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朝宰相:韦见素生平介绍及评价

中国历史3年前 (2021-12-23)261

韦见素(697年-762年1月),字会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太原尹韦凑之子。

韦见素出身于京兆韦氏南皮公房,历任相王府参军、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侍郎,袭爵彭城郡公。

天宝十三年(754年),韦见素在杨国忠的推荐下,升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安史之乱后随唐玄宗入蜀,升任侍中,进封豳国公。后随房琯等人赴灵武辅佐唐肃宗,肃宗因韦见素为杨国忠所举荐便免去其宰相之职,改任尚书左仆射。至德二年(757年)五月,韦见素因随侍玄宗入蜀之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上元元年(760年),韦见素以患足疾为由请求退休,宝应二年(763年),韦见素去世,时年76岁。追赠司空,赐谥忠贞。

唐朝宰相:韦见素生平介绍及评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韦见素年轻时考中进士,授相王府参军,后历任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寺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右司兵部二员外、左司兵部二郎中、谏议大夫,并袭父爵为彭城郡公。

累职拜相

天宝五年(746年),韦见素充任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道黜陟使。他察看各地风俗,弹劾州县官吏,所到之处无不肃然。韦见素回朝后,升任给事中,不久又担任检校工部侍郎,改任尚书右丞。

天宝九年(750年),韦见素改任吏部侍郎,并加银青光禄大夫。他生性仁恕,主持考选多年,行事公允,深受称赞。当时,右相杨国忠专权,左相陈希烈唯唯诺诺,毫无建言,唐玄宗对此非常不满。

天宝十三年(754年),京师大雨,引发水灾。唐玄宗认为宰相失职,才天降凶兆,便罢免陈希烈,命杨国忠选取继任者。杨国忠认为韦见素性格柔顺容易控制,便举荐韦见素为相。唐玄宗也因韦见素曾任职相王府,对自己有旧恩,同意韦见素拜相。八月,韦见素被任命为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学士,并管理门下省事务。韦见素对杨国忠非常感激。

扈从入蜀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请求以蕃将三十二人取代汉将,唐玄宗批准。韦见素对杨国忠道:安禄山素有异心,如今又用胡人取代 *** ,恐怕马上就要反了。便与杨国忠去见唐玄宗,具陈安禄山反状,唐玄宗不听。后来,韦见素又数次进言,唐玄宗仍旧不信。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

至德元年(756年),叛军攻陷潼关,进逼长安。六月,唐玄宗逃出长安,在杨国忠、韦见素等人的扈从下前往蜀地。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围攻行宫,杨国忠等人尽皆被杀。韦见素也被乱兵打伤,幸亏陈玄礼相救,才幸免于难。唐玄宗得知,命寿王李瑁前去抚慰,并赐药给他。七月,唐玄宗抵达巴西郡,任命韦见素为左相、武部尚书。到达蜀郡后,韦见素又加金紫光禄大夫,进封豳国公。

唐朝宰相:韦见素生平介绍及评价

辅佐肃宗

同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受众将拥戴,继位称帝,是为唐肃宗。但由于路途遥远,音讯不通,唐玄宗尚不知情。八月,唐肃宗的使者到达蜀地,通报肃宗继位之事。唐玄宗遂命韦见素与宰相房琯前往灵武,正式册立唐肃宗为帝。韦见素临行前,唐玄宗对他道:皇帝自幼仁孝,朕早有传位之意,但因故拖延至今。如今皇帝继位,朕如释重负。你们此番前去,要尽力辅佐皇帝,早日收复中原。

九月,韦见素等人在顺化郡拜见唐肃宗,传达唐玄宗禅位之意,并随从前往彭原郡。唐肃宗为皇太子时,便听闻房琯的名声,因此对他倾心相待。而韦见素因以前依附杨国忠,唐肃宗对他颇为冷遇。757年(至德二年),唐肃宗抵达凤翔,便罢免韦见素的宰相之职,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

唐肃宗到达凤翔后,时值战乱,纲纪制度尚未健全,特别是选官制度非常混乱。肃宗因叛乱未平,为示宽大,对此未加整治。韦见素进言道:臣主持考选多年,深知此弊。现在天下未平,官吏缺额不多,问题不大。但若总是没有章法,恐怕难以长久。唐肃宗深以为然。

这时,房琯兵败降职,崔圆、崔涣相继罢相,唐玄宗任命的宰相,全都被肃宗罢免。五月,韦见素改任太子太师。十一月,唐肃宗返回长安,命韦见素到蜀地迎接唐玄宗。十二月,唐玄宗回到长安,唐肃宗为此大赦天下。韦见素因保护玄宗入蜀之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食实封三百户。

病逝

上元元年(760年),韦见素以患有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得到唐肃宗的批准。

宝应元年(763年)十二月(1月),韦见素病逝,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司空,赐谥忠贞。

轶事典故

唐玄宗曾梦到自己从殿上跌下,有个孝子又把他扶了上去,醒后便告诉了高力士。高力士道:孝子穿素衣,这是指韦见素呵。玄宗深感有理,几天之后便把韦见素从吏部侍郎提拔为宰相。

人物评价

刘昫:禄山狂悖已显,玄宗宠任无疑,见素知国危,陈庙算,直言极谏,而君不从,独正犯难,而人不咎,出生入死,善始令终者鲜矣。时论以见素取容于国忠,无言匡大政。且国忠恃内戚,弄重权,沮林甫奸豪,取其大位,若见素之孤直,岂许取容?盖祸胎已成,政柄久紊,见素入相余年,言不从而难作,虽有周、孔之才,其能匡救者乎?

宋祁:国忠本与安禄山争宠,故捕吉温以激其乱,阴储蜀赀,待天子之出,则己与韦见素流涕争禄山反状,将信所言,以久其权。见素能言禄山反,不能言所以反,是佐国忠败王室也,玄宗不悟,仍相之。卒为后帝所薄,然犹完其要领,幸矣。谓见素为前知,果非也。

个人作品

《全唐文》收录有其文一篇:《王去荣不宜赦罪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112/416747.html

“唐朝宰相:韦见素生平介绍及评价” 的相关文章

多尔衮有六个妻子四个小妾 多尔衮为何连一个儿子都没有

多尔衮有六个妻子四个小妾 多尔衮为何连一个儿子都没有

还不知道:多尔衮死时只有39岁,一生娶六妻四妾,却没有生出一个儿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多尔衮无疑是顺治朝初期最有权势的人物。皇太极死后,他成功阻止了豪格继位,另立年幼的福临为帝,自己当上了摄政王,大权独揽。自从当上摄政王之后,多尔衮加大对豪格势力的打击力度,最终...

韦孝宽是如何治军的?他又是如何抵御东魏的?

韦孝宽是如何治军的?他又是如何抵御东魏的?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人,武威太守韦旭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孝宽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成功指挥玉璧之战,攻灭北齐统一北方,...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被毒死 慈禧太后为何要这么做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被毒死 慈禧太后为何要这么做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去世之前,为何要毒杀光绪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去世。仅仅1天之后,慈禧太后去世。这是不是太巧了一点,所以,当时就有传言说是慈禧太后毒死了光绪皇帝。但一直没有真凭实据,2008年,科学家对光绪皇帝...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发动北伐?有何目标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发动北伐?有何目标

诸葛亮执政期间,对曹魏发起了五次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诸葛亮在刘备托孤之后,五次北伐中原,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后世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以蜀汉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北伐,甚至是诸葛亮的北伐拖垮了蜀国。而对于诸...

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 汉献帝为何关门不能除掉曹操

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 汉献帝为何关门不能除掉曹操

还不知道:为什么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而汉献帝却无法关门杀掉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鳌拜与曹操都是不同时期的权臣,顺治帝退位之前令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辅佐小康熙,当时鳌拜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执政大臣,何况当时还有孝庄太后也在帮助康熙,即使鳌拜将这几位大臣扳倒...

荀组:西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荀组:西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荀组(257年—322年12月6日),字泰章(《晋书》作大章,大字在当时常作为泰字的简写,当以墓志为正),颍川颍阴人,西晋大臣。东汉司空荀爽玄孙,司徒荀勖第三子,司空荀藩之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夷雅有才识,深得太尉王衍称赞,荐为司徒左西属、补太子舍人。历任左...

关羽被杀后,他俘虏的曹魏三万降卒去了哪里?

关羽被杀后,他俘虏的曹魏三万降卒去了哪里?

关羽在襄樊之战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襄樊之战,于禁救援樊城,因秋雨汉水暴涨,导致兵败,所督七军三万多人成了关羽的俘虏,关羽被孙权偷袭荆州,兵败被杀后,放出了于禁,并遣返于禁回国,那么,于禁的三万多降卒,孙权是否一同遣返回魏国了呢?于禁...

曹操和刘备一个武,一个文 孙权为什么还能三分天下

曹操和刘备一个武,一个文 孙权为什么还能三分天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能文,刘备能武,孙权什么都不会,凭什么三分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论打仗不如韩信,论谋略不如张良,论治国不如萧何,在与项羽四年的楚汉战争中,没有打赢过一次,为什么刘邦能夺取天下?没错,就是用人,当领导的不需要事事强于对手,只需要正确、合...

评论列表

姚丽
姚丽
7分钟前

韦见素,唐朝宰相也,为人仁恕公允、性格柔顺且忠诚坚定者鲜矣!其历任官职彰显才华与担当;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辅佐皇帝更显忠贞之心令人敬佩不已,全唐文收录有其作品一篇王去荣不宜赦罪议,足见其学识渊博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可谓一代贤臣良相之典范者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