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黛玉进京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有多不寻常?

诗词文献3年前 (2022-03-01)170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林黛玉在母亲贾敏死后,不久就被林如海送给京城外祖母贾母抚养,随行的还有进士出身的老师贾雨村。

看似很寻常的进京,不过是贾母派人来接,林如海请贾雨村护送女儿进京。可问题也就出在贾雨村护送这件事上。

林如海为了让贾雨村实心实意护送林黛玉进京,允诺为他复职安排好了一切。随后贾雨村果然复职应天府知府。用一个四品官为诱饵,让进士出身的贾雨村护送个小女孩进京,太过小题大做了。且林如海只给了举荐信,必须是林黛玉一路安全送到荣国府,才能去见贾政获得复职。

按说贾母只派了几个三等仆妇来接林黛玉证明这些人足够。可林如海却兴师动众请托贾雨村,仿佛有人将对林黛玉不利一般。这是错觉么?并不是!

与林黛玉同样出身姑苏的妙玉身上发生了一件事,将林黛玉进京的不寻常揭露出来。

(第六十三回)邢岫烟对贾宝玉说起妙玉:“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妙玉与林黛玉从出身、家世、性格、童年生病经历,遭遇和尚道士度化的经历相似,都证明二人互为影印,且妙玉属于林黛玉的另一种人生境况。

从妙玉被家乡权势不容,被逼迫进京,以及妙玉师父死前不让妙玉回去,证明她在故乡遇到了危险,有“权势”对她不利。

妙玉的故事无疑影射的是林黛玉进京之事。再结合林如海请托贾雨村护送林黛玉进京,都证明林黛玉进京和妙玉一样,是为避祸。

红楼梦中黛玉进京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有多不寻常?

不光如此,林如海死,贾敏死,林黛玉三岁弟弟死,似乎都与两淮盐政有关。第十九回,贾宝玉的故事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十九回)小耗听了,笑道:“这个不难,等我变来”‘说毕,摇身说“变”,竟变了个最标致美貌的位 *** 。众耗忙笑说:“变错了,变错了。原说变果子的,如何变出 *** 来?”小耗现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 *** 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小耗子偷香芋(香玉)”是个细思极恐的故事。林如海死后,林黛玉回乡再回来,因为赶上贾元春省亲,一直没空交代。元春省亲大观园结束后,作者马上通过贾宝玉“小耗子偷香芋”故事,将前文补上。

故事结尾处,原本偷香芋的耗子交代想偷的其实是“香玉”林黛玉。

耗子何人?寓意监守自盗的贪官污吏也。

贪官污吏贪污盐业税银,就如耗子偷山下寺庙的果子一样,偷偷的搬运干净。

林如海巡盐御史的职责,就是监督审核盐业赋税的纪检官员。

注意:两淮巡盐御史不是两淮盐运史。他们一个是纪检监督,一个是直属管理,属于对抗的关系(也有沆瀣一气的)。

盐政贪腐,巡盐御史稽查,如果林如海被收买,怎么都好说,若不为威逼利诱,势必会遭到各种手段反扑。

妙玉在家乡不容于权势,林黛玉有“耗子”要偷她。都证明林黛玉进京之前是危险的。林如海不放心女儿单独进京,才会不计代价拜托有进士功名,谋求复职的贾雨村护送。并暗示他必须将林黛玉完好送去贾家,才可以得到贾家助他复职的帮助。

林如海送女儿进京前交代的最后一段话,就像遗言一般。透露出林如海与耗子们斗到底的决心。

(第三回)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无亲母教养,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林如海年纪不大,一不续弦,二不过继儿子延续家族血脉,送走女儿没有后顾之忧后,将家族与个人一切都放弃,预示他打定主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不久之后他也确实“捐馆扬州城”,死在了巡盐御史任上。

红楼梦中黛玉进京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有多不寻常?

林如海预知危险送走林黛玉,自己死在任上。那么贾敏的突然死去,会不会是被“耗子”偷走了性命?还有三岁的林弟弟?林黛玉的父母兄弟三口人之死,真的是意外么?

《红楼梦》有很多情节都是隐笔,曹雪芹用大而化小的笔触,埋伏的却是惊世骇俗的情节。

从妙玉被“权势”不容,到林如海将林黛玉兴师动众送进京城。再到他们一家三口都死在巡盐御史任上。看似为了促成林黛玉进贾府。但不符合常理,也没必要因此就让人家一家死绝了。

如果加上贾宝玉讲述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影射的盐业贪腐案,不难知道林家家破人亡,正是源于林如海官场对手的先威逼再利诱,都不成之后的恼羞成怒,毒手陷害。而林黛玉有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父亲,才是她该有的高洁。

林如海本是贾家前进的灯塔,却不幸早逝,贾家由此失去领路人,以至于一败涂地再惨被抄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3/428600.html

“红楼梦中黛玉进京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有多不寻常?” 的相关文章

朱贵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二位

朱贵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二位

朱贵,《水浒传》人物,沂州沂水县人。朱富的哥哥,梁山泊元老之一,一百单八将之一,林冲上梁山时,在梁山脚下一酒店里遇到朱贵。朱贵是梁山王伦手下的耳目,江湖上叫";旱地忽律";。朱贵以开酒店为名,专门探听往来客商的消息。凡有上梁山之人,朱贵便向湖对面的港湾里射一枝响箭,对面便摇出一艘快船...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北宋官员任伯雨简介: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任伯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任伯雨(约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

匡衡:西汉丞相之一,以说《诗》著称

匡衡:西汉丞相之一,以说《诗》著称

匡衡,字稚圭,西汉时期官员、经学家,以说《诗》著称,汉元帝时位至丞相,封乐安侯。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元帝即位后,匡衡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

明朝官员岳正简介:撰有《类博稿》十卷、《类博杂言》

明朝官员岳正简介:撰有《类博稿》十卷、《类博杂言》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陈子龙的一首《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表达了什么?

陈子龙的一首《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表达了什么?

下面历史网小编带来陈子龙的《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明)陈子龙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注释此词原题为《点绛唇·春闺》,后代编者王昶等人为拔高陈子龙这首词的...

乐雷发简介:南宋文学家、诗人,最大建树在于诗歌创作

乐雷发简介:南宋文学家、诗人,最大建树在于诗歌创作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译文及注释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译文及注释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注释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月光的影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