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北朝时期流传的民歌,描写了敕勒族的游牧生活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这是距今1970多年前的一个冬日,在一群鲜卑和敕勒族汉子的击节声中,“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带血吟唱,在晋阳古城最巍峨的宫殿里回荡。这歌,便是著名的南北朝民歌《敕勒歌》,开始是一个汉子的独唱,后来就变成一群汉子的齐唱,一旁侍奉的俏丽宫娥和守护殿门的带刀甲士,看见熊熊炉火映亮了歌唱者脸上的泪水。
而在现代,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艺术家腾格尔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也曾全新演绎过这首《敕勒歌》。当开场的小姑娘用清澈的嗓音将大家带入清新草原时,腾格尔一开嗓,粗犷狂野的演唱方式犹如狂风骤雨般震慑全场。刚柔并济的演绎让众人耳目一新。
这首来自草原的《敕勒歌》,描摹的是游牧民族的家乡,是敕勒人用马蹄和套马杆写成的诗,是一曲雄浑壮阔、清新自然、天人合一的草原交响乐。古往今来,为世人所喜欢,历史地位很高。
《敕勒歌》最早见于唐人李百药撰写的《北齐书》。这李百药不光是史学家,还是鼎鼎大名的诗人。唐代还有一个史学家叫李延寿,在修《北史》时,也记录了《敕勒歌》。
据《北史》卷六《齐本纪》中记载,公元546年,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县西南),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
后来在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有对《敕勒歌》的专门记录。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也将《敕勒歌》全文收入。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中,也能见到对《敕勒歌》的关注。
作为一首民歌,能在文学史上留下痕迹,已经很不容易。能被记入官方所修正史,好像更不多见。而《敕勒歌》无论在文论中还是在史书里,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今,都能屡屡见之,每每被人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现象级”的文化景观。
这首民歌反映的是阴山一带祖国山川的壮丽景色和敕勒族的游牧生活,意境开阔,感情真挚,描绘了一幅辽阔、富饶而壮美的草原画卷。
写草原,十分概括,抓住特点。如写天,突出描写天的空旷高远;写草原,极力形容它的辽阔无边,草肥牛羊壮。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风格雄浑朴实,语言朴素,在写景之中洋溢着对祖国山川的深深热爱的情感。
“敕勒川,阴山下”,点明了敕勒族人生活的地区。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纵观全诗,在巍峨绵延的阴山脚下,在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随着风儿时缓时疾,才可隐约望见掩映在蒿草丛中自由自在地吃着草儿的牛羊,咋读起来,难免在意识中笼上些许苍凉。
但,再细细品味,则令你觉得无尽的繁盛、殷实与富庶。扬鞭策马在这绿浪无边的原野之上,你会觉得生命是如此真实轻松。辽远的天空,茫茫的原野,繁茂的芳草,时隐时现的羊群,又蕴含着一种原始的苍茫,而这种原始之中又彰显出一种敕勒人所独有的强悍、粗犷与豪放。这就是原始的魅力。
《敕勒歌》至简至朴,不拘一格,不求对仗,不泥格律,不落俗套,展示出的是一派自然奔放、高亢悠远的气象,像是广袤原野上吹来的清新之风、旷野之风。故宋代诗人黄庭坚说它“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宋人王灼赞其“发挥自然之妙”,明人王世贞将其誉为“一时乐府之冠”,胡应麟在《诗薮》中称“敕勒歌大有汉魏风骨”,皆属肯綮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