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的起源和流传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日本人不杀吴姓人士?
吴姓的起源和流传是怎么样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话说这个日本人当初侵略中国的时候是没有杀吴姓的人的,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这个吴姓话说是日本人的祖先,日本人就是吴姓人的后代,这个可不是小编说的啊,这是网上说的,所以这些个疑问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吴姓的来源:
之一,上古时期的吴氏。《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时有一个人叫吴权,他还有另外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吴刚。他的妻子与炎帝的孙子伯陵通奸而怀孕,三年后一胎生三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据传说是钟、磬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创制人。
除了这一个吴姓的记载外,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传说——黄帝的妈妈就姓吴。可见,吴姓是很早就有的了。
上古吴姓中还有一个跟后羿齐名的神射手,叫吴贺。这个人在《帝王世系》里面有记载,只不过后来咱们只记住了后羿这个射太阳的,却忘了吴贺。其实我个人觉得,说句玩笑话,拿箭射太阳有没事找事的嫌疑。吴贺就有正事儿多了,基本上就是打猎、打仗,在当时非常厉害,可惜后来名声没那么大。
其实,吴姓的主要来源不是上面的传说,是什么呢?还是姬姓。这就又要说到周朝的老太王古公亶父了。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这三个人都非常贤能,非常优秀。但是,按照周人的传统,只有长子也就是太伯才可以继位。然而,老太爷最喜欢的却是老三季历,儿子们也都看出来了。这时候,出现了非常感人的一幕:太伯和仲雍知道父亲喜欢弟弟季历,他俩居然跑了,离家出走了。从陕西岐山一路南下,来到了当时还没有开化、荆蛮遍布的吴越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江浙一带。到了那儿以后,兄弟俩就按照当地风俗来生活了。什么风俗呢?纹身、断发。纹身,就是在身上纹花纹;断发,中原 *** 是不能剪发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但是他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也把头发剪断了。这等于什么?自绝希望:他们已经变成蛮族了,就不可能继承王位了。季历于是就继承了王位,是为周季王。后来,武王克商,周朝建立,太伯和仲雍的后裔都受到了周王朝的表彰。其中有一对兄弟,一个被就地封在了吴地,也就是今天江苏无锡这一带,子孙就以吴为姓;而另一个被封到了虞,就是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带,他的后代也就有改姓为虞的。所以,姓吴的和姓虞的一般认为是可能有血缘关系的。过去,在江南的一些吴氏大族里面,吴虞是不通婚的,因为虽然虞国在山西,吴国在江苏,但毕竟是来源于一对亲兄弟,从根儿上说是一家人。
在江苏常州、无锡一带,有关太伯的遗迹非常多,直至今日,在无锡市的鸿山,也就是梅里山,还有太伯墓。当然,到底底下埋的是不是太伯谁也不知道,但是大家都叫它太伯墓,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一些非常奇特的吴姓存在于兄弟民族当中,例如苗族的吴姓就特别多。苗族在学习汉文化的过程中,他们就逐渐把本民族姓氏用汉字来表达了。苗族吴氏当中出现了很多人才,其中明朝有一位叫吴鹤的,是王阳明的得意弟子。直到今天,在湘西当地苗族中,吴姓还是之一大姓,这是很独特的。苗族吴姓里边甚至还分支分派,比如分出了一支姓伍的,这很有意思。另外,蒙古族非常古老的七大部落中有一个部落姓吴兰苏和,后来就以吴为姓,他们跟汉族的吴基本没有血缘关系。鄂伦春族里也有姓吴的,是从吴查尔坎这个姓改过来的。东北的赫哲族中也有吴姓人氏,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电影的编剧白辛(原名吴宇洪)先生就是赫哲族。
古时候,吴姓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江苏无锡一带,慢慢地向北方齐鲁一带发展,后来迁入了河南、安徽。总体来说,中国大多数姓氏都是从中原往南迁徙,吴姓的迁徙方式却不太一样,它先在南边形成规模,接着往北发展,不过造成的结果倒是一样的。历经各种战乱,吴姓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大概三国时就已经有吴国的吴姓人到了台湾,现在吴姓也是台湾的大姓,吴姓人口数量一直排在第六、七名。
民国初年,吴姓出了一位著名的将军——吴佩孚,他身为大军阀,晚年拒绝与日本侵略者合作,非常有民族气节。吴佩孚是秀才出身,是有文化的,他对自己的姓氏非常自豪,常常自己研究,结果他发现自己和当时的日本天皇居然是同辈,都是吴太伯第121代子孙。这事就很有意思了。怎么回事呢?据说,当年吴国被越国灭掉以后,有一批遗民东渡到了日本,天长日久就逐渐融合到日本民族中,其中的一支后来演变为日本的皇室。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来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我国的史书《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对此都有记载。数千年来,他们一直保留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并衍生出今天日本的“吴服”、“吴汉”、“吴服部”等日本姓氏。可见,日本人还与吴姓人有这么悠久的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