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姬昌主要成就
调解虞芮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文王时诸侯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闹得不可开交,没办法想请文王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国人相互谦让,长幼有礼,非常惭愧,说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相互礼让而去。诸侯听闻了这件事情,凡是有矛盾纠纷都来找文王评判。此时文王也还是一介诸侯,却已成为诸侯们的道德楷模。文王断虞、芮之讼,也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周人即将这一年称为文王受命元年。告邑的命名无疑也有着秉承这一制高点的意义。诸侯纷纷拥载,于是周文王称王。
开疆拓土
周文王二年,周攻灭邘(今河南沁阳北),三年攻灭密(今甘肃灵台),五年攻灭黎(即耆,今山西省长治县境)等国,解除了周国北方和西方后顾之忧。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
迁都丰京
周文王六年,周灭崇(今陕西户县境),建立丰邑(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7] ,筑灵台,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称丰京。接着周文王又向南扩展势力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论语泰伯》讲的这句话,即说明岐周实际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天下诸侯多归服于周,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
演化周易
《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据说文王善演周易,今天的周易就有文王的整理之功,从中可以看出文王的一些政治理念。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后来,据说经过周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11] 。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再经过后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论解读,才形成留传至今的《周易》一书。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统治阶层的传承,文王《周易》成为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