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刘禹锡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是处于怎样的心境?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9-07)280

大家好,说起刘禹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佳作。

刘禹锡,字梦得。与好友白居易一样,两人都出生于唐大历七年,公园七七二年。二人有着相似被贬再贬的不幸。刘禹锡参加永贞革新,最初受到重用。但不到半年,因藩镇和宦官的极力反对,终告失败。

刘禹锡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是处于怎样的心境?

鉴赏这首诗歌,首先从本诗的题目开始。“酬”,即酬谢;“乐天”,为白居易的字;“扬州初逢席上”,即在扬州的宴席上首次相逢;“见赠”。相隔多年未见的好友,在扬州初逢,往事历历在目,有着类似经历的二人心心相惜,白居易率先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意思是:你为我拿过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们一起执著击打盘子唱着歌。虽然你诗才堪称国手,却也只能这般,命运如此也无可奈何。抬头看到的人都风光无限而你却独守这漫长的寂寞,满朝官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唯独你蹉跎了光阴。我也知晓有才的人必定会被其才气所连累,但是你这二十三年也消损的太多了吧。诗中充满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怜惜与同情。如此愤慨的语言深深触动了刘禹锡,于是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回赠。

结构的跳跃性主要表现在诗句时间在时空上具有较大的跨度[1],时间上,从过去到现在甚至到未来进行大幅度的跨越。在空间上在首领中,诗人直接承接白居易的诗歌“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句,写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表现诗人情感的两个词:“凄凉”、“弃”。根据上下文可知,这里的“凄凉”有三层含义:之一层是指“巴山楚水”这个地方环境很凄凉,巴楚为现在的四川、重庆、湖南一带,唐朝的政治经济中心为长安,巴楚地区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开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再加之,这些地区地理条件极差,李白就曾发出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长江横贯于此,当时科技没有现在先进,对于水患往往存在着很大的畏惧。所以刘禹锡认为“巴山、楚水”是凄凉之地。第二层是指被贬的诗人远离熟悉的家园、梦想的事业,很孤独,很凄凉。第三层是指诗人心很凄凉,本想靠自己实力为国家效力,却不曾想遭到奸臣陷害,君上误解,满腔热血遭到无情打击,诗人内心如何不凄凉?在首联第二句“二十三年弃置身”中的“弃”字便可体现出来,这个字是那么客观,那么被动,诗人是被“弃置”了二十三年啊!诗人开篇便倾诉自己的遭遇,诗歌的情感氛围一下变得悲痛、沉重。这一联用粗线条勾勒轮廓,上句写巴山、楚水,重在空间,下句的二十三年,又重在时间,空间到时间的大幅度跨越给人以苍凉、悲壮的感觉。

刘禹锡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是处于怎样的心境?

根据历史记载,刘禹锡生于公元772年,作者在公元805年被贬,可知此时刘禹锡33岁,23年被贬生涯结束后,刘禹锡已经56岁。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33岁正是意气风发、一展抱负的时候,人生中最宝贵的20多年却在当时偏僻、凄凉的巴楚之地度过。在这23年间,他会想念自己的朋友、家乡、亲人。于是,在本诗的颔联中,刘禹锡写到:“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人在颔联借用了两个典故:“闻笛赋”是晋代向秀去洛阳应试,途经被司马昭阴谋杀害的亡友嵇康、吕安的旧居,正是斜阳冉冉,传来了邻人凄清的笛声,故他以凄怆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他的朋友。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来抒发对王叔文等亡友的怀念。“烂柯人”指的是晋人王质上山砍柴,遇两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斧把已腐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过了一百年。刘禹锡借用这个神话典故,表明其暮年还乡,家乡可能已早不是每晚在睡梦中出现的那个家乡了。诗歌中运用典故,言简意赅,意蕴丰厚。诗人在这里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他对朋友、家乡的怀念。再结合历史背景,诗人昔日好友柳宗元、王叔文等皆因政治原因而死,分析可知,刘禹锡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好友的怀念,也暗含了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刘禹锡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是处于怎样的心境?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不是单独、零散的,它们总是按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形成了丰富的诗意,对比就是意象组合的一种形式。颈联,是诗人情感上的转折点,首联和颔联重在抒发作者的悲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对已逝好友的哀悼、对家乡的怀念。在颈联中却更多的是对好友白居易的宽慰,对白诗中的“打抱不平”做了一个积极的回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这两句中,一共提到了四个意象:舟、帆、树、木,诗人分别在每个意象前面加了修饰的词,组合成: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沉舟、病树已到生命的尽头,而千帆、万木中的“千”、“万”表示帆和木的数量之多。在岌岌可危的沉舟之畔,有上千只帆船齐头并发;在奄奄一息的病树周围,有数万棵新木茁壮成长。给人一种绝地逢生的感觉,新事物会无止境地生长,以代替旧事物印入人们的眼绵。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将后起之秀比作千帆和万木。他告诉自己的好友,自己虽老,行将就木,但是却看到了后起者之雄姿英发,心情顿时也就明朗起来。这两句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后世者纷纷用以表达一种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9/398282.html

“刘禹锡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是处于怎样的心境?” 的相关文章

武元衡:唐朝宰相、诗人二度拜相,主张强势对抗藩镇

武元衡:唐朝宰相、诗人二度拜相,主张强势对抗藩镇

武元衡(758年~815年),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县)人。唐朝宰相、诗人,女皇武则天从曾孙,殿中侍御史武就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中四年,进士及第,进入藩镇幕府,授监察御史、华原县令,迁比部员外郎、尚书右司郎中,拜御史中丞。唐顺宗即位,迁太子右庶子。唐宪...

李云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七位

李云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七位

李云,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原是沂水县都头,开酒店的“笑面虎”朱富的师父,有一身好本事,打斗起来三五十人近不得身。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九十七位,上应地察星,负责起造修缉房舍。因为眼珠是蓝色的,胡子和两鬓头发是红色的,所以人称“青眼虎”,看来他有外族血统。李逵去接老母上山时,被曹太公设计捉住。李云领人押...

杨春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三位

杨春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三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春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白花蛇,一百单八将之一,蒲州解良人氏。他原是少华山寨主,因大寨主史进与鲁智深交好...

陈达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二位

陈达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跳涧虎,一百单八将之一,邺城人氏。他原是少华山寨主,因大寨主史进与鲁智深交好,而...

彭玘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三位

彭玘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三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彭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彭玘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天目将,东京人氏,原为颖州团练使,善使三尖两刃刀。他随呼延灼征讨梁山,被扈三娘生...

南宋宰相赵雄简介:时人编有《赵文定公遗事》1卷

南宋宰相赵雄简介:时人编有《赵文定公遗事》1卷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陆机所写的《猛虎行》,表达了其在官场浮沉之中起伏的思绪和复杂的心情

陆机所写的《猛虎行》,表达了其在官场浮沉之中起伏的思绪和复杂的心情

陆机,字士衡,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和弟弟陆云合称“二陆”,被誉为“太康之英”;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

苗晋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一首

苗晋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一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苗晋卿(685年-7...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