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晋阳之战开战时间 晋阳之战背景是什么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3-03)110

晋阳之战开战时间

历史上当提到战国时期时,跃入人们脑海之中的便是晋阳之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晋阳之战的发生就代表了战国时代序幕的拉开。那么晋阳之战开战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晋阳之站开战之后又持续了多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战争的态势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晋阳之战开战时间 晋阳之战背景是什么

晋阳之战

晋阳之战开战时间是公元前455年,这场战争的起因来自于晋国内部的公卿之争,智家的贪得无厌,利用自身势力强大的优势不断的逼迫韩、赵、魏三国不断的奉上自己的领地,以至于在公元前455年,赵家的赵襄子不满于剥削,终于奋起反抗,于是在现今的山西太原发生了一场大战,这便是晋阳之战。

晋阳之战,这场战役整整持续了将近2年的时间。为何会持续这么长时间呢?难道是智、韩、魏三家的联合兵力竟然不如赵?亦或者有潜在的原因?翻阅典籍,方得知之所以晋阳之战持续时间较长,并不是完全因为赵的士兵勇猛作战,更重要的原因是赵有一个地理优势,赵的外围有一个坚实无比的城墙,正是有了这道防护墙,导致智、韩、魏三国联合强攻,居然花费了三个月都无法将赵拿下,于是智改变战略,决定用围困水功的战略,切断赵的内部物资供给,以期望用时间来攻破赵。

整场战役结束语公元前453年,赵分解敌方势力,用怀柔政策对待韩、魏,争取了三方重新缔结同盟,齐将矛头指向智,终于灭亡了智。

晋阳之战背景

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有多起,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数量尤为之多,其主因是因为群雄无主,各路诸侯纷纷而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凭借着手段和本领取得一定的权势。这其中的晋阳之战可谓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场战役,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之格局,也拉开了战国之序幕,那么晋阳之战到底是场什么战争,晋阳之战背景是怎样的?在这种背景下的晋阳之战又代表了什么意义呢?

晋阳之战开战时间 晋阳之战背景是什么

晋阳之战

晋阳之战,顾名思义,是场发生在晋阳的战斗,那么晋阳又是一个什么地方,那里为何会发生战争,参战的对手都有些什么人呢?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晋阳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从晋阳之战的背景中将得知此战役的由来。

晋阳之战发生在春秋末年,各地的战争绵延不断,各国的实力也在这种持久战中得到了严重的虚耗,卿大夫的地位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其中表现的最为明显的当属晋国,晋国君的实权早已不复存在,而是被瓜分到了晋国内部六大公卿的手中,晋国君只是一名傀儡皇帝而已。六个公卿也不可能和平共处,强者终究会兼并弱者,这是一个古今中外放之而皆准的道理。于是六大公卿变成了四大公卿,最终以智家的力量最为强大,当智家不断贪得无厌的向其他三家索要领地的时候,魏、韩因惧怕而不断的满足智家,而赵却不买智家的帐,由此引发了三大家族一起对抗赵家的晋阳之战。

晋阳之战过程

晋阳之战,虽然持续时间不是很长,战争规模也不是很大,但对于我国历史格局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晋阳之战过程究竟如何?晋阳之战过程可以划分为起因、经过和结局三个部分,下面围绕这这三块,具体来谈谈晋阳之战过程。

晋阳之战开战时间 晋阳之战背景是什么

晋阳之战场景图

首先,从晋阳之战的起因谈起,春秋末年战斗的此起彼伏严重消耗了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诸侯的力量在逐渐减弱,士大夫的力量却在逐步的增强,晋国中最为强大的公卿当属智,其次为魏、韩、赵三家,因智家的势力强大,贪婪的智伯对于魏、韩、赵三家不断的索取,终于引起了赵国的反抗,于是智伯要求魏、韩联合出兵,合三家之力量共同对付赵,试图消灭赵。

其次,从战争的经过来看,智家本身势力就较强,更何况联合了其他两家,只不过赵占据了一个地理的优势,该地势使得战争变得易守难攻,久攻不下的情况下,智伯改变了策略,由硬功改为包围,中断赵的粮食和物质供给,妄图逐渐消灭赵,打一场持久之战。

最后,晋阳之战的结局又是如何呢?赵家的全体士兵并没有因为智伯的围攻而变得灰心丧气,赵襄子也在暗暗发愁,于是他秘密派出使者拜访韩、魏两家,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两家临阵倒戈,由三家合力灭赵转变为三家合力灭智,最终赵襄子的计谋得以成功实施,智伯最终死于自己的策划之下,被水淹死,从此晋国就变成三公的天下。

晋阳之战的影响

历史上战国初期曾经发生了一场大战,也可以说是一场内战,那便是晋阳之战。晋阳之战后整个格局、整个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晋阳之战的影响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呢?且一同去看看晋阳之战吧。

晋阳之战开战时间 晋阳之战背景是什么

晋阳之战画册

首先,必须弄清楚晋阳之战时一场怎样的战斗,准确的说,晋阳之战是一场发生在晋国内部之间的战争,是四大公卿为了争权夺势而发动的一起战争,战争的一开始是由晋联合韩、魏共同对付赵,但最后的局势却转变为由赵联合韩、魏一同灭了晋,那么这样的一场战斗,在历史上究竟有何影响呢?

之一、晋阳之战标志着晋国的国力的彻底落寞,君主集权的彻底倒台。晋阳之战后,赵、魏、韩三公卿的势力得到了强有力的增强,晋国国君的地位变得更加岌岌可危,晋阳之战后,赵、魏、韩最终共同瓜分了晋国,从此历史之上就再也没有晋国,而被赵国、韩国、魏国取而代之。

第二、晋阳之战象征着战国时期七国鼎立态势的最终形成。晋阳之战后,赵、魏、韩三家雄心变得更大,索性将一口气将晋国也吞灭了,从此历史上就再也没有晋国了,只有赵、魏、韩三国,与另一方的齐、燕、秦、楚四国一起并称为七雄,战国态势和势力分布图至此完成。

第三、晋阳之战后,赵国的国力在赵襄子的带领下,一日千里,赵国也成为赵、韩、魏三国中排名之一的强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3/365847.html

“晋阳之战开战时间 晋阳之战背景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孙恩:东晋末年起义军领袖,是中原海寇之始

孙恩:东晋末年起义军领袖,是中原海寇之始

孙恩(?-402年),字灵秀,琅琊临沂人,汉族。东晋时期五斗米道士、起义军领袖,中书监孙秀之后(晋书言孙恩为孙秀之族,未说明是嫡系还是旁支)。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琅琊孙氏,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世奉五斗米道 ,是永嘉南渡世族。隆安三年(399年),起兵...

曹操把对貂蝉送给关羽 貂蝉为何第二天就死了

曹操把对貂蝉送给关羽 貂蝉为何第二天就死了

你真的了解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没想到第二天她却死在关羽府上的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99年,斩杀吕布后,曹操将貂蝉送给了关羽,貂蝉满心敬畏,终于有了依靠。当晚,貂蝉入府,关羽正秉烛夜读,见状,貂蝉翩翩起舞,关羽突然站了起来,拿起青龙偃月刀,手起刀落……199年,曹操联合刘备,讨 伐...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为何年羹尧想造反都没有机会?你看雍正的驭人之术有多强多周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虽然没有起兵造反,但他的大逆罪就高达五条。年羹尧或许有造反的勇气,但雍正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因为雍正治人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犹如温水煮青蛙。雍正的驭人之术雍正上台时,九子...

三国时期颜良为何会被关羽所杀?

三国时期颜良为何会被关羽所杀?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拉开序幕,袁绍派大将颜良率军进攻白马,东郡太守刘延不能抵挡,曹操派张辽和关羽救援,迎战颜良,关羽在万马军中看到颜良的麾盖,策马冲过去将颜良斩杀,袁绍手下的将领无人能抵挡关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解白马之围”。颜...

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的人 关羽最后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的人 关羽最后为何不得善终

关羽为何不得善终?正史上的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号称“万人敌”,雅号“美髯公”,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将,曹操对他爱不释手,刘备的左膀右臂,为何晚节不保,落到被斩首。说起关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呢?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

在扳倒鳌拜以后,康熙做了哪些事情?

在扳倒鳌拜以后,康熙做了哪些事情?

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在扳倒鳌拜以后,对鳌拜的处罚,有很多让人不太理解的地方。为了搞清楚康熙是怎么处理鳌拜的,我们先来看两段史料。第一段史料《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

清朝皇帝那么多 为什么只有雍正算是清朝的明君

清朝皇帝那么多 为什么只有雍正算是清朝的明君

还不知道:为什么只有雍正才算得上清朝的明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传十一帝 ,享国276年。其中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比较有名的清朝皇帝,在位期间更是将清朝推举到了鼎盛状态,可为何只有雍正才算得...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历经二百多年,锦衣卫从设置始期开始,其权力逐渐发挥着演变,对其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时期。在此六个不同的时期,锦衣卫的权力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时而递增,时而递减。而随着权力的变化,在行使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