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子》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么去理解呢?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
读这首诗,一直对一个地方感兴趣。
这个地方就是“无端”。诗人说“无端隔水抛莲子”,真的是“无端”吗?不是,其实是多端。我们知道,端就是端绪,就是头绪。有多少端绪让这个女孩“隔水抛莲子”呢?
之一个端绪是“湖光滟滟秋”,这是一个很能激动人的情绪的时空——我们知道,滟滟是水波闪动得让人惊艳的那种样子。想一想,满湖都是闪动得让人惊艳的清亮亮的秋水波纹,它有着一种特别能激起人内心深处的情愫的能量。(这从“暗送秋波”这个词语中也能感觉一二)。
第二个端绪是“年少”。正在这样的“高光”时刻,一个少年出现了。本来是朦朦胧胧的感觉,少年的出现,使得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顿时显现为一个可捕捉的俊美形象。
第三个端绪是“莲子”。自《诗经》以降,“莲”就一直是人们寄托爱意的物象,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经·陈风·泽陂》),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古诗十九首》)……经过漫长的浸润,“采莲”文化其实沉淀到人们的血液之中了,像“莲子”(怜子)这样的字眼已深植于人们的潜意识,任何时候,只要有那么一点点触动,就极可能自然而然地发之于情。
这样的三个端绪合而为一,便有了这个女孩子“隔水抛莲子”的“无端”行为。但抛出之后,这个女孩子害羞了,并且是“半日羞”。这“半日羞”就是清醒的意识了。这首诗就是写了一个女孩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瞬间行为。
《诗大序》说,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从皇甫松《采莲子》这类诗来看,我们还可以说,诗是洞悉于人心而肖之于言语。
读这首诗,还让我猜想,皇甫松就是那个被抛莲子的“年少”,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否则,他怎么能写得如此惟妙惟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