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宋神宗皇后钦成皇后生平介绍 钦成皇后结局 钦成皇后子女
钦成皇后是北宋时期宋神宗赵顼皇后,同时也是宋哲宗生母。开封人。父亲崔杰,为平民,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李氏改嫁朱士安,又将她托付给一位姓任的亲戚抚养,因此她就有了三位父亲。元佑三年,宣仁高太后下诏尊崇朱太妃,提高了她在后宫的地位。绍圣中期,钦圣向太后再次下令提高朱氏的地位,为她居住的地方建立宫殿,称圣端宫,但朱氏始终没有被尊为皇太后。那么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钦成皇后吗?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 *** ,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钦成皇后简介北宋时期宋神宗赵顼皇后
钦成皇后人物简介
钦成皇后,朱氏(1052~1102),宋神宗德妃,宋哲宗生母。开封人。
父亲崔杰,为平民,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李氏改嫁朱士安,又将她托付给一位姓任的亲戚抚养,因此她就有了三位父亲。
1068年选为宫嫔,得神宗宠幸,先后生下二子一女,即宋哲宗赵煦、蔡王赵似、徐国公主。累晋才人、婕妤、德妃。元丰八年十月(1085年)宋哲宗即位,因当时宣仁高太皇太后、钦圣向太后皆居尊,故朱氏没有被尊为皇太后,只尊为皇太妃。
元佑三年,宣仁高太后下诏尊崇朱太妃,提高了她在后宫的地位。绍圣中期,钦圣向太后再次下令提高朱氏的地位,为她居住的地方建立宫殿,称圣端宫;改乘车为乘舆;可以由宣德东门进出宫廷;百官上笺称殿下。追赠崔、任、朱三位父亲皆至太师、太保。但朱氏始终没有被尊为皇太后。
宋徽宗即位,奉礼尤谨。崇宁元年二月薨,年五十一,追册为皇后,上尊谥钦成,陪葬永裕陵。
钦成皇后的夫君宋神宗赵顼是个什么样的人
总体评价
《宋史》:帝天性孝友,其入事两宫,必侍立终日,虽寒暑不变。尝与岐、嘉二王读书东宫,侍讲王陶讲谕经史,辄相率拜之,由是中外翕然称贤。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厉精图治,将大有为。未几,王安石入相。安石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帝奋然将雪数世之耻,未有所当,遂以偏见曲学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汹汹骚动,恸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元老,摈斥谏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变坏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祸乱日起。惜哉!
朱熹。神水汲聪明,于天下事无不通晓,真不世出之主,只是临头做得不中节拍,西番小小扰边只是打一阵退便了,却去深入侵他疆界。
正面评价
《宋史》:赵顼自幼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
《临汉隐居诗话》载:神宗皇帝以天纵圣智,旁工文章。其于诗,虽穆王《黄竹》、汉武《秋风》之词,皆莫可拟其仿佛也。秦国大长公主薨,帝赐挽诗三首曰:海阔三山路,香轮定不归。帐深空翡翠,佩冷失珠玑。明月留歌扇,残霓散舞衣。霓一作霞。都门送车返,宿草自春菲。晓发西城道,西城一作城西。灵车望更遥。春风空鲁馆,明月断秦箫。尘入罗帏暗,帏一作衣。香随玉篆消。芳魂飞北渚,那复一为招。一作可为招。庆自天源发,恩从国爱申。歌钟虽在馆,桃李不成春。水折空环沁,环一作还。楼高已隔秦。区区会稽市,无复献珠人。噫,岂特帝王,盖古今词人无此作也。
《宋史神宗纪赞》: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览,励图治,将大有为。
漆侠认为:赵顼主持的熙宁变法是地主阶级的一个自救运动,在根本上是对抗农民的阶级斗争的;但它又在阶级斗争影响、推动之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前景和劳动人民的要求。
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认为:宋神宗的熙宁变法是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反面评价
王夫之:夷考宋政之乱,自神宗始。神宗之以兴怨于天下,贻讥于后世者,非有奢淫暴虐之行,唯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尔。《宋论》
王才忠认为:宋神宗是变法派的靠山,但他气魄不够宏大,思想不够深刻,性格不够刚毅。《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
华业认为:赵顼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其富国强兵的总目的与王安石是一致的。但在抑制兼并这一点上,他却没有王安石坚定,赵顼既想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愿损害上层既得利益者,最终,负担只有转嫁到下层人民身上。
钦成皇后的人物轶事
与婆母高太后的关系
(一)
朱氏性格温顺恭敬,对人十分温和,不干预朝政,也不以自己是皇帝生母而自傲。高太皇太后(即宣仁皇后)却不怎么欣赏她,甚至还经常训斥她。
元丰八年,朱太妃护送神宗的灵柩前往巩县陵区安葬,途中在永安驻留。时任河南知府的韩绛曾担任过宰相,知道朱氏的身份,对她十分尊重,亲自从洛阳赶到永安迎接,礼仪侍奉极其周到。朱太妃非常感动,回宫后还念念不忘,忍不住向身边人诉说此事。高太后知道竟勃然大怒,当面训斥道:韩绛是先朝老臣,你如何配受他的礼遇!。朱太妃当场被骂哭,不停向婆母谢罪。一些善于拍马的大臣顾不得朱太妃的身份,竟立即罗织了几条所谓朱氏的罪名上奏,要求严惩朱氏,以讨好高太后。
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绘为姑姑对朱太妃的态度深感不安,而起居舍人邢恕也劝高公绘应多为高家的未来打算。他说道:太妃是当今皇帝的生母,理所当然应受到尊崇。小人挑拨离间的风气,绝不能继续。高后对太妃的态度若被皇帝知道,你们高家以后麻烦可就大了。并将自己写的一份尊崇太妃的奏章拿给高公绘,要他抄一遍,由他出面劝姑姑高太后礼遇太妃。高公绘照办。高太后阅罢奏折,颇感惊讶,问高公绘:你平素不多识字,如何写出这等文章?从实讲来!公绘不敢隐瞒,具实以奏。高太后大怒,当即将刑恕贬到湖北随县。
冷静之后,高太后觉得刑恕和高公绘的话无论从礼法还是自己的长远利益考虑,都是有道理的。于是在元佑三年下诏:《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其寻绎故实,务致优隆。。朱太妃在舆盖、仗卫、冠服的待遇得到提高,和皇后一样。
(二)
高太后不喜欢朱氏,令她万万料不到是,正是这个儿媳妇朱氏,在她身故后的危急时刻,挽救了她和高氏家族的命运。
事情是这样的: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危,朝廷发生一场皇储之争:宰相王珪拥立神宗的儿子赵煦,而蔡确、邢恕则密谋在高太后亲生的两个儿子雍王赵颢和曹王赵頵中,选立一人为帝。为保证事情成功,蔡、邢二人甚至安排了杀手,意图暗杀王珪。激烈争斗中,高太后遵从了封建宗法制度,向神宗提出立朱德妃所生的皇子赵煦为太子,神宗同意。当时,向皇后、朱德妃都在场。蔡确被迫放弃了暗杀计划,王珪则在不久后病死。同年赵煦即位,即是宋哲宗。
元佑八年(1093年) 高太后去世,蔡、邢二人为献媚于宋哲宗赵煦,竟然四处宣扬说是他们策立了赵煦,反而诬蔑说高太后当初想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有废哲宗的阴谋。蔡京、章惇等人也勾结宦官郝随,说高太后曾经参与阻挠哲宗即位的计划。哲宗即位时年仅10岁,记不起旧事,信以为真,打算废掉祖母高氏的皇后之位。蔡京、章惇等人甚至将废高后为庶人的诏书都拟好了,只等哲宗签署。
向太后偶然知道此事,大惊失色,向哲宗申辩,哲宗不怎么相信。向太后便要求朱太妃出面解释。朱太妃是个性格善良、心胸宽厚的人,并没有因为婆母高太后曾经看不起自己而记恨,她向儿子力辩高太后在此事上无可非议。哲宗听了生母的话,这才相信祖母高太后冤枉。当蔡京等人再次请求废黜高氏的时候,哲宗怒斥道:你们坚持诬陷高太皇太后,是不是一定想陷我于无视祖宗之地,使我死后无面目进英宗之庙?,蔡京等人被迫放弃了废黜高太后的计划。最终,高氏的皇后地位保住了,高氏家族亦有惊无险的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