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古代为什么都选择在秋后问斩?从时辰看古代人性!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1-23)281

古代为什么都选择在秋后问斩?从时辰看古代人性!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中华文明诞生了将近五千年,死刑犯伴随着古代之一步法典的颁而出现。它是一种依据法律剥夺犯人生命的刑法,从古至今死刑都属于最重的惩罚。秋后问斩就是执行死刑的一种方式,它最早出现在礼记中。一年四季那么长,为何偏偏是秋后问斩呢,有这个疑问的听小编下面说道说道。

秋后问斩最早出自先秦时期。《礼记》中就有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意思是:这个月已经入秋了,外面吹的风有点凉,清晨已经开始有白露,寒蝉也叫了起来,猎鹰已经把捕杀的鸟四面铺开,像摆放祭祀品一样。这个月判死刑的也该开始执行了。

在古代,每个季节做什么事情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当皇帝的,讲究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国家春夏秋冬四季都有该干的事情。春天是庆祝的季节,有喜事春天是更好的,如果有什么大的封赏应该放在夏天,要处罚人就得放在秋天,死刑要放在冬天。统治者都认为自己是上天之子,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顺应上天的节奏。由于古代缺乏科学常识,世界上出现的很多自然现象都整不明白,以为在人类和天地万物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主宰世界的神灵。他们把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认为是上天给予的。所以他们做所有事情都必须遵从天意。国家大事和治国理念也要遵循这点,对人处以死刑或者赦免也不能和天意相违背。其实说穿了就是因为古代人的愚昧。

在古代被判死刑的大部分都是男人,很少有女的死刑犯。女人被判死刑一般都是因为通奸杀夫。如果单单是通奸,不扯上人命案子是不会上报官府的,因为通奸被抓,在村里就被人浸猪笼了。因为死刑犯大部分都是男人。而男人又是家里乃至国家的主要劳动力。古代中国主要以农耕生活为主。一年四季中的春夏秋三季都比较忙,如果这个时候,把他们抓去,砍了头,对国家来说也是不小的损失,毕竟国家机器都是靠老百姓纳税来养活的。为了物尽其用,只有等到秋收之后再处以死刑。

这些犯人都是判完刑之后回家继续种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比现在的保外就医还人性化。这点和科举考试如出一辙,科举考试也是在秋后,等一年的粮食都收完之后,死刑犯和赶考的人都会去到京城,唯一不同的是犯人有去无回。不过真正能回家种地的犯人,也只存在于少数朝代的明君统治期间,唐太宗时期犯人就有过这样的待遇。唐太宗时期,有一年宣判了一百零六个死刑犯,都让他们先回去种地,秋后再来受刑。秋收之后一个不少,所有犯人自己走到了长安接受死刑,唐太宗听闻此事龙颜大悦。“我大唐国泰民安,为官清廉,竟然没有一桩冤案错案”。最后唐太宗大赦天下,免去了这一百零六个犯人的死刑。

电视剧中经常演到,县令宣判犯人死刑,过几天就拉到刑场斩首,其实这都是胡编乱造的。别以为古代处理一个死刑犯人那么随便。在古代,死刑犯从宣判到执行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程序。首先由地方官,也就是县令,调查收集证据,根据情节轻重来量刑。有些人运气不好,被判了死刑也没有那么快人头落地。首先相关要上报州官,然后层层上报到朝廷的刑部。刑部主事官员再根据卷宗来筛选一遍,看是否有量刑不当的地方。经审查无误后,再把名单上报给皇帝。 所以在古代一个犯人的生死,严格来说是由当朝的更高统治者来决定的。就像现代社会,死刑都是经过国家更高人民法院最终审核,以免出现冤案错案。

决定人的生死毕竟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对皇帝来说看到死刑犯的名单也是非常头疼。皇帝会在犯人名单上画一个圈,每圈上一个人的名字皇帝会假装流几滴眼泪,以显示他的仁爱之心。遇到真正的明君,或许会故意在名单上漏掉几个。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最后的名单出来后,群臣必须下跪求皇帝笔下留人,以彰显国家对老百姓的关爱。不过这也只是走个过场罢了,除非出现特赦,否则只要是被皇帝亲笔圈上的人都必死无疑。虽然死刑是残酷的,但是古代对待死刑犯尽量做到了人道主义,尽显人性关怀。下面要说的这一点也足以证明。

古代为什么都选择在秋后问斩?从时辰看古代人性!

如果说秋后问斩是判处死刑犯的季节,那午时三刻也就是处决犯人的具体时间。午时三刻换算成现代的时间就是中午十一点四十分左右,将近十二点。此时艳阳高照,太阳处于正中间。在古代有个说法,一天中,午时三刻的阳气最旺盛,人的影子最短,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抵消杀人的阴气。这样能让决定犯人的相关人以及筷子手减少罪孽,犯人死后也能有个好归宿。还有就是中午十二点的太阳晒的人昏昏欲睡,这个时候处决犯人能让犯人减轻痛苦。由此说来,无论是秋后问斩还是午时三刻斩首,都是出于对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对处以极刑中国从古至今都比较重视,人命大于天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的共识。从秋后和午时三刻两个时间,足以看出中国古人对人性的关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1/359059.html

“古代为什么都选择在秋后问斩?从时辰看古代人性!”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是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是谁?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竟然是那位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虽然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懦弱无能的象征,但是,其实这位皇帝治理下的蜀国却是非常的安定,哪怕是在诸葛亮死后,他也仍然统治了蜀国...

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统天下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统天下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诸葛亮向天再借十年,是否可以一统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点四十九盏明灯,要向天再借十二年寿命,可惜法阵失败,孔明魂归五丈原,享年五十三岁。如果诸葛亮向天再借十年成功了,是否可以一统天下?可能是你想多了,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吧那么如果诸葛亮真的...

都说良禽择木而栖 沮授为什么不选择投降曹操

都说良禽择木而栖 沮授为什么不选择投降曹操

还不知道:良禽择木而栖,沮授为何不投降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沮授可以说是袁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沮授曾对袁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但袁绍并不听从。...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还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军师联盟》播出,引发了不少热议。有人说《军师联盟》里的曹丕和以往的形象很不一样,不像那个无缘无故就要杀掉兄弟的人,应该是加入了不少创作成分。真是这样吗?历史上真实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三...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你知道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郑当时,字庄。也被叫郑庄。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乃名流之后,郑桓公二十二世孙,他的父亲郑荣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而他本人谦恭好学,乐于助人,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到了休...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对同治皇帝年少继位,登基之后没过几年便因病去世,驾崩时只有19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当中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正是因为皇帝能够享有非常庞大的权利,所以很多人对于皇位都趋之若鹜。我国古代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绝大多数皇帝因为在位期间碌碌无为,...

吾粲: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吾粲: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吾粲(?―245年),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三国时期吴国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吾粲初为县中小吏,后得县长孙河赏识,担任曲阿县丞,又升任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与同郡人陆逊、卜静等齐名。孙权任车骑将军,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令,入朝为参军校尉。黄武元年(22...

魏延死后墓中石像真的是诸葛亮吗 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样的

魏延死后墓中石像真的是诸葛亮吗 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死后,为啥他的墓前跪着诸葛亮的石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演义》中,许多厉害的武将都被赋予了各种称号,比如蜀国的五虎上将,魏国的五子良将,东吴的四杰,除此之外,民间也有“一吕二赵三典韦”之类的排名。不过在那个英才辈出的时代,武艺超群的能...

评论列表

陈霞
陈霞
26分钟前

作为一位企业老板和历史爱好者,我对古代选择秋后问斩和午时三刻处决犯人的做法深感敬佩,这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死刑犯的尊重和人道主义关怀的精神理念深入骨髓的体现;同时也彰显了统治者的深思熟虑与顺应天意的治国智慧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在古代社会背景下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人性化的处理方式避免了冤案错判的发生确保了公正公平的法律执行流程得以顺利进行为现代社会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思考方向!(字数:236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