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孙武篇内容概述
孙子兵法之孙武篇
单说孙武,很多人或许会一脸茫然,但是说起《孙子兵法》,大家一定是满脸的自豪,因为这部兵书,历来被人们所称赞,现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广泛流传。那么作为这本书的作者——孙武,又有那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读。
孙子兵法图
孙武,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他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因为躲避齐国的内乱而逃离至吴国。那时候的他已经完成了《孙子兵法》这部巨著,经过伍员的七次举荐才得以将其呈现给吴王。吴王拿到兵书后,很是赏识孙武,任命他为大将军,当然孙武也没有辜负吴王对他的赏识。
在战乱纷争不断地大时代背景下,吴王想要有一番大作为,就必须要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孙武治军讲武,为吴国在兼并战争立下了累累战战,在吴国的富强之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那个战前祭天,以求神明护佑的年代,孙武着重强调战争的胜负与鬼神无关,而是在政治清明,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同时,国家具备强大军事实力,与强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及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认为一场战争胜负主要取决于以上这些条件。
在那个封建迷信的年代里,孙武不但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无穷的变化,主张在战争中要积极应对,没有条件可以借助其他事物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战争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自周敬王八年(前512年)孙武被吴王任命为大将,到周敬王三十八年,孙武在吴国的强盛和称霸中原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孙子兵法经典语句
孙子兵法有很多著名的语句,什么要因敌方的形势而改变自己的战术等,我觉得其中最主要的精髓有以下几个方面:
孙子兵法图
敌人没有注意、没有防备的时候,和在敌人早已掌握己方动态,开始积极应战的准备之中开始进攻,差别是很大的,其中成功的机率会大大降低,更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让他们没有时间反应,这样,己方的损失也会相对的下降。
准确地知道自己这边的现状,也知道对方的现状,这样双方打起仗来就可以百战百胜;只知道自己这边的情况,而并不知道对方的情况,就会产生一胜一败的结果;如果自己这边的情况不知道,敌方的情况也不知道,那么这场仗是绝对不会赢的。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准确的知道自己的现状,同时也知道对方的情况,才会更大程度的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假如在一处己方并不熟悉的土地上作战,那么如果不用当地的向导为自己指路,就很有可能因为不熟悉地形,而失去原本应该有的地势上的帮助,相反如果能够善用地势,那么就会大大增加己方胜利的概率。
打仗能够百战百胜,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能不出兵就可以取得胜利,那就是非常好的,这也是说,在某些时候,如果可以不用战争就能取得胜利,那么就不要再打仗了,因为只要是打仗就免不了己方也会有损伤,那么,既然可以避免这次的战争,减小己方的伤亡,又何必再弄得两败俱伤呢。
将士兵当做自己的婴儿,那么士兵就会陪你一起跳下深溪,将士兵当做自己的孩子,那么士兵就会与你共赴生死,这也是在说,只有将士兵真正当作自己的亲人去照顾,才会有人不惧生死的追随你。
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兵法军争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七篇。《孙子兵法军争篇》主要讲的就是“军争”,从得到皇帝命令,到最后安营扎寨,如何快速有效地取得致胜的有利条件。
孙子兵法军争篇
最难的是要迂回前进,还要扰乱敌军,让敌军摸不着头脑,即使出发在后也能比敌军先到战场,也能占得有利条件。
“军争”是为能够取胜,但是也很危险,带齐装备去争利,行军很慢,轻装出发,装备会受到损失。连夜行军,军队会很累,且军队不能同时到达,一定是强壮的将士先到,疲惫的将士后到,行军越快,先到的人就越少,先行部队在前方容易受到攻击,没有后续部队的支援,就会损伤惨重。
“军争”的原则是“先知迂直之计者胜”,了解对方才能和对方结盟,行军要掌握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的时候要灵活,行军或快或慢,作战时或攻或防、或静或动,都要随机应变。
“军争”要统一行动,就要靠金鼓和旌旗来指挥,鸣鼓、旌旗的使用会鼓舞士气,指引方向,这也可以是迷惑敌军的一种 *** 。
“军争”具体的操作 *** 是“三军夺气,将军夺心”。就是要在敌军士气低下的时候进攻,在敌军气势高昂的时候,稍作休息。善用“军心”,敌军军心整齐就要想办法扰乱,敌军军心涣散才能发动进攻,还有就是不要进攻军队整齐和纪律严明的队伍。
“军争”的最后一点就是要占据有利地位,军队要有可以掩护的屏障,不可仰攻敌军,穷寇莫追,不可赶尽杀绝,要给敌人留一丝活路,不然就会出现“兔子急了要咬人”的局面。
孙子兵法十三篇
《孙子兵法》,从字面上看,也知道这是一个叫孙子的人写的一部兵书。那么作为一部兵书,能够流传至今依旧被人们所重视,肯定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存在时间久远,更多的是因为时至今日,它依旧对人们有借鉴作用。
孙子兵法图
作为一部兵书,在现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它的借鉴作用有那些呢?我们都知道,商场如战场,也就是说,那些用于打仗的谋略在一定程度上在商场上也是适用的。
《孙子兵法》一共有十三篇,分别是始计之一、作战第二 、谋攻第三 、军形第四 、兵势第五、 虚实第六 、军争第七 、九变第八 、行军第九 、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和用间第十三。
始计之一,也就是说在出兵之前,就要充分了解敌我双方的各种状况,也就是知己知彼,方能做到百战不殆!
作战,即人员的调动;谋攻,通过计谋的运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军形和兵势是决定胜负的两种因素;虚实简单说就是通过迷惑敌人来以提高胜算,达到用最少的兵力获得更大的利益;军争当然就是争得先机、有利地势等;九变,根据战时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变化;地形和九地就是根据不同的地势作出相应的军兵布置;火攻,以火助攻;用间就是间谍的巧妙利用,以获取有利的情报,取得战略先机。
《孙子兵法》这十三篇所讲的谋略,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 *** 论,而不是简单的操作 ***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为什么该书能够经的起时间的洗礼,并且跨越军事领域而被企业家运用在商场上的原因。
孙子兵法虚实篇
《孙子兵法虚实篇》是《孙子兵法》的第六篇。《孙子兵法》是军事奇书,从问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但是它的光芒从没有被任何书籍所掩盖,只要是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被书里的智慧所折服。
孙子兵法虚实篇
它不仅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他的英文名是《The Art of War》,被誉为世界三大兵书之一。
《孙子兵法虚实篇》讲的是扰乱敌军,使我军能够能够取得胜利,总的说来就是“虚虚实实,虚实结合,使敌人摸不着头脑”。进攻时,要“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防守时,要“守其不攻”。
作战时,要欺骗敌军,让他们暴露企图,而我军要不为敌军所动,让他们摸不着头脑。集中兵力攻击敌军薄弱处,敌军兵力雄厚,就想方设法分散兵力,让敌军顾前失后、顾后失前、顾左失右、顾右失左,最后被分散消灭,所以兵力的多少不能决定是否胜利。
善于“诱惑敌人”,了解敌军作战计划、行动规律和所处地形、军力部署情况,才能在取得胜利。敌情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对敌人作战 *** 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具体情况变化无穷。
水往低处走,遇到阻碍会随时改变流向,最终汇合到大海,用兵就像水流的规律,趋利避害,根据敌情变化制定合适的作战 *** ,那就叫用兵如神。
总之,作战的 *** 如五行变化、四季更替、日升月落,不是一成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