赑屃:古代神话传说龙九子之一,外形似龟,善驮重物
赑屃,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祥兽,外形似龟,善驮重物,多用以驮负碑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名称】:赑屃
【别称】:龙龟、霸上、霸下、坝下、龟趺等
【类别】:灵
【特征】:龙子之一,似龟有齿,今碑下龙龟是其遗像
【能力】:好重,能驮三山五岳
赑屃,[明]李东阳版的“龙九子”之一,又名“霸下”,本名“霸上”,其形象为背驮石碑的龙龟。“赑屃”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
“赑屃”可谓是实至名归的“龙九子”,因为除了李东阳版的“龙九子”,与李东阳进行过深度探讨的[明]杨慎,而后提出的杨慎版“龙九子”中也依旧保留了“赑屃”。
李东阳版龙九子: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上、狴犴、屃赑、蚩吻
杨慎版新龙九子:赑屃(霸上)、螭吻(蚩吻)、蒲牢、狴犴、饕餮、〈虫八〉〈虫夏〉(蚣蝮)、睚眦、金猊(狻猊)、椒图
“赑屃”出自[明]李东阳《怀麓堂集》,而[明]陈洪谟在《治世余闻》引用时却漏缺了“赑屃”,仅引用了八子。当然,并不排除在后世传抄时出现了纰漏,从而导致内容缺失。
《治世余闻》所载内容为:
“九子者,一曰囚牛,龙种,性好音乐,今胡琴额上刻兽,是其遗像。一曰睚眦,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一曰嘲风,好险,今殿阁上走兽是。一曰满牢,好鸣,今锺上纽是。一曰狻猊,好坐,今佛座狮子是。一曰狴犴,好讼,今狱门上狮子是。一曰负贔,好文,今石碑两旁龙是。一曰蚩吻,好吞,今殿脊兽头是。”
例在《治世余闻》本是引[明]李东阳《怀麓堂集》,格式上应呈原版“名称 习性 今某某是其遗像”,而《治世余闻》抄引时,唯“囚牛”采用了这种格式,其他龙子均记至“是”而止,且缺“赑屃”,仅余八子。
“赑屃”常与同为龙子且都与石碑有关的“负屃”极易产生混淆。两者的区分在于:“霸上(即“赑屃”)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石碑在“霸上”身上;而“负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遗像”石碑在其身下。若形容“负屃”为身负才学的书生形象,那“霸上”则是孔武有力的武夫形象。
相传,“霸上”常背山作乱,被大禹收服后助其治水。治水成功后,大禹为防止他再作乱,就用石碑刻上它治水的功绩,让它背着给世人看,享受世人膜拜。若此传说为实,那与其说“霸上”是喜好负重倒不如说它好大喜功更为确切。
文献记载
[明]李东阳《怀麓堂集》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纽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上,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屓屭,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遗像;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亦作“ 龙生九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