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真实的亚历山大是同性恋吗

世界历史3年前 (2021-10-18)330

亚历山大是同性恋吗

有人问到亚历山大是同性恋吗?严格上说,亚历山大是双性恋。公元前三二七年,亚历山大娶了大夏贵族的女儿罗珊妮为妻,这是亚历山大之一任妻子。随后他又娶了波斯大流士国王的女儿史塔蒂拉最为他的第二位妻子。亚历山大与之一位妻子生有一儿子,但是罗珊妮和儿子亚历山大四世被部下卡山德所杀。

历史上真实的亚历山大是同性恋吗

《亚历山大帝》电影

亚历山大最为亲密的人就是他的同性恋伙伴赫费斯提翁。他是马其顿贵族的儿子,因为他与亚历山大的亲密关系闻名于史。他不仅是亚历山大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他精神上的恋人。他在迎娶第二任妻子时,同时将之一任妻子罗珊妮的妹妹许配给赫费斯提翁,这样使他们之间亲上加亲。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统治者都曾经喜欢过同性,但这不代表他们就是同性恋。在古代的西方,因为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在性选择上的方向都是很自由的。甚至在古希腊城邦中专门还有同性恋军团,因为战友是最亲密的人,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合作。

亚历山大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没有谁可以取代的。在他之前,世界各地其实没有国家之说,最多只能是称作城邦或部落,他们之间彼此并没有真实的交流与沟通。亚历山大的实力完成了帝国之业,虽然亚历山大东征给许多地方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东征后使得各国各邦之间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起来,这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亚历山大是哪个国家

大家都知道亚历山大大帝是古希腊的王者,然而亚历山大是哪个国家的呢?他的王国名叫马其顿,是古希腊西北部的一个王国。马其顿王国最辉煌的时候就是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是历史上第二个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历史上真实的亚历山大是同性恋吗

亚历山大雕像

马其顿在巴尔干半岛,大约在公元前七百年,马其顿人在国王佩尔迪卡斯的领导下开始东侵,后来的阿尔赫拉奥斯国王加强了王权和军事力量,一方面促进了马其顿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拓展了疆土。

那时候的马其顿分上下马其顿,腓力二世最后将上下马其顿合并,统一了马其顿。在军事,经济与内政上他都大肆改革,国力一天比一天强大,并且积极向外扩张。他善于运用军事手段与外交手段,使马其顿很快成为希腊最强大的一个部落。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了他的英勇善战与足智多谋,在腓力二世被人刺杀以后,他顺利继承王位。他继续父亲生前未完成的愿望,在公元前三三零年消灭了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慢慢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国家马其顿帝国就慢慢的解体了。公元前三零一年爆发了伊普斯战役后,亚历山大帝国被分裂成了好几个独立的王国。他的部将之间出现了内乱,这样的斗争经历了几十年,之后安提柯二世当上了马其顿国王,建立了安提柯王朝。

亚历山大的儿子

说到亚历山大的儿子,要先说到亚历山大的之一个妻子罗珊妮。罗珊妮是粟特的公主,当时只有十六岁就嫁给了亚历山大,两个人生有一子。

历史上真实的亚历山大是同性恋吗

亚历山大剧照

那时候他们的婚礼场面被画家画下了,后来文艺复兴的时候又被重新绘制,场面非常盛大,但从中也可以知道赫费斯提翁是亚历山大的男傧相。亚历山大死后,罗珊妮杀死了亚历山大的第二个妻子,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儿子的地位,她不得不这么做。但是在不久以后,她和儿子都被卡山德杀害。

亚历山大的儿子亚历山大四世其实在亚历山大死后仍旧在母亲肚子里。亚历山大死后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亚历山大四世也成了马其顿的最后一位君王。在他出生后因为年幼因此不能掌管国家大事,所以那时候是由帕蒂卡掌握大权的。总之亚历山大四世的一生都很悲惨,年纪轻轻还未展现才能便被杀害。所以只能说亚历山大帝国就此灭亡。亚历山大的赫赫战绩也只能名垂千古了。

亚历山大的果敢勇猛是很少有人匹敌的。他足智多谋,利用波斯帝国的内 *** 败一举歼灭。他任用波斯的贵族,鼓励将士与东方的女子成婚,这样的种族融合也是统治的一个绝妙手段。亚历山大大帝的向东侵略虽然给当地带来了损失和灾难,但同时也促进了各国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他死后,更是有无数的教徒或皇帝到他的陵墓前对他进行朝拜。

亚历山大地下陵墓

亚历山大地下陵墓是著名世界遗产,它坐落在埃及的马利尤特沙漠中。这个陵墓面积非常大,而且建筑该陵墓的材料也非常的奢侈。按照古希腊的习俗,曾经建立过国家的国王陵墓一定是要建筑在城市中心的。于是又考古学家觉得陵墓有可能在东部的皇宫。这几年来,波兰的考古学家做了一个推测,她认为亚历山大陵墓是一个圆锥形的建筑物。

历史上真实的亚历山大是同性恋吗

亚历山大雕像

考古专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了亚历山大大帝父亲腓力二世的陵墓。这个陵墓中央有非常高大的大理石,并且有宝石及其其他奢侈品装饰。腓力二世的遗体就在里面,而且周围全是金银珠宝,场面奢华璀璨。这就引起了考古学界的轰动,因为这算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了。

公元前三十年,埃及艳后的统治被推翻了,屋大维便以胜利者的姿势前去埃及朝拜亚历山大陵墓。他命人把亚历山大的木棺抬出来,亲手将王冠呆在亚历山大木乃伊上,却不小心蹭坏了木乃伊的鼻子。后来的许多皇帝先后参观过亚历山大陵墓。

最后一次关于亚历山大的的陵墓记载是塞维鲁的儿子把自己的戒指留给了亚历山大,并且进行了一次镇压叛乱的活动。公元三世纪,埃及的殉教者也埋在了此处,因此他的墓地是埃及基督教的朝拜之地。然而亚历山大的陵墓却在四世纪时就消失了,因此现在有人要打听亚历山大陵墓,是没有人可以回答出来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10/405464.html

“历史上真实的亚历山大是同性恋吗” 的相关文章

明朝灭亡之后 朝鲜为何提到万历和崇祯就痛哭垂泪

明朝灭亡之后 朝鲜为何提到万历和崇祯就痛哭垂泪

对朝鲜和明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昏庸至极;崇祯皇帝亡国辱身,亦无建树。为什么在邻国朝鲜却受到无比的尊重,乃至于朝鲜君臣一提到这两个人就痛哭垂泪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头说起!万历皇帝李氏朝鲜古代李氏朝鲜(现在的朝鲜和韩国),一直是...

王玄策是什么人?单骑平印度,盛唐帝国的荣耀

王玄策是什么人?单骑平印度,盛唐帝国的荣耀

王玄策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中国历史上,五千年来名将如云,智将如雨。但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名声不显的人却创造了后世网友最津津乐道的神话!唐时,中国的西南部也就是印度河流域的国家被称为天竺。公元647年,李世民派出使者王玄策前往天竺进行友好访问。而这个在唐史上默默无闻的人,连生卒年...

清朝一无名小官麟桂,法国人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条马路

清朝一无名小官麟桂,法国人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条马路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麟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麟桂这个名字,熟悉的人不多。他是清朝晚期的一个小官,曾经担任道台一职。道台在清朝算是正四品,这个官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手里是有些实权的。史书上对麟桂没有过多的记载,因为他并没有做出过什么利国利民,足以令他千古流芳的大好事。但对于法...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23岁竟然想纳她为妃?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23岁竟然想纳她为妃?

道光想娶英国女王的故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清朝之所以会走向衰败,除了社会经济跟不上西方发展的脚步外,还和清朝皇帝的傲慢有很大的关系。当西方世界在忙于工业革命时,清朝的皇帝却在实行闭关锁国那一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揭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哪怕在鸦片战争后...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

世界五大强霸帝王,亚历山大大帝居然排第二

世界五大强霸帝王,亚历山大大帝居然排第二

世界强霸帝王,是在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威望最高,武力最强大的帝王。在世界历史上,这样的帝王并不多见,今筛选五位,以影响力和武力排名,仅为个人意见,欢迎百家争鸣。第五名:查士丁尼一世。东罗马帝国皇帝,史称查士丁尼大帝,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经过多年浴血奋战,光...

马休佩里生平都做过什么事情 美国海军将领马休佩里简介

马休佩里生平都做过什么事情 美国海军将领马休佩里简介

马休·卡尔布莱斯·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94年4月10日-1858年3月4日),或称为培里,美国海军将领,因和祖·阿博特率领黑船打开锁国时期的日本国门而闻名于世。日本称呼其为“伯理”或“彼理”,由于幕府方面的翻译是荷兰人的关系(由日语译为荷兰语,再由黑船上懂荷兰语...

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简介 叶卡捷琳娜一世生平经历了哪些事情

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简介 叶卡捷琳娜一世生平经历了哪些事情

叶卡特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 Екатерина I Алексеевна ;1684年4月15日-1727年5月17日),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英语:Catherine I),港澳台地区译为凯瑟琳一世,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725年2月8日—1727年5月17日在位)。她是立陶宛农民塞缪尔·...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