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端午一词起源于唐玄宗的生日
一年一度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浴兰节、诗人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历史上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种之说,最为传统也最为盛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屈原本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后立即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一个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楚国有名的贤臣屈大夫时,便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粽子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唐代诗人文秀为此曾写《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其实,“端午”一词最早却起源于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原来“端午”的意思是每个月的之一个五日。晋朝《风土记》中就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这明确指出“端”取开端和初始之意。而“午”不仅与“五”同音,古代两字相通,“端午”又称“端五”;而且,在古人用十二地支对应月份的排列中,“午”正是五月,因此“端午”便具备了专指“五月初五”的含义。当然,这只不过是民间的说法。而“端午”的最终定名是在唐朝。这就是因为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也就是八月的之一五日。为了避讳,当时经大臣宋璟提议,把“端五”正式定名为“端午”,并延续至今。
唐玄宗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初五,当时朝廷讨论将其生日设为“千秋节”。唐朝宰相张说《上大衍历序》中就曾说:“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由此可知,将端午正是定名之时是唐朝开元十六年,即公元728年。关于此事《旧唐书》中说:“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寮于花萼楼下,百寮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唐会典》对此事也有明确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右丞相薛曜、左丞相张说等上奏,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并规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欢,“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于是,第二年,即开元十七年八月端午,朝臣放假三天,唐玄宗和杨贵妃在皇宫的花萼楼前举行盛大的宴会和乐舞表演,庆祝之一个“千秋节”。公元742年,唐玄宗采纳大臣们的建议,将年号“开元”改为“天宝”,为与“千秋节”相应,又于天宝元年“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千秋县就是今日的安徽省天长市。
然而,唐玄宗的八月端午的生日大庆早已化作千年尘埃,而只有屈原投江殉国之日的五月端午成为普天之下的老百姓的传统节日。那么,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宁愿相信端午节是为了纪念那个投江殉国的楚国诗人,为什么相信龙舟竞渡是为了争取时间抢救这位贤明之臣?为什么相信包粽子、向水中抛掷粽子是为了不让水怪吃掉屈原呢?
众所周知,屈原不仅是先秦时代最有名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的《离骚》、《九歌》等代表作品成为在中国文坛上千古流传的不朽诗篇。屈原一生追求真理,追求理想,毕生致力于自己国家的强大,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支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柱石。
屈原是伟大的屈原,屈原的情操是伟大的情操!屈原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他看到国破家亡,人民生灵涂炭,自己追求的理想破灭而宁死不屈。因此,中国的老百姓在端午节要纪念屈原,也正是为了弘扬屈原的这种爱国主义伟大情操。
当然,中国的老百姓纪念屈原,其实并不是在纪念屈原的投江自杀,而是他的那种在国家和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奋起抗争的民族气节,他的那种“粉身碎骨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宁死不屈的清白精神。这无疑正是千百年来,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要把端午节作为屈原纪念日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