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政变以及他的三和政策
赫鲁晓夫政变
赫鲁晓夫是前苏联领导人,同时也是冷战期间苏联的主要领导人,是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1964年10月他无奈让位。
赫鲁晓夫旧照
关于赫鲁晓夫政变,有许多小故事流传出来。在赫鲁晓夫政变前一年,策划者勃列日涅夫等人就已经开始了预谋,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收买了波德戈尔内,这两个人是赫鲁晓夫政变的主谋。他们的策划活动小心翼翼,不表明意图的找一些领导谈话。然后小心翼翼的、试探性的跟他们说一些赫鲁晓夫的坏话;观察对方的态度,如果对方认可,就会进一步说话,商量如何制止赫鲁晓夫的这些行为。
赫鲁晓夫政变策划者知道要完成计划还要依靠政治和军事的力量,他们拉拢了几个党政军领导,想过暗杀赫鲁晓夫。因为暗杀的困难程度太大,还要担心赫鲁晓夫的警卫,同时害怕引起大规模的 *** ,最后他们没有采取暗杀行动。
其实赫鲁晓夫本人对暗杀也有所察觉,他通过儿子了解到,主席团主席和各州委员会书记曾有过地下交流。通过窃听其他重要领导人的 *** ,知道他们会在11月有大的动作。10月中旬,政变组织者认准时机,在赫鲁晓夫参加中委会主席团会议的时候,指出了他犯下的错误,迫使他辞职。当天晚上召开中央全会,赫鲁晓夫的辞职报告被公开;赫鲁晓夫被赶下台标志着赫鲁晓夫政变实质上的成功。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以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压力,其中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十分著名。
赫鲁晓夫旧照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和平的关系并平稳发展国内经济。其次是声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和平的政治手段在获得一定的决策地位。最后是对各个发展中国家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并通过外交手段掌控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轨道,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统治。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和谐发展,而是通过这种手段来实现美国与苏联对其他国家的统治继而当上世界霸主。
三和政策虽然目标不纯,但在初期还是为社会主义阵营一致对抗资本主义强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让以中国为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苏联因为用和平代替了对抗与扩张,西方国家不得不承认苏联的的国际地位,一定程度地为苏联争取到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扩大了苏联在各个国家之间的影响力。但是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过于强调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国地位,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之外,必须关注苏联的利益,这引起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使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内斗,无形中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赫鲁晓夫倒台之谜
赫鲁晓夫是苏联的领导人,他在宫廷政变中赢得了胜利,并借此登上了苏联更高权利的宝座;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赫鲁晓夫倒台之谜有何内幕?
赫鲁晓夫旧照
赫鲁晓夫曾让整个国家在全面改革中一步一步的发展,赫鲁晓夫倒台之谜引发无数人猜测、联想。其实,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当着高层们的面说脏话,点燃了高层们心中的怒火,决定让赫鲁晓夫下台。当赫鲁晓夫在外度假时,高层们建立起了推翻赫鲁晓夫的组织。并在赫鲁晓夫毫不知情的状况下举行了紧急会议,勃列日涅夫在会议室发动了‘突然袭击’,历数赫鲁晓夫的种种错误,随后各领导人物纷纷指责赫鲁晓夫;他对待同事粗鲁、独断专行,为人莽撞,做事心血来潮等错误被一一指出;他的一系列举措,损害了高层们的利益,最主要的是赫鲁晓夫改革后期的失败以及他的个人崇拜。
从践踏集体领导原则到个人作风问题再到对内外政策的失败,高层们一步一步的解析着赫鲁晓夫倒台之谜,此时赫鲁晓夫如梦初醒他明白了大家的目的、为自己稍作解释之后,在召开中央大会的时候荒谬的以为可以反败为胜。可是局势明显,曾经的成功不会再重演,连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克格勃都支持勃列日涅夫,眼看大势已去的赫鲁晓夫回去之后,明白再做任何抵抗都是没有用的;在勃列日涅夫等人的逼宫下,赫鲁晓夫黯然退出政坛;这便是赫鲁晓夫倒台之谜的介绍了。
赫鲁晓夫用鞋拍桌子
赫鲁晓夫用鞋拍桌子的起因是当时赫鲁晓夫主持苏共十二大,并且在大会上发表报告,其中提出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当时开创出一个全新时代,但是由于局限性太大、改革并不完善,权利的倾向变得十分严重,在后期个人崇拜现象变得更加严重,于是加重了赫鲁晓夫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从而引发了之后在联合国大会上赫鲁晓夫用鞋拍桌子这件事情。
赫鲁晓夫旧照
赫鲁晓夫出席联合国大会,当时的美国大呼反苏;这一现象的发生导致当时的赫鲁晓夫特别的愤怒。然后赫鲁晓夫在大会上提出想要把联合国总部从美国搬出去,但是这一提议很快被否决。赫鲁晓夫并不妥协,他首先与苏联出席的代表全团一起进行高喊、跺脚捣乱会场,然后拉起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的成员一起加入进来对联合国的处理表示不满;不仅如此,赫鲁晓夫还去干扰其他国家代表的宣言。
到了英国代表讲话时,提到了最尖锐的内容,赫鲁晓夫气急败坏,脱掉一只皮鞋,在自己的桌子上开始敲打起来。关于赫鲁晓夫用鞋拍桌子这件事,以上的解释并不是全面的,这件事还有一种解释,当时一名《 *** 》的记者说当时赫鲁晓夫并没有用皮鞋去敲打桌子,而是与一些 *** 人用手敲打桌子来反对菲律宾的发言。这件事当时有照片为证,至于赫鲁晓夫用鞋拍桌子则是美联社写出来后,被其他报纸照搬扩散而来的。
赫鲁晓夫性格缺陷
1894年4月17日出生于库尔塔克的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是苏联中期的重要领导人。赫鲁晓夫上任后为苏联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也因为赫鲁晓夫性格缺陷犯了“主观主义和唯意主义错误”被解除其职务。
赫鲁晓夫旧照
赫鲁晓夫年轻时在乌克兰福尔农业方面工作,被外界称为农学家。所以他对自己的农业知识非常自信,经常不听取农民的意见,在玉米种植方面连国师李森科的反对意见都不听取,坚持推广玉米种植。刚愎自用是赫鲁晓夫性格缺陷的一方面,在当选苏联领导人后,苏联的高度集权的政体刚好放大了他性格上的这个弱点,因为地域的因素他使种植的玉米收成很低,使得玉米政策破产从而酿成大祸。
赫鲁晓夫性格缺陷还有许多,他任人唯亲,作风霸道;在他任职期间,苏联集体领导形同虚设。他批评斯大林搞个人迷信的同时,自己却也在搞个人迷信。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而且观点反复无常,使得中央各部门和地方 *** 不知道该怎样做、晕头转向。作风粗暴,独断专横也是赫鲁晓夫性格缺陷之一,这样的性格使得有成绩都归功于自己,出了错误就推到别人身上。很多重大事件上随心所欲、决策草率,讲话很随意。
赫鲁晓夫性格缺陷是导致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并被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将其赶下台的重要原因。
赫鲁晓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赫鲁晓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赫鲁晓夫全名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他出身卑微,年轻时在乌克兰工作,当过记者,放过猪。慢慢地他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7年赫鲁晓夫当选上了鲁钦科夫苏维埃主席。
赫鲁晓夫旧照
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一生。在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农业改革,使苏联在粮食问题上得到改善,在冷战中也曾多次访问美国,但是并没有缓和两国之间的关系,还因自己在古巴策划导弹危机差点导致跟美国走上核战争的道路。在60年代苏联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还跟我国关系恶化,撤销了对我国的援助计划。
赫鲁晓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政治上赫鲁晓夫是一个刚愎自用、任人唯亲、作风霸道、专横独断的人,对待重要事件的态度决策草率、随心所欲,经常改变自己的观点。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趁着赫鲁晓夫去黑海度假的时候,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把赫鲁晓夫赶下台。赫鲁晓夫从此被迫淡出政坛,直至1971年逝世。
赫鲁晓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个很难被看懂的人,能在冷战时期去美国访问,说明具有非常大的魄力。他犯过很多错误,任人唯亲,这也是导致他最后改革失败下台的主要原因。赫鲁晓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有一定能力,但是因为太盲目相信自己,不听取别人意见,最终改革失败,黯然下台的政治领袖。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之间的故事发生于美苏冷战期间,期间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吓坏了肯尼迪,美苏双方差点互扔 *** 。当时美苏争霸,苏联想赶上跟美国之间存在的核武器的差距,大力发展核武器;但是核武器其中一些难以测定的问题难住了苏联。于是苏联就进行恐吓,用言辞来威胁西方各国。苏联恐吓西方国家的后果相当严重,它使肯尼迪感到危机,于是竭力弄清事实,行动上加快对核武器研发,于是令全世界陷入核危机之中。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有一张赫鲁晓夫与肯尼迪二人坐在导弹上掰手腕的图片,赫鲁晓夫满头大汗,而肯尼迪比较淡然;其实不然,当时因为苏联的恐吓,美国并不是淡然面对,这件事对当时美国 *** 也产生很大影响,之后美苏二国便开始争霸,赫鲁晓夫与肯尼迪两国首脑坐在导弹上掰手腕不难看出美苏之间的较量,当时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紧张;另一方面,从赫鲁晓夫的满头大汗也不难看出,其实当时的美国占据着优势。
赫鲁晓夫接替斯大林上台后,虽然否定了当时斯大林的政策,但是在政治上并没有做出大的改善,依然采取斯大林的行动方针,大力与美国抗衡、忽视了经济的发展。后来苏联解体,白宫解密文件中提到美国当时的核战争战略防御等政策是为了迷惑苏联而提出的,所以赫鲁晓夫与肯尼迪较量,肯尼迪是真正的赢家。
赫鲁晓夫与朱可夫
赫鲁晓夫与朱可夫这两个人都是苏联前期重要的政治人物。那么赫鲁晓夫与朱可夫之间关系如何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朱可夫为苏联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赫鲁晓夫被任命为书记,从而与朱可夫相识。
朱可夫旧照
在斯大林当政之时,朱可夫就与一名叫贝利亚的政治人物产生了矛盾。后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和几个当时担任苏联中央重要职务的人蠢蠢欲动想要夺取政权。赫鲁晓夫为了夺权,积极寻找盟友。他想到了朱可夫必定会帮他,便找到朱可夫,后者也真的答应下来,夺权斗争一切都在赫鲁晓夫的谋划下顺利进行,赫鲁晓夫获得了党内斗争胜利。朱可夫因此成为功臣,得到赫鲁晓夫的赏识与重用,后来一些关键时刻朱可夫多次帮助赫鲁晓,二人关系进一步升温。
在击败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反党集团”之后,朱可夫手中的权力过于膨胀,这让苏联中央其他人感受到了威胁,于是赫鲁晓夫给朱可夫安上谋权篡位的罪名,赫鲁晓夫与朱可夫的缘分到此结束。为什么赫鲁晓夫与朱可夫后来会出现这么大的矛盾呢?主要问题在军权。作为国家首脑赫鲁晓夫要想把握实际权力,关键在军队领导权。但朱可夫不容赫鲁晓夫插手,从而导致了这个局面。赫鲁晓夫与朱可夫的关系起起落落,令无数研究他们事迹的学者唏嘘不已。
*** 接见赫鲁晓夫
*** 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伟大领袖,而赫鲁晓夫对于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人们来说也是家喻户晓的,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之一书记时曾三次访华,与我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间, *** 接见赫鲁晓夫有着别有风趣的一面。
*** 旧照
1958年7月,赫鲁晓夫访华, *** 接见赫鲁晓夫,同年8月北京与莫斯科同时发表《 *** 和赫鲁晓夫会谈公报》。两位领袖聚首晤谈,为何缺少一张两位领袖握手拥抱时的照片呢?这引起大家的猜疑、猜测,其实是因为,当时 *** 是穿着游泳裤头接见的赫鲁晓夫。 *** 接见赫鲁晓夫时是在 *** 游泳池畔。当时 *** 正穿着游泳裤头,赫鲁晓夫见气氛不协调于是也更换衣服,二人双双入水切磋泳技别有情趣。当时的记者到底拍没拍照无法证实,据猜想两位领袖袒胸露臂的也不方便出现在如此严肃的党报版面上。
现代记者眼中, *** 以这种方式接见赫鲁晓夫,想来是有意对赫鲁晓夫表现出蔑视,但更多的人评论这是 *** 的精心安排,故意对赫鲁晓夫的羞辱。其实不然, *** 为人处事向来简洁、随意,不讲繁文缛节,向来只讲究原则性问题,具体细节,具体事件由周恩来等人谈判。 *** 接见赫鲁晓夫成为了一件风趣的事件,其中体现出 *** 的为人处事,与其搞的面红耳赤,不如采取轻松的方式既表明立场又不使双方尴尬,体现出 *** 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