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农桑辑要》:播种旱稻 全文及翻译注释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4-21)120

《农桑辑要》,中国元代初年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正值黄河流域多年战乱、生产凋敝之际,此书编成后颁发各地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播种·旱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齐民要术》:旱稻用下田,白土胜黑土,非言下田胜高原,但夏停水者,不得禾、豆、麦;稻田种,虽涝亦收。所谓彼此俱获,不失地利故也。下田种者,用功多;高原种者,与禾同等也。凡下田停水处,燥则坚垎,胡格反,土干也。湿则污泥,难治而易荒,墝, *** 反。埆音谷。而杀种。其春耕者,杀种尤甚。故宜五、六月暵之,以拟大麦。时水涝,不得纳种者,九月中复一转,至春种稻,万不失一。春耕者,十不收五,盖误人耳。

凡种下田,不问秋夏,候水尽地白背时,速耕、杷、劳,杷,白驾反。频烦令熟。过燥则坚,过雨则泥,所以宜速耕也。

二月半种稻为上时,三月为中时,四月初及半为下时。渍种如法,哀令开口,耧耩埯种之;耩,故项反。埯,乌感反。裢种者,省种而生科,又胜掷者。即再遍劳。若岁寒早种,虑时晚,即不渍种,恐芽焦也。其土黑坚强之地,种未生前遇旱者,欲得令牛羊及人践履之;湿则不用一迹人也。

稻既生,犹欲令人践垄背。践者,茂而多实也。苗长三寸,杷、劳而锄之;锄唯欲速。稻苗性弱,不能扇草,故宜数锄之。每经一雨,辄欲杷、劳。苗高尺许则锋。古农器。天雨无所作,宜冒雨薅之。科大,如概者,五六月中霖雨时,拔而栽之。栽法:欲浅;令其根须四散则滋茂。深而直下者,聚而不科。其苗长者,亦可捩去叶端数寸,勿伤其心也。入七月不复任栽。七月百草成;时晚故也。

其高田种者,不求极良,唯须废地⑩。过良,则苗折;废地则无草。亦秋耕,杷、劳令熟。至春,黄场始章反纳种。不宜湿下。余法悉与下田同。

《农桑辑要》:播种旱稻 全文及翻译注释

播种·旱稻 翻译

译文

《齐民要术》:旱稻适合在低洼地种植,白色土壤比黑色土壤要好。并不是说下田比高原地好,而是因为夏季积水的下田,无法种植禾、豆、麦,而稻种在下田,虽遇水涝仍然会有收成。这样便可使高田和下田,都可以有收获,不致丧失地利。低田种稻,费工较多;高田种稻,所费人工和种禾同样多。凡是积水的低洼地,干涸后,土壤必然会板结坚垎;胡格反,土壤干结。水湿时,地必泥泞。既难耕种,又极容易草荒;地既墝 *** 反埆音谷,又极为杀种。春天翻耕的土地,杀种现象更加严重。故应在五六月间,进行暵地,准备种大麦。如果到了种麦时,水涝尚未退去,不能种植的,到九月中旬再翻耕一遍,等到来春种稻,必会万无一失。到了春天才来翻地,种十次不一定能够有五次收成,买在是误人。

种低洼地,不论是秋天还是夏天,只要水耗尽、地面泛白色时,便赶快翻耕,杷磨、劳平,杷,白驾反。应频繁地翻耕,使土壤柔熟。过于干燥会使地坚垎,雨水过多会使地泥泞,故(地白背时)应赶快翻耕。

二月中旬种稻是上等农时,三月为中等农时,四月初至四月中旬为下等农时。按照常法浸种,捂好,让种子张开口(生芽),利用耧耩埯种;耩,故项反。埯,乌感反。耧耩镌种的,可节省种子,科丛茂盛,要比撒播的好。紧接着再摩劳一遍。若遇上春寒,又怕误了农时,希望早种,便可不必浸种,以免使稻种的嫩芽冻焦枯。坚硬的黑土地,种子已播下,倘未出苗以前遇到天旱,更好让牛羊和人到田中去践踏;若地湿,便应让田中连一个脚印、蹄迹都不要有。

稻出苗后,还要叫人在垄背上践踏一次。践踏过的,生长茂盛,结实也多。稻苗长到三寸高,便要进行杷磨、劳平,然后耘锄;锄草务必及时。稻苗性柔弱,不可让草扇盖,故要频繁地锄。每下过一次雨,便要杷劳一遍。稻苗一尺左右高时,应当用锋锄。锋,古代农具。遇天下雨,其他农活干不成,可冒雨到稻田中去薅草。稻科长大了,如过密,可在五六月间,趁霖雨天气,拔起来栽到别处。栽法:入土要浅,让须根向四面散开,便会生长茂盛。如果栽得深,将根直着插入土中,稻苗便会聚拢在一起,不易发科。拔栽时,如苗过长,也可将叶的顶端捩掉数寸;注意不要伤了苗心。入七月以后,便不可再拔苗移栽。七月间百草皆长成,已为时太晚。

若在高田种稻,并不要求土地多么肥美,唯独要求种在废地上。土地太肥沃,容易倒伏,废地的好处是没有草。(废地)同样要秋耕、耙、劳,令地柔熟。来年春,黄场始章反下种。不适宜湿种。其余作务的 *** ,皆与下田相同。

《农桑辑要》:播种旱稻 全文及翻译注释

注释

①本节全文引用《齐民要术·旱稻第十二》。

②田:原误作“四”,本句原作“稻四种”,照石声汉校本《齐民要术今释》改正作:“稻,田种”,语意仍有未明,似应作“稻,下田种”,文义始顺适。故译作“稻种在下田”。又,夏停水者:殿本作“下停水者”。

③墝、埆:通常是指土地瘠薄,这里则含有土地坚垎不平之意。按《类篇》说:墝,是地不平的意思。又“墝埆”二字,今日多从“石”,作”硗确”,义同。

④杀种:有浪费子种、播种量太大、出苗率低等意。这是因土地坚垎、板结不实等使然。

⑤言五六月的晒垡地,应作两手打算,其一准备秋季种大麦;其二是秋季低田积水,种不成大麦,便可准备来年春天种稻。

⑥耧耩埯种:即耧耩开沟播种。播种的 *** 有两种,一是用耧耩直接条播;一是用耧耩开沟,然后用人工点播。但不论哪种 *** 都要比撒播节省种子,株行距均匀,通风透光好。

⑦科:插稻是用数苗作为一蔸的,这里的“科”字是指“蔸”,不是指单株。“不科”,通常称为“坐蔸”。

⑧捩:原作“拔”,照《齐民要术》改正。“捩(lí)”,可解作扭、拧等义。

⑨其心:指苗心,花序、生长点等义。

⑩废地:不是指废弃不耕种的土地,而是指秋收以后暂时不种的歇茬地。本段译文中所称“废地”均系指歇茬地。

黄场:石声汉《齐民要术》注:场,原写作塲,今写作“墒”,即葆有一定水分、一定结构的土壤。黄场:即“黄墒”,是指呈现黄色的湿润土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4/437314.html

“《农桑辑要》:播种旱稻 全文及翻译注释” 的相关文章

李绅:唐朝诗人、宰相,是牛李党争中李党重要人物

李绅:唐朝诗人、宰相,是牛李党争中李党重要人物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省)。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生平卷入牛李党争,为李党重要人物。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六岁丧父,随母迁无锡(今江苏无锡)。唐元和元年(806年),进士...

曹羲:三国时期曹魏学者,曾进行《论语集解》的编著

曹羲:三国时期曹魏学者,曾进行《论语集解》的编著

曹羲(?-249年),字昭叔,曹真之子,曹爽之弟,三国时期曹魏学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爽掌权后,受封中领军,掌握禁兵,封安乡侯。曹爽及诸兄弟轻视司马懿,恣意妄为,经常外出狩猎,曹羲屡次劝谏,不被采纳。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被夷三族。为人有学识,明律法。司...

姚璹:唐朝武周时期宰相,创立《时政记》,屡次进谏

姚璹:唐朝武周时期宰相,创立《时政记》,屡次进谏

姚璹(shú )(632年-705年 ),字令璋,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武周时期宰相,史学家姚思廉孙子,博州刺史姚处平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徽年间,举明经进士,候补太子宫门郎,迁秘书郎。学识出众。善于文辞,迁中书舍人,册封吴兴县男。武则天临朝称...

陶宗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五位

陶宗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五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陶宗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陶宗旺,《水浒传》人物之一。祖籍光州(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人氏,田户出身,两臂有千斤之力,使一铁锨。人唤“...

樊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一位

樊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樊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樊瑞,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善用法术,绰号“混世魔王”。原和“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在芒砀山占山为王...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方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小温侯”。原本在对影山一带落草为寇,后来因为花...

北宋殿中侍御史张唐英简介:著有《仁宗政要》、《宋名臣传》

北宋殿中侍御史张唐英简介:著有《仁宗政要》、《宋名臣传》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唐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唐英,自号黄松子,蜀州新津人。生于宋仁宗天圣七年,卒于神宗熙宁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攻苦读书。及...

南宋地理学家赵汝适简介:所著《诸蕃志》具有重要作用

南宋地理学家赵汝适简介:所著《诸蕃志》具有重要作用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