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应诏赋得除夜》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9-21)211

【唐·王諲】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应诏赋得除夜》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古代命题诗,一般都在题前加“赋得”二字。应诏诗是特殊的命题诗,属于“应制诗”,是古代臣僚奉皇帝之命所作、所和的诗。应诏诗很难写,既要歌功颂德,又要展示才华。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諲(yīn)参加朝廷除夕宴时奉诏所作,写得很得体。

一是切题。“除夕”就是去除今夕。“今宵尽”“一夜去”“空中改”,都是表达这一层意思。但只是去除今夕还不能算完全切题,因为去除了还要迎来。所以,在去除的同时,还要有迎来。于是,这首诗每写一“去”,必写一“来”:有“今岁今宵尽”,就有“明年明日催”;有“寒随一夜去”,就有“春逐五更来”;有“气色空中改”,就有“容颜暗里回”。并且,最后一联落在“来”字上——“风光”“已著后园梅”,这就是“寒去春来”了。这是“除夕”最核心的意义。

《应诏赋得除夜》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二是暗含王德耀坤,君恩昌隆。古人相信天人感应,王有德,天有应。天有应的主要表现就是岁时顺遂,没有灾祸。除夕过了,新的一年就到了,新的春天要应时而动。“春逐五更来”,“容颜暗里回”,“风光”“已著后园梅”,就是春天应时而动的表现。这也就暗含对王德君恩的歌颂。

三是颇见才华。应诏诗多写成排律,这首诗虽然不是排律,但前三联不仅全都是工稳的对仗,而且三联连贯而下,气韵生动。最后一联虽不对仗,却轻轻一托,就将诗意高高托起,且别开生面,将读者引向红梅迎春的喜庆之中。

人们平常多用“得体”一词来形容某人做某事做得好,其关键就是能考虑方方面面,而又各尽其宜,恰到好处。这其实是很难的,尤其是臣下替君王做事。王諲这首诗能成为历代应制诗中的佼佼者,正与此相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109/400709.html

“《应诏赋得除夜》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南宋官员陆睿简介:存词三首,代表作为《瑞鹤仙梅》

南宋官员陆睿简介:存词三首,代表作为《瑞鹤仙梅》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本是人人喊打的浪子,却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他是谁?

本是人人喊打的浪子,却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他是谁?

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代诗歌繁荣,代表了当时最高文学水平,尤其自盛唐开始,唐诗发展已经成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影响力最大的两个诗歌流派——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其中,边塞诗派以王昌龄、高适、岑参...

《赠汪伦》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与汪伦关系如何

《赠汪伦》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与汪伦关系如何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赠汪伦》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意思是:李白将要乘船远行离去,忽然听到传来的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

韩休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三首

韩休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三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休(673年-74...

《九月十日即事》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译文及注释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注释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之诗,称即事。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更:再。举觞(shāng):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遭此两重阳...

《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箫声咽》译文及注释《忆秦娥·;箫声咽》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

探索孟郊穷困潦倒的一生,他的诗歌充满清寒之味

探索孟郊穷困潦倒的一生,他的诗歌充满清寒之味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大多描写世态炎凉与民间苦难,最著名的诗作是歌颂母爱的《游子吟》。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孟郊写诗态度极为认真,常常苦苦构思反复锤炼,诗中满含涩味,所以素有“诗囚”之称,他和贾岛齐名,后人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孟郊的父亲是一名小吏,家中极...

评论列表

程涛
程涛
2分钟前

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我对这首应诏赋得除夜诗深感兴趣,王諲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才华将除夕的喜庆气氛展现得淋漓尽致,今岁明年,寒去春来的主题贯穿始终,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诗意深远且富有美感;同时暗含对君王德政的歌颂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得体一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此诗的精髓:既符合宫廷诗歌的传统规范又展现出诗人自身的个性和才情!读完这首诗仿佛置身于古代宴会的热闹氛围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那份喜悦与期待之情令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