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刘姥姥在贾家抄家后所做的事情,远超120两银子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在贾家抄家后所做的事情,远超120两银子带给她的好处,可以说,后期刘姥姥的形象盖过了贾家所有人,绽放出最璀璨的人性光芒。
曹雪芹让刘姥姥开始形象不佳,并非因农家出身,而是她来贾家打抽丰的本质不好。
刘姥姥长于农家,不如上流社会人们体面。但农家人也有自己的尊严和素质,并不一定会像刘姥姥一出场时那般形象。
曹雪芹有意塑造刘姥姥的“不堪”,主要源于两点。
一,只有刘姥姥那样的性格,才能够厚着脸皮来贾家要钱。
二,刘姥姥家贫,而不是穷。
穷是力竭无能为力,活不下去。
贫是手头没钱,资源受到限制。
刘姥姥家有房子有地,只是因为女婿王狗儿好吃懒做才家道中落的穷了。但手里没有闲钱并不是没饭吃活不下去。
面对清贫,刘姥姥一家不想着自己努力工作改变现状,却来富贵亲戚家里要钱生活,宁可要饭也不努力,古人对“嗟来之食”极为鄙视,曹雪芹当然就不可能给刘姥姥好的形象出场。
刘姥姥在角色中,一如戏曲之中的“丑”角,就源于她的定位。
然而,刘姥姥来贾家打抽丰虽然不好,本质却与薛家攀权附贵,贾家门下清客们趋炎附势的立场没什么区别。
既然天下人都如此,也就没什么可指责刘姥姥的。
不过,刘姥姥最终与这些人区别开来,就体现在朴素的人性价值上。
贾家抄家后,树倒猢狲散。亲人之间都各顾眼前,有多远躲多远,避免被波及不肯互帮互助。
任谁也没想到的是,此时四散奔逃的人群中,正是脆弱如一只蝼蚁一般的刘姥姥逆行而上,奔走而来。
刘姥姥明知贾家犯了抄家重罪,接触有可能被连累。明知巧姐是罪臣之女,连舅舅王仁都怕连累“拒之门外”,却依然不计较个人得失,仗义收养了巧姐。才是知恩图报最朴实的人性价值。
那时候的刘姥姥,没有顾及个人安危。贾家帮了她,危难时候就应该施以援手……
《水浒传》则是帮亲不帮理,快意恩仇。
只有刘姥姥是舍身取义,投桃报李。
作为更底层的小人物,刘姥姥的侠气更重更难得,更容易做到却更不容易做。
贾家抄家是大罪,大到什么程度?连王熙凤的哥哥王仁都不敢接纳外甥女巧姐。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虽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是指早年。如今早都貌合神离分崩离析。
贾家被抄家,不表示其他三家跟着败亡。起码在贾家抄家时王家肯定没事。
可狠舅王仁忘记自己是个人,将无家可归的外甥女拒之门外,根本就不是人(卜世仁,参考贾芸故事)。
关于贾家抄家的原因,也不是续书说的“交通外官,恃强凌弱,辜负朕恩,有忝祖德”。
从贾元春判词图画的“弓”,判词“榴花开处照宫闱……虎兕相逢大梦归”,以及贾元春死于一场类似马嵬驿之变的变故,与杨贵妃结局类似推测,贾家与杨家败亡相同,卷入了一场皇权之争,涉嫌对皇帝不轨被设计抄家。
原文几次描写贾家与北静王结党,也能看出来原委。
而“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贾家秦可卿却用了他的“棺材”,更明确贾家之亡与义忠亲王老千岁一样,亡与皇权之争。贾家与皇帝对立。
如此严重大罪,宁国府肯定灰飞烟灭。荣国府作为一家人被宁国府连累,也是重罪。
刘姥姥不可能不知道收养涉嫌谋反的抄家罪臣之女,要承担的风险有多大。她却义无反顾收养巧姐,只为了报答当日贾家的接济之恩。就是大义。
与刘姥姥相比,不但贾家那些“飞鸟各投林”的家人,避而远之的亲戚们,就是薛家的表现也让人齿冷。
甄士隐家破人亡后,和妻子无奈投靠岳父封肃,却被各种嫌弃和坑蒙拐骗所害,最终不久于人世时被跛足道人度化而去。
甄士隐的经历,就是贾家抄家后贾宝玉出家前的真实写照。
刘姥姥不是《红楼梦》唯一的光辉,比如袭人蒋玉菡夫妇奉养贾宝玉夫妇,茜雪,小红和贾芸去狱神庙探监等等,但刘姥姥无疑在其中最光辉。
刘姥姥与贾家最“远”却承担最多,她在贾家抄家后义无反顾地赶来,才是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