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尤二姐死了之后,秋桐会是什么下场?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4-29)230

《红楼梦》尤二姐死了之后,秋桐对王熙凤来说已经毫无利用价值,按照她嫉妒的心性,秋桐是必死无疑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书中秋桐很坏,却有贾琏宠爱,贾赦邢夫人撑腰,似乎比尤二姐更不好对付。但王熙凤并不打算饶过她。

(第六十九回)凤姐听了,忙命两个媳妇坐车在那边接了来。心中一刺未除,又凭空添了一刺,说不得且吞声忍气,将好颜面换出来遮掩。一面又命摆酒接风,一面带了秋桐来见贾母与王夫人等……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自己且抽头,用“借剑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

王熙凤杀红了眼,尤二姐被她设计而死后势必不会饶了秋桐。但到八十回结束,却没等到王熙凤与秋桐的“对决”,也不知道秋桐的结局如何。

《红楼梦》尤二姐死了之后,秋桐会是什么下场?

既然八十回后故事未知,不妨根据已有的线索推测一二。虽说秋桐的线索不多,但王熙凤要“杀”秋桐这一个就足够。“虎兕相逢”终究鹿死谁手呢?

王熙凤和秋桐必有冲突,容易确认的是她们冲突的时间点。

第二十一回,贾琏与多姑娘不轨。

第四十四回,贾琏偷情鲍二家的。

第六十五回,贾琏偷娶尤二姐。

按照这个规律,第八十八回毫无疑问就是王熙凤与秋桐的对决时间。

从尤二姐死后贾琏咬牙切齿地表示“终究对出来,我替你报仇”来看,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爆发点就在第八十八回。而秋桐应该是扳倒王熙凤的关键。

王熙凤悍妒,容不得秋桐的存在。尤二姐一死,秋桐就是下一个目标。

王熙凤的判词图画是“一只雌凤,落在一片冰山之上”。判词图画最为直观地呈现出王熙凤的结局,孤零零一人身处没有温度的世界之中,被婆家休弃,被娘家抛弃,孤立无援中毙命。

中国古代有典故“凤栖梧桐”,贾探春的秋爽斋后院遍植梧桐,寓意她日后能够做王妃堪比凤凰。

王熙凤和秋桐本是凤栖梧桐的“绝配”,并非是二人行事“淫邪”,而是说王熙凤需要秋桐这样的侍妾相辅相成,才能够安身立命长久。

可王熙凤悍妒将周围一切对她有威胁的女人全都清理,平儿、尤二姐和秋桐一人不留,才造成她只得“落在冰山”的困境。

《红楼梦》尤二姐死了之后,秋桐会是什么下场?

反过来解释,王熙凤清理掉那些能够让她停驻繁衍的“梧桐”,破坏了生存环境,才致使她遭遇冰山一样险恶,落得悲剧结局。

如此一来,平儿对王熙凤没有直接威胁,被她压制得很完全。尤二姐已死,只剩下秋桐“不见”,显然也被王熙凤给清理掉了。

正因为秋桐遭遇王熙凤的毒手,才让贾琏抓住凤姐犯错的实证,彻底扳倒了她。

如果细看贾琏的行为就颇多可疑,他私留多姑娘的头发,把鲍二家的弄回家,偷娶尤二姐,与秋桐打得火热等一系列行为,分明在故意“激怒”王熙凤。

古代社会女人讲究三从四德,王熙凤“妒忌”为七出之条。贾琏一次次引导暴露她的“妒忌”,就是在舆论上形成定论。

鲍二家的,尤二姐和腹中的孩子,加上秋桐,等于一个个被送到王熙凤跟前,只要王熙凤对她们动手就会留下罪证,收集起来足以给她致命一击。

鲍二家的、尤二姐无所谓。尤二姐腹中孩子却是贾琏血脉,嫡妻残害丈夫骨肉十恶不赦。秋桐是贾赦赐给贾琏之妾。王熙凤杀害父母赐妾为妒忌和不孝,几宗罪叠加,加上王熙凤挪用公款放印子钱涉嫌偷盗等,所犯七出之条足以给她一纸休书。谁也保不住她。

推测第八十八回王熙凤对秋桐动手。正是秋桐之死让贾琏抓住她的把柄,一举告到贾母、贾赦和邢夫人那里。

至于王熙凤如何对秋桐下手,秋桐不是尤二姐,普通办法应该没用。《红楼梦》没有“毒死”的女子,不排除秋桐因此而死。

当然,以上是对秋桐和王熙凤“冲突”的推测,具体细节全是主观,但第八十八回是王熙凤之终局开始应该不错。

王熙凤杀秋桐,秋桐也是“杀”她之刀。二人可算同归于尽。其实尤二姐吞金自尽,就已经是为王熙凤挖的一个坑,算是对她的报复,便不提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4/438843.html

“《红楼梦》尤二姐死了之后,秋桐会是什么下场?” 的相关文章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方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小温侯”。原本在对影山一带落草为寇,后来因为花...

南宋吏部郎中王称简介:父子两代人编撰《东都事略》

南宋吏部郎中王称简介:父子两代人编撰《东都事略》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朝东林八君子顾允成简介:著有《小辨斋偶存》八卷

明朝东林八君子顾允成简介:著有《小辨斋偶存》八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的代表作是什么?

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的代表作是什么?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高...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曾作《劝学诗》一首,一般都认为,这首诗的出现,是为了激励更多人读书做官,但实际上,宋真宗作这首诗不仅仅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读书人,而是另有深意。在中国历史的政治生态中,曾经有个名词叫“以文抑武”,主要...

《春望》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一作:一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度通:渡)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