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战国将相和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6-08)300

将相和的故事

在战国的时候,在赵国发生了一个将相和的故事。那么,这个将相和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

战国将相和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负荆请罪图

这个故事发生在“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之后。在秦国提出要与赵王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时候,蔺相如作为使者去了秦国。他看出了秦王并不是真心的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个和氏璧,便使计将和氏璧偷偷地送回了赵国。最终秦王只能将十五座城池给赵国,才得到了和氏璧。

在渑池之会上,秦赵两王对峙,在蔺相如的计谋之下,秦王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最终赵王安全地回到了赵国。因为蔺相如屡建奇功,便被赵王封为了上卿,地位高于廉颇。

对于蔺相如的口舌之功,廉颇不以为然,深感不服,便扬言说要是见到蔺相如的话,他一定不给他台阶下。蔺相如得知之后便称病不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就算在路上碰到了,他也选择绕道走。对于蔺相如的行为,他的手下深感不解,认为蔺相如没有必要这么害怕廉颇。

而廉颇却反问他们是廉颇厉害还是秦王厉害?那么显然是秦王厉害。所以蔺相如连秦王都不怕更不会怕廉颇了。他这样做只是不想因为他俩的不和让秦王有机可趁,这是为了赵国而避廉颇。

廉颇得知之后,深知是自己不对,便将战袍脱下,去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自此,蔺相如和廉颇就成了好朋友。这就是将相和的故事。

将相和出自哪里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写的《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小说的96回也有叙述。

战国将相和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司马迁

在《东周列国志》中,九十六回合是蔺相如两屈秦王,着重介绍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故事,而负荆请罪的故事没有涉及。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按顺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故事基础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于赵国之间的一次政治交锋。赵王偶然得到一块奇世珍宝和氏璧,当时秦国的政治主宰者秦始皇嬴政一方面想得到这块好玉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机会来试探试探赵国。赵王踌躇不定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舍人蔺相如愿意出使秦国并答应赵国一定将和氏璧带回来,最终蔺相如果然是成功带回来和氏璧。而后又随赵王在渑池那里和秦王见面,秦王屡屡用言语和陷阱来攻击赵王,最终都被蔺相如巧妙化解。

下面故事进入 *** ,蔺相如回国后,被封为上卿,位高权重。让赵国老将廉颇很是嫉妒和不服气,廉颇觉得自己常年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区区蔺相如就只是耍耍嘴皮子,赵王竟然封他的官比自己还高。廉颇心中的不满全都发泄在蔺相如身上,蔺相如却处处躲避谦让廉颇,不和廉颇争高下。蔺相如的门人问蔺相如为何怕廉颇,蔺相如解释说自己并非是怕廉颇大将军,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危做长远的考虑。两军相战,总有一伤,亦或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自己和廉颇无论哪一个受伤害,对赵国的安慰都是极大的威胁,秦国就会趁虚而入。这些话传到廉颇的耳朵后,廉颇亲自背负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

廉颇知错就改,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和宽容都被后人广为传颂。

将相和比喻什么

将相和比喻有容乃大,国家的官员应该互相团结,多为国家的利益考虑。

战国将相和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缪贤的舍人蔺相如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然后陪同赵王去赴亲王的渑池之会,使赵王毫发无损安全回国。赵王任命蔺相如为赵国上卿。这让征战多年的赵国老将军廉颇心中不满,想给蔺相如难堪,蔺相如却躲避廉颇不和廉颇争锋芒。廉颇知道蔺相如是为了赵国的安危着想而不和自己计较,心中羞愧难当,便背负荆条到蔺相如的府邸请求蔺相如的原谅。最终二人成为好朋友,共同守护赵国。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故事中,无不体现着大家风范。面对强秦的蛮横,蔺相如不畏强权,和秦国斗智斗勇,忠心护主,不辱使命。蔺相如作为赵国的臣子,在赵国为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解国家之急,一心护主,不让自己的国家和国君受到伤害。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更有大海般宽容的胸怀,为了国家的安危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谦恭忍让。而赵国的大将军廉颇的可敬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为赵国征战多年,拼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国家。作为一个习武之人,他性格豪爽,光明磊落,当知道蔺相如对自己的忍让的时候,自己很是羞愧,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为了面子死不认错。知耻近乎勇,廉颇实在不愧为战国四大将军之一。

廉颇和蔺相如二人的精诚合作让赵国没有很轻易地沦丧在秦国手里。团结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将相和的主要内容

《将相和》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包括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

战国将相和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将相和的内容

战国时,秦始皇听说赵国有一块绝世宝玉“和氏璧”,很想得到它,便派使者去和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城池何来换赵王的和氏璧,赵王直接拒绝担心秦王会以此为由发兵赵国祸及百姓,赵王夜不能寐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蔺相如毛遂自荐出使秦国并且让赵王放心,他一定会将和氏璧带回来。

赵王便派蔺相如出使秦国,可是蔺相如到了秦国之后,秦始皇只一味盯着和氏璧对城池之事只字不提,蔺相如见势头不对便略施小计将和氏璧拿到手里,然后抓着和氏璧就想往柱子上撞,以此来要挟亲王:以池换壁,否则人玉具亡。秦始皇不想背负背信弃义的骂名,心里却又不是真的想用城池换和氏璧,无奈之下只得作罢,蔺相如先让人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而后自己也全身而退。蔺相如回来后,赵王大为欢喜,封他为上大夫。而后蔺相如又陪同赵王赴秦王的渑池之会,没有让秦王占了赵王半分便宜,赵王回来之后就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略高于赵国征战多年的老将廉颇,廉颇是个心直口快的豪爽大将军,心中对蔺相如很是不服气,便常常对人说自己以后若是见到这个文弱书生一定要好好羞辱羞辱他。生活中也是处处想和蔺相如一争高下,蔺相如呢对廉颇却是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能躲就躲,别人以为蔺相如怕廉颇,蔺相如对随从们说自己并非是怕廉颇大将军,而是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自己方能保赵国不被秦国侵略,自己不能为了和廉颇一争高下而抛国家的安危不顾。

廉颇后来听到这些话后,羞愧难当,赤身背负荆条到蔺相如的府上请求他原谅自己。蔺相如热情相待,二人此后成为了好朋友,齐心协力守护赵国安危。

文攻武略之将相和

将相和是一个典型的讲述有容乃大的故事。文是蔺相如,武是廉颇,一文一武,共同保卫赵国。

战国将相和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文攻武略之将相和

蔺相如原先是缪贤家的一个舍人,因为秦国秦始皇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池和赵王换赵王的和氏璧,赵王不敢前去。缪贤便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因为在缪贤家里的时候,缪贤就看出蔺相如是个不平凡的人,胆识过人。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又陪同赵王赴渑池之约,自己的才华完全被挖掘,完全开启了自己的政治道路。秦始皇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见到蔺相如的胆识和智谋后,不敢再轻易打赵国的主意,和秦国的谋士们从长计议,蔺相如的智慧大大延缓了赵国的灭亡。在后来的长平之战中,赵王受到挑拨弃老将廉颇不用,而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蔺相如大力阻止,但是君臣有别,决定权毕竟是在君主手中的,赵王最终选择赵括,直接加速自己的灭亡,蔺相如力阻赵括的智慧也广为后人赞扬。

廉颇是在秦王联盟韩燕魏赵一起攻打齐国的那一战中立威扬名,班师回朝,官拜上卿。多年的征战让廉颇对各国的军事力量了如指掌,从战经验丰富,屡败秦军,破燕败魏。保卫赵国多年,秦始皇都对他惧怕三分。

赵国有蔺相如和廉颇就相当于有了双重保障,狠狠延缓了赵国的灭亡。而蔺相如对廉颇的忍让和廉颇的忠心耿耿对赵国来说都是道坚不可摧的铁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6/382528.html

“战国将相和的故事是怎么回事” 的相关文章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生卒年不详),字国辅,梓潼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少时跟随广汉任安学习经学。东汉末年,担任益州从事,但不久后辞职。杜微装作耳聋,隐居于山野之中。后来诸葛亮想要任命杜微为益州主簿,杜微推辞,诸葛亮便派遣车辆去迎接杜微。二人见面后,诸...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的武宗南巡又称之为正德南巡之争、明武宗南巡之争。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是年二月,刚从北部边地太原、宣府巡视回来的朱厚照,又决意南巡,并于二月二十五日正式...

姜维北伐是在何时?为何要等十多年?

姜维北伐是在何时?为何要等十多年?

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蜀汉北伐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典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随即,蜀汉的北伐行动终止,大军撤退。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经过一系列上层权力调整,以及恢复国力,隔了好几年才又开始兵...

康熙的儿子在进行九子夺嫡的时候 康熙的女儿们又在做什么

康熙的儿子在进行九子夺嫡的时候 康熙的女儿们又在做什么

还不知道:康熙的儿子九子夺嫡的时候,女儿们都在干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作为清朝最能生的皇帝,除了生了35个儿子以外,还生了20个女儿。为什么说康熙是清朝最能生的呢?根据史料记载,被记录在册的清朝皇子一共80人,皇女一共60人。大清十二帝,总共生了140个孩子...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乂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太安元年(302年),长沙王司马乂(ai)在洛阳发动兵变,除掉了骄横专权的齐王司马冏,控制了西晋朝廷。司马乂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为八王之乱中少有的贤王,但不到一年就倒台。那司马乂为何辅政才一年就迅速倒台被杀呢。一,出身皇室司马乂...

魏延如果代替马谡镇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吗

魏延如果代替马谡镇守街亭 魏延能受得住吗

对魏延替代马谡守街亭能不能守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街亭既好守有不好守,说好守是因为诸葛亮足够重视,给的兵力还算充裕,而且主要任务不是攻城也不是消灭魏军,阻挡魏军不要过境就行;说不好守是因为街亭无险可守。马谡是蜀汉阵营中青代的佼佼者。满脑子兵书,一肚子经典战例,诸...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一,唐朝时期后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云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为杨贵妃写的三首《清平乐》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杨贵妃,可以说体现了李白极高的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写诗赞美女人不好写,写诗赞美皇帝的女人,那更是难上加...

历史上刘瑾和魏忠贤二人相比,谁的权利更大?

历史上刘瑾和魏忠贤二人相比,谁的权利更大?

中国历史上,宦官一直是政治发展的伴生品。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朝的太监是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一个群体,其在现代的知名度为各朝代最高。即便明朝的太监在权势上不如晚唐时期的太监,也不堕他们的威名。这是因为,汉、唐时期的太监得罪的是世家门阀,而明朝的太监得罪的是读书人。读书人笔下生辉,太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