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仁与卜世仁都是什么人物?存在有何意义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曹雪芹起名很讲求人物的性格化,用字奇,字面广。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这本是一个很美好的字眼。可是,曹雪芹先生却将这个字用在了两个并不“仁”的人身上,这两个人的身份还有相似之处:一个是贾芸的舅舅——卜世仁,另一个是巧姐的舅舅——王仁。作者如此取名,究竟有何用意呢?
(一)卜世仁
卜世仁,谐音“不是人”,可见,在曹雪芹先生看来,卜世仁根本算不上是一个人。那么,卜世仁到底为什么会引来曹先生如此的嘲讽和责骂呢?这就要从其外甥贾芸说起了。
贾芸父亲早逝,与母亲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由于缺少家庭主力,贾芸和母亲生活得很不容易。然而,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还遇到了一个“吃人”的亲戚——贾芸的舅舅卜世仁。
当初,在贾芸父亲去世时,卜世仁来帮忙料理丧事,可是,当丧事料理完后,贾芸家中仅存的一些家产却无端地消失了。所谓消失,这其中的奥秘显而易见。
贾芸在母亲辛勤的培育下终于长大成人,懂事的贾芸想帮忙减轻母亲的负担,于是想到贾府谋一份差事。正巧贾府要建造省亲别院,这对贾芸来说是一个好机会。贾芸求到了贾琏跟前,可是却迟迟等不到好消息。于是,贾芸决定去求王熙凤。然而,求凤姐怎么能空着手去呢?贾芸思考一番后,想到了开香料铺的舅舅卜世仁,贾芸想到舅舅那里赊一些香料送给凤姐。
就这样,贾芸来到了舅舅家开的香料铺,对舅舅说明了来意。不过,待贾芸说完后,贾芸所得到的并不是舅舅的相助,而是来自舅舅的一番牢骚和责备:
“再休提赊欠一事。前儿也是我们铺子里一个伙计,替他的亲戚赊了几两银子的货,至今总未还上。因此我们大家赔上,立了合同,再不许替亲友赊欠。谁要赊欠,就要罚他二十两银子的东道。况且如今这个货也短,你就拿现银子到我们这不三不四的铺子里来买,也还没有这些,只好倒扁儿去。这是一。二则你那里有正经事,不过赊了去又是胡闹。你只说舅舅见你一遭儿就派你一遭儿不是。你小人儿家很不知好歹,也到底立个主见,赚几个钱,弄得穿是穿吃是吃的,我看着也喜欢。”
贾芸听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笑着对舅舅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可是卜世仁依旧不为所动,甚至还挖苦讽刺起贾芸来:
我天天和你舅母说,只愁你没算计儿。你但凡立的起来,到你大房里,就是他们爷儿们见不着,便下个气,和他们的管家或者管事的人们嬉和嬉和,也弄个事儿管管。。。。。。”
贾芸见卜世仁的话难听得很,便起身告辞。这时,舅舅和舅母又一唱一和地上演了一出“哭穷”的戏码,将贾芸气得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香料铺。
面对孤儿寡母的姐姐和外甥,卜世仁不但没有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保护他们,反而趁办丧事的机会捞取钱财;当外甥遇到难处时,卜世仁不但没有想办法帮扶一把,还挖苦讽刺对方,如此自私吝啬的亲戚有还不如没有!
(二)王仁
如果说卜世仁是令人憎厌的市井小人,那么王仁则是让人唾弃的人间魔鬼。
王仁,谐音“忘仁”“忘人”,意指他忘却仁义,忘记自己还是一个“人”。
王仁在书中出场不多,但是存在感十足。第十四回,王熙凤帮忙料理秦可卿的丧事,作者一边写凤姐的忙碌,一边开始罗列一些其他人物的行动轨迹。也就是在此处,作者提及了王熙凤还有一个胞兄:
“又有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一面写家信禀叩父母并带往之物”。
王仁在此处并无过多的介绍,众人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之所以对他厌恶唾弃,实际上源于巧姐的判词以及曲子“留余庆”。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这两句判词是说贾府势败家亡后,任凭你出身显贵也无济于事,骨肉亲人也会翻脸无情,弃之不顾。不过,这两句判词并未指出这个无情无义的亲人指的是谁,然而,在那首“留余庆”中,作者的暗示就比较明显了。
在曲子“留余庆”中有这样两句话:
“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可知在贾府败落后,无情无义,坑害巧姐的人是巧姐的“狠舅”和“奸兄”。在续书中,续书作者写巧姐险些被卖给一个外藩王爷,而参与者有王仁(舅)和贾蔷、贾芸(兄)等人。
不过,脂砚斋曾批注“芸哥仗义探庵”,并说:
“此人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
可见,贾芸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并非“奸兄”。因此,众人对续书中的“奸兄”人选存在争议。但是,大家对“狠舅”的人选却是意见一致。在书中前八十回,关于王熙凤的兄弟所提及的只有一人,即王仁。因此,在八十回后,当贾府败落后,狠心坑害巧姐的“狠舅”应该就是王仁无疑了。
当初,贾芸找舅舅卜世仁寻求帮助无果,无助的贾芸遇见了仗义相助的倪二。如今,无助的巧姐也遇见了仗义相助自己的人——刘姥姥。因为有了刘姥姥的护助,巧姐得以平安地度过余生,相比于贾府的其他人,巧姐的结局算得上是非常好的了。
常言道“娘亲舅大”,对于无助时的贾芸和巧姐来说,舅舅卜世仁、王仁应该是他们依靠的对象,可是万万没想到,当贾芸和巧姐需要帮助时,得到的不是舅舅的帮扶,而是来自舅舅的袖手旁观、漠不关心,甚至是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如此再看“卜世仁”和“王仁”这两个名字,作者批判和讽刺的用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