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西周兆基之主季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中国历史3年前 (2021-12-12)260

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少子季历。

太伯是亶父长子,所以按照惯例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国君继承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西周兆基之主季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公刘 亶父

但是少子季历是个非常贤明的人,所以更得亶父喜欢,还有一点那就是季历的儿子姬昌也深受亶父的喜爱。提起季历很多朋友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姬昌想必就很熟悉了吧!

长子太伯看出其中原委,所以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并且嘱咐自己的三弟季历,好好培养自己的儿子姬昌,为周部族开创出一番事业。

季历

等到亶父意欲退位、打算传位的时候,太伯和季历都坚决推辞,一个说你才能好,你来继承;另一个呢就说你是合法继承人,反正就是谁也不肯接受王位。

季历,姬姓,名历。季是排行,所以称季历,尊称公季、王季、周王季。周太王之少子,周文王之父,周武王和周公旦之祖父。季历接位后,师承古公亶父遗道,笃于行义,领导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又与商贵族任氏通婚,积极吸收商朝文化,加强政治联系。在商王朝的支持下,他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提高军事实力。

商王文丁时,受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后因权重遭忌,被文丁软禁绝食而死。

太伯为了断掉别人拥立自己为王的念头,果断带着二弟仲雍离开周地,赶往远离家乡的东南蛮荒之地,并断发文身,遵行当地人的生活习俗。

要说这个长子太伯的胸怀,真的令人敬佩。

生活中有多少人德不配位?

即便如此,还一直占着那个位置?

周部族的人看到太伯意志坚决,就只好奉季历为王,这就是著名的太伯让王的故事,太伯身处蛮荒之地,与当地的人打成一片,渐渐在吴地深受爱戴,被拥立为王,国号吴。

看起来,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能发光。

泰伯到勾吴后未娶,治理勾吴四十九年,九十一岁寿终,卒后葬于鸿山之上,传位于二弟仲雍。至此,泰伯成就了两家天下,一为三弟的周天下,二为二弟吴天下,其让德之高尚使后人敬仰,也被后人尊为至德先圣、三让王、江南人文之祖。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泰伯成就了两家天下,一为三弟的周天下,二为二弟吴天下。

季历上位 开疆拓土

季历即位后,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周部族的实力逐渐增强。当时商朝是武乙(就是被雷劈死的那位)在位,武乙曾授予季历征伐大权,以辅助商朝征讨四方。

关于武乙的事:史上狂过于天,终被雷劈的天子-商王武乙

季历率领军队向西灭掉程(今陕西咸阳)、向北伐义渠(今宁夏固原),并活捉了义渠首领献给武乙。

武乙死后,他的儿子文丁即位,季历又统率军队征伐余无之戎,使其臣服于周。于是,季历被文丁任命为牧师,即诸侯的方伯首领,让他执掌商朝西部地区的征伐重权。

余无之戎,古族名。一说为余吾、无皋二戎之合称。在今山西上党壶关县和纯留县有无皋、余吾二城,即其居地。为狄鬼方的一支。商太丁四年,为周王季历(文王之父)所破,族衰。

有了征伐之权,出师有名,季历开始大举出兵,降服始乎之戎、翳徒之戎等部落,声威大震,附近诸多部族纷纷主动来投,周部族的实力得到了迅速增长。当然,季历在位期间主要进攻的目标都是山西境内的北方部族,他们虽然众多,但都不强大,政权力量十分分散,比较容易征服。周部族在开疆辟土之初,选择这些力量薄弱的部落作为征服对象是完全正确的,而且这些戎人四处侵扰,对殷商政权也有威胁,通过这些战争,周部族的实际力量大为加强,影响也是日益增加。

始乎之戎:古族名。又称始呼之戎。戎的一支。分布于晋南。商太丁七年,为周人所败。

翳徒之戎:古族名。戎的一支。商代居今山西太原以北。文丁十一年,周季历伐之,获其三大夫献于商王。

文丁杀季历

季历的名声一天天大起来,起初文丁很是高兴,认为季历为自己平定天下,功勋卓著,经常给予赏赐褒奖,但后来看到季历的实力日趋强大,名声日益显赫,周部族有坐大之势,文丁开始为此感到恐惧,决心采取措施限制周部族的发展。季历再次到殷都献俘报捷,文丁表面上大加犒赏,分封季历为西伯侯,使得季历毫无戒备之心,当季历准备反周时,文丁突然变脸,下令将季历囚禁,不久,季历死于殷都。

困死季历可以说是商王文丁极不明智的一个举措,季历的死并没有削弱周的实力,相反,还让周的继承人姬昌对商产生了极大的敌意,为了不使先人的悲剧重演,姬昌一直采取低调的策略来转移商对周的注意力,同时暗中扩大自己的实力,终于在后来成功颠覆了商王朝的统治。

季历之子 文王姬昌

▎帽儿郎感想:其实文丁杀掉季历也无可厚非,因为作为当时的正统,看着自己的诸侯国实力大增,心中焦虑在所难免,但是文丁有点操之过急,杀掉季历其实没有任何用处,杀掉一个季历,还有许多个季历,没有解决到问题的根源,只是困死一个季历,又有何用呢?

您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

1。余无之戎,古族名。一说为余吾、无皋二戎之合称。在今山西上党壶关县和纯留县有无皋、余吾二城,即其居地。

2。季历,本名历,名字之前的季字,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长幼次序,即最小。他是古公亶父第三子,母亲叫太姜,周文王之父,其兄太伯(泰伯)、虞仲。

3。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无存。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太伯生前最喜种麻,于是大家各采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二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12/414960.html

“西周兆基之主季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的相关文章

除了匾额后面的那道密旨外,雍正真的准备了另外一道密旨吗?

除了匾额后面的那道密旨外,雍正真的准备了另外一道密旨吗?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帝第四子,年号雍正。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1735年8月25日,雍正突然暴死于圆明园。在雍正去世时,张廷玉心急火燎地问太监找一道密旨。这道密旨,并不是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那道,而是另外一道。那么,张廷玉究竟要找什么密旨呢?他为什么那么着急呢?说起来,...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对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

历史上湖北出了哪些宰相重臣?他们有哪些功绩?

历史上湖北出了哪些宰相重臣?他们有哪些功绩?

历史上的湖北地区出了很多国王和皇帝,也出产了不少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尹吉普,西周大臣、诗人。兮氏,名甲,字伯吉普。尹为官名。乃《诗经》中极少数名字可考的作者之一。《大雅》中《崧高》、《烝民》二篇为其所作。《诗经》相传为尹吉普采集、孔子编订。生平事迹见《诗·小雅·...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文程,清朝开国重臣,帮助清朝统一了全国。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作为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范文程是最早投奔满清的汉人之一。他为了帮助满清打败明朝,一生鞠躬尽瘁。有人认为他为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人则认为他是汉奸。那么,范文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算不算汉奸呢?范...

被围困麦城突围时,关羽留下了周仓是因为什么?

被围困麦城突围时,关羽留下了周仓是因为什么?

关羽,东汉末年名将,,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关羽败走麦城时,孤立无援,刘封和孟达见死不救,糜芳和傅士仁投降,关羽走投无路,没有办法,只得突围,企图回到成都,再卷土重来。在麦城突围时,关羽为何留下一直跟随自己的周仓?用意何在?按理说,关羽应该带着周仓一起突围,为何不...

乌雅氏在雍正继位后拒绝了皇太后的尊号,是因为什么?

乌雅氏在雍正继位后拒绝了皇太后的尊号,是因为什么?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是雍正帝的生母,康熙帝的妃嫔,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雍正继位后,他的母妃乌雅氏的确表现得颇为异常,她不仅不肯接受皇太后的尊号,还表示要给康熙殉葬,这让雍正的面子颇不好看。结果雍正继位不到半年,乌雅氏就病逝于永和宫。因此坊间传闻,乌雅氏是被...

刘惇:三国是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

刘惇:三国是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

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与吴范、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东吴“八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刘惇,字子仁,是平原人。因战乱而避难各地,客游庐陵,在孙辅手下作事。因知晓天文、懂得占卜而闻名南方。每当有水灾、旱...

历史上邓愈有什么能力?朱元璋有多看重他?

历史上邓愈有什么能力?朱元璋有多看重他?

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爵位,邓愈受封世袭卫国公,是当时受封的六大国公之一,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邓愈是明朝名将,十六岁就统兵万人,骁勇善战,为朱元璋立足江南,统一天下立下大功,因此被其誉为“长城”,深受重视。那邓愈是如何为明朝建功立业的呢一,归顺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