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黛玉最后选择远嫁的原因是什么?

诗词文献3年前 (2022-02-16)190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金陵十二钗各有结局,其中贾探春远嫁异国,坐船出海是共识。她最终出嫁的地方,之前也分析是在西海沿子的真真国。西海沿子也就是现在南亚次大陆的斯里兰卡一带。其实《红楼梦》中不光贾探春一人远嫁,与她一起远嫁的还有林黛玉。不用80回后的结局,在80回前的诸多线索中,曹雪芹已经写清楚了林黛玉结局。

红楼梦中黛玉最后选择远嫁的原因是什么?

(第六十三回)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

群芳夜宴掣花签,是对众人姻缘结局的影射。贾探春的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注定她得贵婿。所谓贵婿,一是她所嫁之人身份高,二是她心甘情愿与之匹配。否则不算贵婿。

所以,尽管与她一同远嫁,林黛玉就不是“贵婿”。李纨还笑话:“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

为什么一定说林黛玉与贾探春一起远嫁了?皆因有非常多不能回避的影射。

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原诗很长不引用,就是写王昭君因毛延寿陷害,远嫁匈奴的故事。

根据贾雨村忘恩负义害了香菱伏笔,贾雨村最终一定会为了自己牺牲林黛玉。是为《红楼梦》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小人贾雨村相当于小人毛延寿。林黛玉也走了王昭君的老路。

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说的是“昭君出塞”,按说与贾探春的经历比较契合。尤其“东风”二字,古人用来比喻“天长路远,难以与亲人相见,生人做死别。”

贾探春有: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林黛玉诗文中“东风”更多。《桃花行》句句写桃花与东风,《柳絮词》更有“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东风”为从东向西之风,喻示送人西去,远嫁的目的地是“西边”,又与西海沿子地理位置契合。

关于与王昭君一样承受远嫁命运,林黛玉曾专门作诗写清。

《五美吟·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红楼梦中黛玉最后选择远嫁的原因是什么?

“红颜薄命古今同”,固然是写“红颜多薄命”,也影射她的命运与王昭君雷同。

《五美吟》的五个美人,无一不是两个势力对立,致使“美人”受累,无疑不是巧合。

林黛玉之所以会远嫁,应该受到贾元春判词中“虎兕相逢”的影响。

林黛玉判词中“玉带林中挂”的“玉带”也是强权上位者专属,判词图画“四株枯木,一围玉带”更代表林黛玉被强权围拢不得不远嫁。

关于林黛玉的结局不是死在贾家,而是远嫁异国为妃,除了芙蓉花签外还有很多线索。

一,潇湘馆有匾额叫“有凤来仪”,本是为贾元春准备。但住进去的是林黛玉,凤指林黛玉,

对应的是龙,皇帝、国王才是龙。北静王那种是蟒非龙。

二,潇湘馆典出潇湘妃子。潇湘妃子指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舜帝。娥皇为主,女英为滕。巧合的是“潇湘妃子”称号是贾探春给林黛玉所取。

三,贾探春的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后边是“芙蓉开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是写杏花与芙蓉经历相同,结果不同。暗示二女同嫁林黛玉很快去世,贾探春却“母凭子贵”反次为主坐上王妃之位。

四,第七十回潇湘馆放风筝,林黛玉的美人风筝先飞走,贾宝玉的美人风筝说什么放不起来。证明林黛玉离开贾家,了却了《葬花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心愿。贾宝玉追不上,宝黛爱情终究一散。

五,贾探春的凤凰风筝,被另一个凤凰风筝缠住,又遭双喜字风筝裹挟而走,也是二女同嫁两位王妃之意。

另一只凤凰不请自来,又对应贾雨村出卖林黛玉,让她顶替别人,被迫远嫁异国。与王昭君被毛延寿陷害的情节完全契合。也契合“玉带林中挂”的隐喻,虎兕相逢的贾家所面临的紧迫政治局面。

另外像第二十三回贾宝玉说的变大王八谶语,以及第六十二回“折足雁”酒令,晴雯被撵走,《姽婳词》故事都是重要线索。

红楼梦中黛玉最后选择远嫁的原因是什么?

第63回的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讲的很清楚,林黛玉一定是离开了贾家,不排除对应贾宝玉当时“逢冤(冯渊)”遭难,被忠顺王府二次刁难(虎兕相逢),情况非常危急。林黛玉为救贾宝玉,像《姽婳词》中林四娘以死酬恒王一般,答应顶替别人与贾探春一起远嫁异国。她的结局,《题帕三绝·三》中也写得清楚。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远嫁异国后,根据诗中意思,过往对林黛玉非常不错,奈何襄王有意,神女无情,林黛玉身边场景不是潇湘馆,身边人不是贾宝玉,窗前竹子“亦”不是潇湘馆的竹子,懂得她的贾宝玉也不在,林黛玉唯有泪尽而亡,最后在思念贾宝玉的绝望中孤苦死去。

林黛玉死后一定有一个托梦的情节,一如《牡丹亭》的杜丽娘一般。也契合脂砚斋批语《牡丹亭》伏黛玉之死,与秦可卿、尤三姐、晴雯、香菱死后的情况类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2/426329.html

“红楼梦中黛玉最后选择远嫁的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阮瑀:东汉末年文学家,诗歌语言朴素,音乐修养颇高

阮瑀:东汉末年文学家,诗歌语言朴素,音乐修养颇高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人,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阮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

穆春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位

穆春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位

穆春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小遮拦,江州人氏,原是揭阳镇富户,与哥哥穆弘同为当地一霸。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八十位,上应地镇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后授武奕郎,后辞官返回揭阳镇。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穆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说中,揭...

韦思谦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韦思谦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思谦(611年—6...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简介:著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

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简介:著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何成就?详解五次北征与《永乐大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永乐大典》和五次北征均称不上政绩至于有人说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那是朱棣好大喜功的一个表现。谁都明白,只要有钱,有一切说了算的皇帝当后台,总策划,甭说《永乐大...

《静夜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及注释直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韵译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注释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床: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