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门之变的影响是什么
禁门之变的影响
1864年8月20日的这一天,日本的历史上被记录下来了这一事件。这一事件也是自1615年以来的大坂夏之阵,首次的相互交战。这场事件就是著名的“禁门之变”。那么禁门之变的后续影响又是什么呢?
禁门之变
回顾到这场政变当中,据说有很多的大炮被投入到了战争中,关于京都市区因为战火而烧毁的3万户民宅就是来自炮火的威力。虽然后来长州藩在禁门之变中战败了,但政变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尊皇攘夷派的真木保臣等激进的领袖牺牲了大半,同时还使得长州藩的势力大大减弱。在另一方面,在政变中曾经担任过长洲讨伐主力的德川庆喜、会津藩以及桑名藩等人物则成为了后来京都政局的主要领导者。
后来,在相关的后续禁门之变中,长州藩主毛利敬亲及他的养子毛利元德曾经被授予的国司亲相的军令状被发现,于是长州藩则被指为是朝廷的敌人。此外,在政变之前,每一位长州藩士兵的鞋底都写上了“萨贼会奸”的字样,意指在行走的时候就好像能把自己的仇敌踏在脚下一样。对于在政变之后,关于长州藩与萨摩藩、会津藩的仇恨可以说是遗留到了后世。
而关于此次的禁门之战,也同样成为了之后幕府之一次征伐长州的导火线。从此,倒幕运动开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而幕府政权则趋于崩溃,日本的政权可以说是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禁门之变简介
“禁门之变”是发生在日本京都的武力冲突事件,又被称作是“蛤御门之变”、“元治之变”、“元治甲子”之变。下面就让我们介绍一下“禁门之变”。
蛤御门上的弹痕
首先关于这次的事变,它主要发生于1864年的8月20日,地点是位于日本京都市区,参战方分别是长州藩,幕府、会津藩、萨摩藩、桑名藩。其中的指挥官分别是福原元僴,德川庆喜这两位人物。最终的事变结果是长州藩战败,并且导致了长州藩战死约400人,幕府联军死约60人。
关于这场“禁门事变”,具体发生于1863年的8月18日,当时常州藩及及尊皇攘夷派的势力被逐出京都后,长州藩为了排除会津藩主、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等人,于是派兵直接进入了京都,并且在京都市区内与幕府联军进行一场激烈的巷战事件。可以说这场禁门之变是自1615年的大坂夏之阵以来,大名之间在畿内首次的互相交战。
关于这场政变的名字“禁门之变”也是因为当时激战的地方是在京都御所的宫殿门口附近的睇番,而禁门又指的是皇宫,所以才会取名为“禁门之变”。另外关于这场事变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是“蛤御门之变”,这是因为当时的蛤御门也是京都御苑的西侧禁门之一,并且还是当时政变各个联军的防卫据点。据说到现在,蛤御门上还有当时长州藩军队在进攻时的所留下来的子弹痕迹。
禁门之变的经过
在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德川幕府发动了两次讨伐长州藩的战争。在1864年8月19日时期,“尊王攘夷”的运动中心以长州藩为驱逐幕府势力,出兵入京都攻打皇宫禁门,最终导致兵败。而这场运动就是“禁门之变”。那么“禁门之变”的经过又是怎么样的呢?
禁门之变作战图
关于“禁门之变”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当时长州藩持着激进的尊皇攘夷论,曾一度主导京都的政局。在1863年,会津藩和萨摩藩等势力一起主导了八月十八日政变。之后长州藩在京都的驻防权力被解除,连藩主毛利敬亲及其养子毛利元德都被逐出京都,还丧失了政治上的主导权。与此同时,在京都和大阪潜伏的数名长州藩尊皇攘夷派,继续以恢复长州藩势力为目的,展开行动。
因为政变,对外战争的激进攘夷路线被否定,但日本朝廷仍然继续着攘夷的政策。并且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各地的尊皇攘夷中期望长州藩复返京都政局的呼声高涨。随着事态的发展在7月19日的时候,在京都蛤御门的附近,长州藩的军队与会津藩以及桑名藩的军队发生了冲突,也是由此点燃“禁门之变”的战火。
在战争中,长州藩一度突破了被把守的中立卖门,直接攻入了京都。可是由于萨摩藩军队赶到之后,形势发生了转变,长州藩军队大败。战败的长州藩在决定撤退之前防火烧了附近的民宅,并且北起一条通,南至七条的东本愿寺的广大范围内的街区、神社、佛寺等都遭到了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