力。跟随袁绍期间,张郃的主要功绩是在攻打公孙瓒时立下了不小的功劳,遂被袁绍提拔为宁国中郎将。在曹操攻打袁绍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中,张郃转投曹操阵营。
对于张郃投降曹操的行为,世人褒贬不一。有两个主流说法,其一是张郃与郭图同时进谏袁绍,但袁绍选择了郭图的计谋,而兵败时郭图诬陷张郃,遂张郃投降曹操。但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张郃投降了曹操,袁绍才会兵败,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可信的证据。
细数张郃从军的数十年,三国演义中运用大量笔墨描写赞颂的战役中都有张郃的身影。正如曹操对张郃投诚的评价,将其比作韩信,张郃很少打过败仗,他的足智多谋即使是卧龙诸葛亮都要避其锋芒,感叹其智勇过人,最后多次用计才将张郃杀死。
张辽张郃
历史上张辽与张郃都是让人敬仰的惊才绝艳的人物,因为他们两人都是曹操“五子良将”,对于张辽与张郃之间谁更厉害这一问题,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的看法。下面以三国演义中关于张辽张郃的描写来分析一下张辽张郃在武力、谋略、贡献上的差别,仅供参考。
张辽剧照
在武力上,张辽与张郃直接对战是曹操攻打袁军时,三国演义中描写道张辽与张郃大战五十回合后许褚参与二者的比斗,最后张郃不敌。但许褚为什么突然参与比斗,盖因张辽已经隐隐出现了劣势,许褚解围不让曹操难看罢了。而张辽与张郃对战其他名将的战绩上,张郃的表现起伏不定,而张辽则是大败袁尚、沮鹄、冒顿,与夏侯淳战平等。总结下来,张辽作战勇猛胜于张郃,而张郃的战绩起伏不定多是因为其习惯根据局势捕捉变数,胜负只是结果并不被他过于看重。
在军事方面,张辽曾以八百兵力破十万吴军,堪称以少胜多的军事经典,而张郃则多次力挫诸葛亮,使得蜀汉将士深深的忌惮张郃的智谋武力。在对战张飞时,张郃与其作战50多天而不败。所以在谋略方面两者不相上下,但作为统帅将领,善察变数,行军扎寨皆有条理的张郃更为优秀。
在对魏国的贡献方面,张辽作为跟随曹操的元老级战将,其忠义被多疑的曹操引为心腹,在战斗方面力战合肥,攻破天柱山等,为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张郃则是在三国后期更加出色,大败马骥、平乱三郡,两者皆是魏国不可多得的功臣。
新三国张郃
新三国演义是以原著三国演义为基础的作品,对于剧情等有一定的改变,相当于原著三国演义的同人文。但是对于曹魏名将张郃来说,新三国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了细化与深化。
新三国张郃剧照
原著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主角来阐述三个政治集团的权利争霸,所以对曹魏战营的描写评论会有一定的偏颇,比如张郃在刘备诸葛亮等劲敌中评论很高,深受他们的忌惮,这就侧面表现了张郃智勇过人的优点。但在原著三国演义中,张郃却被描写成一个鲁莽无脑的武夫,这是作者感情偏向产生的结果。而新三国更加详细的表现了张郃的才智武力之强大。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新三国的官渡之战中,原著三国演义中的身在袁绍阵营的张郃出现在了曹操的身边,这也就表现出作者关于张郃投降时间这一争议问题上想要表达的态度。原著是张郃受小人陷害所以投曹,而在新三国中,则表明袁绍军队的兵败,张郃投降曹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另外,张郃的死亡从射中膝盖而死变成了乱箭射死,将张郃的死因变得更加合理化。
新三国在原著三国的波澜壮阔与悲怆的情节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更亮眼的要素,比如张郃的形象更加英武帅气,同时也被更多现代年轻人所喜爱。但无论文章如何被改编,张郃作为威名赫赫的“五子良将”之一,都不坠其英明形象。
张郃墓
芳草萋萋,阳光普照,宁谧的树林中,一代名将曾经安静的躺在这里,迎接寂静的死亡。甘肃省天水木门道,这个普通的地名,让许许多多喜爱张郃的三国迷们泪洒满襟。
张郃墓
木门道,是张郃被诸葛亮乱箭射死的地方,如今已经更名为张郃坪,或者是张郃坟。当初的战役已经被历史冲刷淹没了痕迹,但张郃的死亡依然让人无法释怀。为什么熟悉诸葛亮谋略和行事风格的司马懿,坚持张郃去追击退逃的蜀军,为什么张郃只是被箭矢射中膝盖便长辞于世,最后还落得一个鲁莽自大的名声?
其实不过是司马懿意图杀死张郃罢了。张郃在与诸葛亮的多次交战中,被诸葛亮等人深深的忌惮,刘备更是叹息当初为什么杀死的不是张郃而是夏侯渊。在众多敌人中拥有“胜名”的张郃相当于一个活靶子,敌人的暗箭无时无刻不对准他的要害,在这样的形势下,司马懿依然命令张郃去追“穷寇”,其背后借刀杀人的意味让人侧目。
再来说张郃死亡的直接原因,被箭射中膝盖便死亡,这样的事实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前面也提到诸葛亮对张郃十分的忌惮,睿智的卧龙不可能将张郃留给魏国,所以射向张郃的箭应该含有剧毒。于是张郃成为了蜀魏战争以及魏国内乱阴谋下的牺牲品。
有一种说法是张郃被葬在了他出生的地方,但绝大多数人认为张郃就安歇在他受伏的天河坪附近,毕竟司马懿既然要借刀杀人,那么他也不可能有心情去为这个他设计害死的牺牲品处理后事了。
张郃武力
东汉末年,三国战乱,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在三国这个特殊的时代,无数能人志士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张郃便是其中让人瞩目的一位。仔细翻查张郃的一生,他率领军队进行的战斗极少战败,世人赞颂其智慧与谋略,曹操将他比作韩信,但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身为冲杀在前线的战将,张郃的功绩将会逊色很多。
张郃武力剧照
张郃武力高出常人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根据他与其他名将的战斗记录来看,张郃的实力非常的不稳定。在与赵云的两次对战,长坂坡一战以及汝南一战中,赵云先是在长坂坡时与张郃战斗十回合便逃走,而在汝南一战则在30回合内便击败张郃,如此起伏的战绩让人无法真正的了解张郃的武力。
再来看张郃对战马超,不到二十回合便被马超击败,但是在对战张飞时战平张飞,也就是张郃在马超与张飞武力之间,或者稍微逊于张飞。但是有记载,在曹操对战袁绍阵营时,张郃与曹操手下张辽大将战五十回合,张辽显现劣势。所以张郃的武力略胜于张辽。
三国后期,厚积薄发的张郃出现了武力大爆发的趋势,几乎是处于无人能敌的状态。探究三国中期张郃武力为何起伏不定,归根究底是张郃在战斗中依然运用智慧分析胜负成败带来的结果,汝南一战张郃不敌赵云,但他让赵云疲惫脱力,只差一点便驱兵可击杀赵云,而在对战张辽时,正是张郃想要表现自己的时候,当然要拼尽全力,如此便将张辽逼入劣势。
张郃武器
三国演义中张郃一直以足智多谋,武艺高强的形象受到广大三国迷们的喜爱,张郃兵器到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也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焦点。在三国演义中,对张郃的武器描写并不多,只是在张郃战斗时匆匆略过,不曾多言。
张郃剧照
根据相关典籍,张郃的主要武器有五虎断魂枪和水火囚龙棒两种。五虎断魂枪,以精铁打造,枪身大约两丈。五虎断魂枪的之一任主人是隋唐英雄好汉罗成。
枪,乃兵中霸主,其战斗风格冲上大开大合中又灵活多变。五虎断魂枪,枪头锋利可断金,枪身灵活操作性强,十分符合张郃善于把握战斗变数,以智与武取胜的风格。张郃得此枪,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张郃的另一个武器到底是不是水火囚龙棒,并没有太多可靠的事实证明,但以水火囚龙棒的特点来说,此兵器非常的适合张郃。水火囚龙棒,简称囚龙棒,隋唐英雄王杨林是之一任使用者。
囚龙棒重达150斤,为双手武器,棒身雕刻有龙纹,棒头则呈狼牙状,在战斗时,敌人无法轻易近身,是集攻击与防守为一体的战斗利器。双棒的设计,能够增加使用者的灵活性,这也与张郃的见机行事作风相吻合,并且每个囚龙棒的重量并非常人可以轻松挥动,而张郃的巨力可以保证其用之如同手臂一般。
张郃的武器从侧面烘托出了张郃的形象与行事作风,每一把趁手的武器,其特性必与持有者的某一方面特点相通。研究张郃的武器,对更加深刻了解张郃本人有着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