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如何评价三国曹魏谋士太尉贾诩?

中国历史3年前 (2021-12-08)200

我国历史上的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是一个文臣、武将大放异彩的年代,在这一段几十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智谋超人的谋士,这其中,除了我们熟悉的诸葛亮、郭嘉、周瑜等人外,还有一位谋士,一生也是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他就是曹魏重臣贾诩。

在后世中,有许多人评价三国的之一谋士,不是诸葛亮,也不是郭嘉,而应该是贾诩(xǔ)。

那么,贾诩为何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呢?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贾诩(147年-223年),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贾诩早年在董卓手下为官,也并没有显露出什么过人的才能,直到董卓被杀后,已年过四旬的贾诩才开始展露头角。

如何评价三国曹魏谋士太尉贾诩?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后,王允要清算董卓余党。当时李傕、郭汜等人心怀不安,打算各自逃亡。

贾诩出面阻止了他们,并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三国志》)

于是,李傕、郭汜等人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十余万之众。后在城内叛变士兵的引导下,凉州大军攻入长安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逃走。

李傕遂占领长安,并杀死王允,控制了汉献帝,开始掌握东汉朝政大权。

当李傕等大功告成之后,以贾诩之功欲封其为侯,贾诩说: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而坚决不接受。

李傕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仍拒不接受。最后,李傕只得拜贾诩为尚书,负责选拔人才。李傕等人虽然亲近贾诩,但同时又很忌惮他。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樊稠三人互相猜忌,开始争权夺利。汉献帝在他们内乱之际偷偷东逃到了洛阳,落入了曹操的手中。

贾诩担心祸及自己,就辗转投奔了南阳张绣,成为张绣的谋士。在贾诩的说服下,张绣屯兵宛城与荆州牧刘表联合。从此,二人便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

张绣依靠贾诩的计谋,竟然两次击败当时还不算强大的曹操,曹操甚至还损失了自己的长子曹昂和猛将典韦。

官渡之战前,袁绍派人前来招降张绣,张绣准备答应,贾诩却极力劝阻,并建议张绣再次归顺当时还弱于袁绍的曹操。

为此,贾诩指出了归顺曹操的三点优势: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三国志》)

贾诩成为曹操的谋士后,又为曹操出了很多计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领荆州后,想乘机顺江东下攻吴。贾诩劝阻,说此时应该安抚百姓,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等待时机再做打算。

但是,曹操唯一的一次没听贾诩之言,结果就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韩遂、马超为首的十部联军,聚集十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操。贾诩又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的联盟,使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已经成为魏王的曹操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当时曹植一方势头正盛。曹丕问计于贾诩,贾诩只是简单地说: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这几句话看似平淡无奇,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其中之奥妙:面对文采超群并深得曹操喜欢的曹植,你跟他拼文采肯定是没戏的,那就只好避其锋芒,乖乖地做个老实的孝子好了。

后来,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大笑,于是,在当年冬确立曹丕为太子。贾诩也从而暗助曹丕成为太子。

贾诩认为自己不是曹操的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遭到晚年曹操的猜嫌,乃采取了自保的策略,他闭门自守,不与他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黄初元年(220年),曹 *** 后不久,曹丕就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代汉建魏,当上了皇帝。曹丕为报贾诩之恩,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

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灭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出征东吴无功而返。同年八月,贾诩病逝,享年77岁。

贾诩在东汉末年、三国乱世这么一个复杂的环境下,能左右逢源,数易其主后,竟然还能位居三公,并活到了77岁的高龄,由此可见,贾诩不仅智谋超群,也深谙处世之道,说他智谋不输诸葛亮,也不为过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12/414195.html

“如何评价三国曹魏谋士太尉贾诩?” 的相关文章

韩暨:曹魏大臣,在监冶谒者任内,推广使用水排

韩暨:曹魏大臣,在监冶谒者任内,推广使用水排

韩暨(jì)(159年-238年4月10日),字公至。南阳郡堵阳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汉韩王韩信的后代。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韩暨早年被举为孝廉,屡辞公府辟命。后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宜城长,丞相曹操平定荆州后,又转为丞相士曹属、乐陵太守、监冶谒者...

都说皇家无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都说皇家无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对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的最终胜利者是司马家,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最终走上了老东家曹操的路线,控制了曹魏的政权,最终得到了天下,让三家归晋,不过晋朝的建立是经过司马懿祖孙三代人的经营才成功的,这与曹操经过...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办过一起非常大的案子,就是空印案,涉案人数多达几万人,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一起冤假错案,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朝初期,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向当时的首都南京报告地区的财政收入。但是朱元璋发现,所有的地方官员都是带着...

顾雍: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沉默寡言,公正无私

顾雍: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沉默寡言,公正无私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

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生卒不详。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南北朝时期,北魏境内发生过一件奇葩事,因父亲死后,三个儿子跟继母争夺家产和爵禄未遂,一怒之下,三个儿子带着父亲的尸体投奔敌国南梁。死去的这位父亲并非默默无闻,他叫杨大眼,生前是让北魏的敌人胆寒的...

王应麟创作了哪些著作?传世墨迹有哪些?

王应麟创作了哪些著作?传世墨迹有哪些?

王应麟 (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淳祐进士,历官浙西安抚使干办公事,迁秘书郎。累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辞官回乡,专事著述20余年。宋亡不出。早年致力于典章制度研究,对经史百...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庞统二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庞统二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三国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徐庶和庞统都曾为刘备麾下赫赫有名的谋士,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结果却一息志一身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空落了一身智谋,无限遗憾。庞统逝于落凤坡,功名未就,令人唏嘘。在《三国演义》中,虽然对...

有哪些与王拱辰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有哪些与王拱辰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王拱辰(1012-1085年),原名王拱寿,字君贶,开封府咸平县人,北宋时期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状元,出任怀州通判,历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反对庆历新政,借故劾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及范仲淹,为公议所薄,外放治理州郡。嘉祐元年(1...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