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学说是伪科学吗 弗洛伊德理论受争议
弗洛伊德学说是伪科学吗
伪科学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这些概念的提出是源于科学的严谨性,然而它们之间却有太多的模糊不清的交集。在现实中,通常不容易区分,伪科学活动本身也有一个演化过程。
弗洛伊德图片
那么,弗洛伊德学说是伪科学吗?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具有争议性,这是事实。其中包括:泛性论、潜意识理论、死亡本能说和性感区自我发展学说,几乎可以说是他理论的全部。因为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根本是纯粹的理论假想和理论推测,没有绝对的生物学证明。
但是话又说回来,目前为止,也没有绝对的生物学、神经学证据表明他的理论学说就是错误的,关于他理论的确切性恐怕还要等上至少几十年后的神经生物学进步了。
任何理论都是在修正中趋于完美的,所谓的任何理论都不过是现在知识范畴内的真理。同样的,随便去怀疑一个争议性的理论是毫无意义。因为理论的价值在于实用性,弗洛伊德学说是伪科学?如果他的理论能够解释现实中的一些现象,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那么我就说他是真理也无不可。
从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任何一种理论和学说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都会被新的理论和学说替代或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说旧的理论和学说会完全过时,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理论和学说。只有以发展的眼光去学习和发展已有的理论和学说,人类才会进步,社会才会前进。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其实和他的心理分析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了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之一是不同的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心里面的活动;潜意识是指人们有的,但是由于社会上一些因素,例如个人对自己有要求不能体现出来的行为等,他们是被压抑的,但是是存在于人的心里面的活动;下意识是处于这两个之间,它会在人对自己没有控制力,例如喝醉酒等情况下跑出来的活动。人的心理方面的活动会出现这三个不同的层面,而且表现的方式也不同。
然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包括不同的人格层面。人格也包括三个层次,也就是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人格。本我所要的人自己的高兴,它会将让人想到什么做什么,只要自己舒服就好。而超我就是经过了各种历练之后成为的那个最理想的自己,它是能够让人们控制自己,让自己的一些不该出现的行为外漏出来。而自我就是原本的自己,它处于两个的中间,是让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做事的那个自己。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最后是人格的发展理论。他将人的发展分为了五阶段,这五个阶段与人的本能需要的变化有关。首先是口腔时期。这个时候人通过嘴巴的吸、嚼和吞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然后是 *** 时期,这时候是人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时期;接下来就是性器官时期,这个时期人开始有性别的意识;然后就是潜伏时期,这段时间人的兴趣和爱好变得越来越多了,人们一些较为原始的需要转在了爱好上,最后是两性时期,这个时候人开始形成结婚等的需要。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是在他的工作中慢慢积累而来的,经过长时间与患者的接触,他发现不仅仅是有歇斯底里病的人,就算是正常之人在意识中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弗洛伊德图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可以分为早期原理和后期修改之后的原理。在早期的时候,他的原理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这是他对于人们意识形式的种种判别和区分;另外是压抑和抵抗,他认为人的一些想法、行为会受到外面的习惯、道德等的约束,形成一种对它们的压抑和抵抗的情况;然后就是乏性论,他认为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跟性的本能有关,认为性是人持续时间最久的本能。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最后是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他认为人的高兴应该是根据本能来做事,但是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得不受到社会上各种实际的东西的限制,所以这是相互矛盾的。
1920年之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进入后期原理阶段,此时他的原理主要包括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他认为人的性等行为都跟人的生命的继续有关,而死亡本能是指人在痛苦的情况下会表现求杀的行为;还提出了精神结构理论,也就是精神上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这三个方面是和他之前的无意识的相关概念有关的。
我们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原理来自于他自己的实际活动中,然后又通过相关的经验来进行相关的改正,最后又回到他的精神分析上。
弗洛伊德死亡本能
相信你在学生时期肯定看过弗洛伊德死亡本能,当初看的时候你不一定对这本书有很好的见解。因为之于那个年龄的理解无疑是抽象的,太过笼统。当我们成长之后,再去回味重新阅读这本书就有了新的认识,但同样也会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生存与死亡的残酷及那种所谓去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
弗洛伊德图片
弗洛伊德死亡本能渲染的理念是人先设法使自身选择一种死亡的途径从而走向死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只有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走向死亡才能够走向最后的休息。作为一个个体才能够获得希望完全消解紧张与挣扎。这个基本等于自己毁灭自我的冲动,由于受到了我们生命天性的限制而减弱了,或者中途就改变了方向,很多时候我们的生命失去了这种本能,就会有冲动想要通过自杀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死亡本能在生存的本能覆盖下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伪装。在不同的压力驱使下人可能会沉溺于酒精的作用甚至于药物的依赖,故而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会随之有所增长。多数人一般都会承认死亡其实在某种特定的环境状况下成为一种诱因。例如:一名不幸被绝症缠身的病人想要不那么明显的安慰他在普通情况下死亡也一样的吸引人可就不易了,可以说不论你做怎样的说服工作都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在弗洛伊德死亡本能提出之前,早就有些别的言论说到死亡对人类的诱惑了。
对弗洛伊德的评价
弗洛伊德的伟大,不是一句两句就可以概括的,所以对弗洛伊德的评价一定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说。
弗洛伊德图片
首先对弗洛伊德的评价自然是他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有一位美国人对弗洛伊德的评价是说,如果衡量一个人的是看他对后来的人、事物的影响程度,那么弗洛伊德就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这足够说明弗洛伊德在心理领域的研究的贡献之大。他对人的心理的研究几乎涉及到了人的每一个方面,是很全面的,涵盖了人的精神、意识、人格甚至是比较原始的欲望,也就是性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费洛伊德的影响也十分广泛,对后来的神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对弗洛伊德的评价就是说他的性格。他的性格是柔和的,但是有时又十分的强硬。他的柔和变现在他和患者、朋友等人谈天的时候,他总是用一些幽默的话来和你谈,让你感觉不到任何的紧张,是用一种让你感到很舒服的方式和你交谈。可是当他面对同行的人的质疑的时候,他会表现得很强硬,因为他相信他通过种种途径得出来的结论。但是他也懂得迂回,如果实在没办法僵持一开始的说法,那么他就会改一下措辞,但是其实意思还是一样的。
但是他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对于自己文章,逻辑有时候不是那么强,表达会有一点模糊,甚至会出现不一致。这是英国的一个大家对弗洛伊德的评价,主要说的是他的文章。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实这里对他的评价只是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