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虞世南所作的《春夜》,写出诗人内心沉静如水般的悠闲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8-25)200

虞世南,字伯施,南朝陈至隋唐时期书法家、诗人、官员,他擅长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虞世南所作的《春夜》吧。

如此清寂的一首小诗,能够突破“宫廷诗丛”的重围,展现出属于自己的那缕光芒,是非常不容易的。

虞世南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和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被人称作“初唐四大家”。他的书法是有来源的,隔代师为王羲之,因为他拜的师父叫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也是一代书法大家,可谓得了王氏笔法正宗。当然,虞世南在学问上也是行家里手,毕竟与房玄龄等人一同帮唐太宗李世民共掌文翰事务,曾师法的当时著名文学家徐陵也称赞其得了自己的“真髓”。

虞世南的诗歌大多为“应制类”作品,题材狭窄,内容空泛,这也算是唐初时期众多诗家的通病,他也没有能够给予摆脱。但他有几首古风诗,还是写得比较大气,其中有句:“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从军行》其一),“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锋黯无色,霜旗冻不烦”(《出塞》),这大抵是与他的身世经历有关。另外还几首咏物诗算得上清新俊雅,特别是一首《蝉》脱颖而出:“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被人誉为“咏蝉三绝”之一。

虞世南所作的《春夜》,写出诗人内心沉静如水般的悠闲

我们今天将要欣赏的这首《春夜》,完全是被“宫廷诗”团团包围之中出现的一朵奇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娇美。这首诗在僵硬的氛围里十分突兀,带来几分温柔,几丝软和,尤其可贵。

《春夜》

[唐]虞世南

春苑月裴回,

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

风花隔水来。

春夜时分,万籁俱寂,静听物候换新,植被萌生,人作为万物之灵长,面对如此奇特的景象,内在情感恍恍惚惚之间就会不由自主地勃然兴起。

首句“春苑月裴回”,诗人详细地描写了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优美景象。春夜,自家花苑,月亮徘徊运行上空,洒下皎洁月光。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诗人让自身站在一个辽远的角度观看着这幅画面,心情可以想当然的是幽寂却又敞亮的。寂然的是深夜的心灵,敞开的是欣赏的情怀。有些矛盾,然而和谐,完全是来自于一种自然天成的美丽。

首句诗中有一个生僻词“裴回”,意同“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后来引申为犹疑不定,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起伏往返。孟浩然有句:“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外”(《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大抵有些意同趣味。虽然看上去是形容月亮对充满花草馨香的林苑的留恋,实际上更多的是用来表露诗人自己对这种氛围的贪恋心情,比月亮更加徘徊不想离开此情此景的其实是诗人自己。

虞世南所作的《春夜》,写出诗人内心沉静如水般的悠闲

次句“竹堂侵夜开”,好像是受到了室处的美好月色的吸引,诗人身不由己地打开房门,来到了庭院里。然而,虽说明明是诗人自身的行为,但是他偏偏要换一种微妙的说法:是受到夜色的入侵,才不得不打开房门。蛮横的一个“侵”字,看上去似乎过于不讲道理,用在此处就忽然灵动几分,显得格外活泼起来。

如果说上句假设是诗人在心灵上留恋徘徊的地点,那么此句就忽然转入了现实。从虚无缥缈的高远天空踏在了真实的大地之上;亦因此,诗人就从遥远回归到近旁,仿佛摄影镜头蓦然由远拉近,使人变得愣怔半晌,似回味无穷,又似沉浸追忆。从而,也为后面结尾两句打下很好的伏笔和引线。

末尾两句,“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接续上句的“开”字,正是诗人开门之后的所见所闻。或许是听见门打开时候的响声,夜鸟受到惊吓慌乱起而飞过竹林上空,而幽幽夜风隔着水面,送来绵绵花香沁人心脾。前句用一个“排”字,使人眼前轰然突起鸟群颇大的声势,用来突出受到惊吓之时的场景;后句用一个“隔”字,既言风之柔和亦言花之幽香,让人体会到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仿佛围观诸人也感同身受一般。

虞世南所作的《春夜》,写出诗人内心沉静如水般的悠闲

看见句首“惊鸟”二字,不由令人想起王维那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来。如果仔细体味,却能够察觉两者之间的大不同,王维诗句显得清寂许多,给人孤僻加傲然的滋味,而虞世南此诗却显示的是一种娴静和坦然,固然有鸟惊飞之时的慌乱,却没有丝毫的撼动诗人内在的那种沉静如水般的悠闲。

虞世南让自己身处一种微妙的美感氛围内,擅用敏锐的五官之感,紧紧抓住大自然里闪现出来的那种瞬间之美好,超脱应制、宫廷诗作的范畴,不囿于此类诗作的牢笼,能够精炼文字,妙用心灵触觉,把握事物自身所能够展现给世人的种种艺术特质,予我们一个优美而又与众不同的艺术世界,浪漫而温馨,令人难忘,值得大家再三回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108/396017.html

“虞世南所作的《春夜》,写出诗人内心沉静如水般的悠闲” 的相关文章

阮瑀:东汉末年文学家,诗歌语言朴素,音乐修养颇高

阮瑀:东汉末年文学家,诗歌语言朴素,音乐修养颇高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人,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阮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谯周简介: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谯周简介: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谯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

马麟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七位

马麟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七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马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麟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铁笛仙,建康府人氏,小番子闲汉出身,原为黄门山三寨主。他因钦慕宋江,而到梁山入伙...

郝思文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一位

郝思文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郝思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郝思文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井木犴(àn)。他是关胜的结义兄弟,随其征讨梁山,与宣赞同为关胜副将,后被捉...

陈希烈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被欧阳修列入《奸臣传》

陈希烈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被欧阳修列入《奸臣传》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希烈(?-758年...

北宋宰相曾公亮简介: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

北宋宰相曾公亮简介: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钦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 。北宋著...

明朝东林八君子安希范简介:因《纠辅臣明正邪》惹怒神宗

明朝东林八君子安希范简介:因《纠辅臣明正邪》惹怒神宗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苗晋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一首

苗晋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一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苗晋卿(685年-7...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