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三八大盖:虽然只是款隔代的武器
AK47虽然在世界上鼎鼎大名,但在中国的老百姓眼里,“三八大盖”的名声却远远超过了它,因为那八年的抗战,很少有人不知道什么叫“三八大盖”,这是一款叫国人爱恨交加的步枪。
演员档案——姓 名:三八式步枪,绰 号:三八大盖,出生时间:1905年,籍 贯:日本小石川炮兵工厂
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歩兵铳 Sanpati-shiki hoheijyuu)是一种手动枪机步枪。在中国俗称三八大盖,“三八大盖”的发明既偶然又简单。其前身三十式步枪因为沙尘经常发生故障,日本军部上校有坂成章和少校南部骐次郎给出解决方案——在三十式步枪上加防尘盖一枚,一种新枪型就这样诞生了。
“三八大盖”将步枪枪机简化到极致,仅有5个零件。“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此举不但降 *** 作成本,分解简便,而且提高勤务保障性和可靠性。
“三八大盖”长127.6cm,上刺刀后达到166.3cm。对长度的迷恋或许与国民身材有关,但它的战场优势令人不容小觑。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在拼刺刀是战场不可或缺环节的时代,它的长度让它在白刃战中占尽便宜。
长长的枪管使得6.5mm的子弹在离开枪膛前得到充分燃烧,因而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焰,在狙击和夜战中,想根据枪口火光判断射手位置难。
三八式步枪的原型是三十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日俄战争中,在中国东北使用,由于大陆特有的一种细小的沙尘进入操作机关内,导致操作不良。三八式步枪通过简化操作机关和随枪机动作防尘盖的改良而成。早一些年,三十年式步枪也同三八式步枪一同服役。这两种步枪也因其发明者有坂成章而被命名为有坂步枪。
1905年,三八式步枪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为三八式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八式步枪结构简单,采用改进的毛瑟步枪的毛瑟式旋转后拉式枪机,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发射6.5mm口径枪弹,射击时后座力小、易于控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准确度。
但是6.5×50毫米枪弹杀伤威力不足,弹头飞行稳定,虽然侵彻效果好,但是高稳定特性,使得杀伤力反而不高。虽然威力稍嫌不足,但它的枪机闭锁时极为牢固,发生膛炸时几乎都是枪管爆裂,少有枪栓突耳断裂的情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炽焰,在太平洋岛屿战斗时使用这步枪的日军狙击手对美军造成很大困扰,非常难以从枪口火光发现狙击手潜伏的位置。三八式步枪配有单刃刺刀,刀长500毫米,可装在枪上用于拼刺,也可握持刀柄进行劈杀。
三八式步枪也曾大量装备中国军队,尤其是抗日战争结束,侵华日军投降后,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在中国国共内战期间广泛使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 *** 手持的步枪就是三八式步枪。朝鲜战争初期三八式步枪是中国志愿军重要步兵武器之一。
类别: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供弹,口径:6.5 毫米,弹药:6.5×50 mm 步枪弹,弹仓容量:5 发,全长:1,280 毫米,枪管长度:797 毫米,重量:3.95 公斤,初速:765 米/秒,有效射程:460 米
继承了其前辈村田式步枪的特点,那就是弹丸初速高、瞄准基线长、枪身长。这样的特点使三八式步枪射程远,打得准,也适合白刃战,不但日军喜欢用,中国军队缴获后也喜欢用,战前还从日本进口过一批。
但是它也有缺点,因为弹丸初速高、质量好,因此命中之后往往易于贯通,创口光滑,一打两个眼,对周边组织破坏不大,在杀伤力上不如中国的中正式步枪。
白刃战中,这个缺点更为突出,因为白刃战中双方人员往往互相重叠,使用三八式步枪,贯通后经常杀伤自己人。而且,由于贯通后弹丸速度降低,二次击中后弹丸会形成翻滚、变形,造成的创伤更为严重,而仅受贯通伤的对手未必当场失去战斗力,仍然能够反击!
在二战中国战场,因为装备和训练的优势,日军人员损失与中国军队相比,达到1:4甚至1:6的水平,而且日军处于人员劣势。因此,使用三八式步枪在肉搏战中开枪射击,因为误伤造成己方大量减员,显然是赔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