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凄美的悼亡词,读来令人伤感落泪!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苏轼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代的归有光曾经在《项脊轩志》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
爱人已经不在,曾经的树苗仍在疯长,看到它,昔日的一情一景,一颦一笑,犹如在眼前。这感动了无数人,尤其是那些经历过至亲离去的,情到浓时总不分情爱。
其实,早在宋代,词人苏轼也有过一首,细细品来给人和《项脊轩志》的感情竟然那么相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是苏轼的结发妻子,十六岁时,经过媒人说亲、父母求亲出嫁,那个时候,苏轼刚刚十九岁,棱角分明,才气逼人。
王弗的父亲是乡贡进士,受到家庭影响她自己也很通诗书,但同时也明白一个道理:便是才女,也不及苏轼之才,与其张扬四射后令人藐视,还不如把这点才偷偷留住,待别人突然发现,妙不可言。
所以,结婚最初王弗并没有告诉丈夫自己读过书。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轮到苏轼惊喜了:我看什么知识,妻子仿佛都能聊上一聊,偶尔的引经据典忘记出处,她也能在旁边提醒。
夫妻最和谐的状态,莫过于志气相投、追求相似,所以苏轼和夫人王氏过的非常幸福美满,二人还孕育一子,名叫苏迈。都以为一生就将如此相伴着度过了,谁知道好景不长,治平二年,王弗病死,此时年仅27岁。
治平三年(也即公元1066),30岁的苏东坡亲笔为亡妻写下墓志铭,虽然语气平淡,却恰恰可以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庄严与尊重。在墓志铭中,有这么几条信息可以提取:
一,妻子死后,苏轼将她葬在父母合葬西北方八步,周围遍植青松。古人事死如事生,葱葱郁郁正是身为儿子、丈夫为他们寻找的“安身之所”,后世也正因为这篇文章才得以定位王弗墓地。
二,出嫁之前,王弗确实对通诗书之事箴口不言,这些并非野史杜撰。
三,因为在丈夫艰难创业时期就陪伴,所以情分自然深厚,苏轼立誓对她永生不忘。
熙宁八年,也即公元1075,苏东坡已经年过四十岁了,在王弗死去的这十年间,他经历了宦海沉浮,人生之失去:
首先,王安石变法,许多人对新法的推行进行反对,最后不得不离开京城,看着友人们一个个失望远离,其中还包括苏轼的伯乐欧阳修;1071年,苏轼在自己的作品中痛陈新法的弊端,随后与王安石失和,自请离京,前往杭州;三年后,又被调派到密州任知州。
有人说,苏东坡的人生是以三十岁为节点划分的,三十岁之前,名动天下,风光无比。三十岁之后,父母、妻子、朋友、理想先后离他而去。
总之,比起最初那个雄姿英发的苏东坡,虽然棱角还在,但他的眼中,已经不复“和平世界”了。
在密州,苏轼感慨政治诉求的失败与为官生涯的挫折,倍感孤独,酒过三巡想起知己亡妻,于是作出了开篇那首《江城子》。
后记:
王弗有一个表妹,名叫“王闰之”,最后也嫁给了自己的姐夫苏轼,根据记载,她性格温柔,知足常乐。通过苏轼诗词可以知道,王闰之与他的婚事在王弗死后仅一年就已经被决定了,而姨娘兼母亲的身份,使王弗之子苏迈从小就得到不亚于亲生母亲的善待,这多少也给苏东坡些慰藉。
苏东坡的后半生,几乎都被“悲 *** 彩”笼罩着,官场的不得志使他甚至年过六十二岁仍旧不免流放命运,这点特别像楚国的屈原。然而纵使这些悲伤都有王闰之陪伴,在安静的时刻,苏轼也总会想到王弗,他的诗词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甄嬛传》有这么一幕非常伤感:雍正已经妻妾成群,端庄如皇后,艳丽如华妃,最近还得到了知心的甄嬛。他以为,有人可做纯元的替代,后半生就不会那么难受。但是当甄嬛拿出新做的寝衣时,雍正还是习惯、可望穿那件旧的。
每每夜宴喧闹过后,一个人回到勤政殿,雍正总是更加寂寞,于是他吟出《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