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成语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历史文化3年前 (2021-11-21)190

如何解释成语“噤若寒蝉”?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噤若寒蝉

【拼音】: jìn ruò hán chán

【解释】: 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成语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故事】:

东汉杜密在任太守期间,秉公办事,为政清廉,执法严明,对官宦子弟的违法行为,都能有罪必究。当他被革职回家乡颖川郡后,仍爱憎分明,关心国家大事,常向当地官员推荐好人好事,揭发坏人坏事。同郡的刘胜虽也是个告官还乡的太守,却闭门谢客,对世事不闻不问。颖川太守王昱对杜密说:刘胜真清高。杜密回答:刘胜虽然地位很高,但他对贤士不推荐,对坏事不指责,只求保全自己,像冬天的蝉一样不声不响。这种人其实是社会的罪人。寒蝉:冬天的蝉。这个成语比喻人像冬天的蝉一样不声不响,不敢说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11/411278.html

“成语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