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诗人吴伟业生平介绍 吴伟业作品介绍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吴伟业著有《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梅村诗馀》,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史乘《绥寇纪略》,《春秋地理志》等。大都是古代诗歌百花园中的佳作。现存诗歌近千首,其中五古,七古近一百六十首。这一百六十首古诗中长篇巨制约占半数,可称得上长篇叙事诗的就有二十余篇,二十多篇长篇叙事诗这个数目在整个吴伟业诗集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大的。
但是,在长期以来不发达的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的发展史上,却是前无古人,后无继者。且这二十多个作品中的大多数,三百多年来被诗评家们一致公推为名篇佳构。从对这些长篇叙事诗的初步研究的结果看,无论在诗歌内容或艺术形式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吴伟业大量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开创了有清一代长篇叙事诗空前繁荣的局面,从而也奠定了吴伟业本人在中国古典叙事诗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这一点是前人没有论及的。
同时,他还精工词曲书画,堪称博学多才,著述宏丰。他的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因而有诗史之称,代表吴伟业诗歌突出成就的,当推《圆圆曲》,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达到了新的高度。
由于吴伟业发展了古代七言歌行的体裁,形成了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时人称之为梅村体,影响了有清一代诗坛的诗风。清代很多诗人的作品中,几乎都有梅村体的影子。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梅村诗集》列为国朝别集之冠。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绵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
陈廷焯评论说:吴梅村词,虽非专长,然其高处,有令人不可捉摸者,此亦身世之感使然。又说:梅村高者,有与老坡神似处。(《白雨斋词话》)
邓汉仪亦认为,梅村诗其叙战事始末,则系一代兴亡实迹,非雕虫家所可拟也。
康熙帝亲制御诗《题〈吴伟业集〉》:梅村一卷足风流,往复搜寻未肯休。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愁。裁成蜀锦应惭丽,细比春蚕好更抽。寒夜短檠相对处,几多诗兴为君收。对吴伟业诗歌给予恰当中肯的高度评价,肯定了吴伟业诗歌地位。
传记作家王振羽评价吴伟业则相对客观:吴伟业不是一个完人。我们不能仅因为吴伟业的仕清,就低估他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这里牵涉到对于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问题。作为一个诗人,文化人,吴伟业的成就足垂千古;在明清易代之际的文化传承中,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虽然进入官场,但并不是一个政治家,面对改朝换代的激烈政治动荡,他困惑、犹豫、畏缩,惠得患失直至失足失节,却又以此后数十年的生命作了真诚的自省与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