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雪雁大方得体,为何贾母却不满意?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5-08)180

《红楼梦》雪雁大方得体,为何贾母却不满意?并且将身边的二等丫鬟紫鹃,派给了林妹妹。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接着往下看吧~

贾敏去世后,六岁的林妹妹被贾母接近了荣国府,而随她而来的贴身仆人,唯有雪雁与王嬷嬷两人。只是,雪雁一出场,似乎就不被贾母看好:

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一个二等的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

从这一段原文我们可以体会出,对于贾母而言,雪雁确实显得不够优秀,以至于难以担任服侍黛玉的重担。

只是,雪雁作为黛玉的贴身丫鬟,她们二人必定相处已久,无论从感情上而言,还是从环境上而言她都是服侍林妹妹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如此一来,问题就出来了。我们该如何体会贾母的用意呢?

《红楼梦》雪雁大方得体,为何贾母却不满意?

其实,对于这一点,原文已经在这三个方面,告诉了我们答案。或许,当我们明白这三点,才能真正理解老太太的用意。

1、雪雁虽好,但身处于贾府之中,却难以维持这错综复杂的局面。

作为林如海选定的唯一丫鬟,很显然,至少在林家看来,雪雁是优秀的;并且,我们还不能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雪雁这个丫鬟,有可能是贾敏在的时候,为女儿挑选的。

如此一来,她对林妹妹而言,自然意义非常了。

对于林黛玉饮食起居的点点滴滴,她必定是清楚的,对于林妹妹的脾气本性,她也必定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我们看到,在《红楼梦》中,雪雁虽然出场并不多,但她却显得聪明而举止得体。

比如作为黛玉从扬州带来的丫鬟,面对紫鹃抢夺她的位置,她丝毫没有反感之意。林黛玉在梨香院吃饭,紫鹃派她给黛玉送手炉,她二话没说,甚至于,面对林妹妹的嘲讽,毫无表情。

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去世了,赵姨娘找到雪雁为她的丫鬟借衣服。只是面对这样的请求,她立马拒绝了。

为什么?因为她有人情观念。而这种人情观念,却是建立在赵姨娘与林妹妹的关系上。因为她们之间平日里来往并不多,所以雪雁不愿意做这个人情。

她以衣服由紫鹃姐姐保存着,又以林妹妹最近身体不适为由,婉言拒绝了赵姨娘。而随后,她又立马将这件事汇报了紫鹃。

《红楼梦》雪雁大方得体,为何贾母却不满意?

由此可见,她不仅有人情观念,还有是非之分。因此,这样的雪雁,无论是为人处事方面,还是与人相处方面,都是可圈可点的。

只是,雪雁虽然优秀,却仅仅局限于个体。在贾府这个大环境中,不仅没有任何的经验,也没有丝毫的群众基础。如此一来,便会导致,黛玉居住的处所被人看轻。自然而然的,她就会受委屈,而这,显然是贾母不愿意看到的。

2、紫鹃服侍黛玉,能方便与贾母的沟通,能更好地处理与荣国府中各个主子的交流和接洽。

作为贾母身边的二等丫鬟,其能力、口才必定是出色的。同时,她在贾府之中,与宝玉身边的袭人、凤姐身边的平儿关系都非常要好。

有着这样的群众基础,可以让黛玉更好的融洽这个环境之中。遇上突 *** 形,林妹妹不便言语的,她却能说。

比如,薛宝钗为林妹妹提供燕窝。

林黛玉嫌麻烦,怕人背后嚼舌根,因此。虽然她认同宝钗的建议,每天吃二两燕窝能有益于她的病。

但是,她并没有去告知贾母、王夫人,而是接纳了宝钗的好意。而最终,将这件事告诉宝玉的是谁?并非黛玉,也并非雪雁,而是紫鹃。

因为她特殊的身份,最适合插手这件事。

同样的,紫鹃情试贾宝玉,试探他对林妹妹的真心。虽然手段欠妥,但结局是好的,至少,经过这件事,让众人都明白了,黛玉在他心中无可替代的位置。即便王夫人如此讨厌黛玉,只怕从此以后,也不敢轻举妄动,拿儿子的性命开玩笑了。

而这件事,之一个黛玉做不得,因为作为封建下的女子,她需要矜持、本分;同样,雪雁也做不得,因为她同黛玉是一体的。但唯独紫鹃,是一个局外人,又是贾府的家生子奴才,她有最合理的动机来做这件事。

因为她与黛玉情意深厚不愿意同她分离,但同时,作为贾府家生子奴才,她的亲人又都住在贾府。因此,她情试宝玉,在他人看来,是其本身的自私考虑,林妹妹不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3、贾母的委婉言辞,是为了给林妹妹更好地照顾。

作为贾敏的女儿,其实对于荣国府而言,她的身份并不高。虽然贾母有心疼爱她,但若她表现得太直白,又担心她人在背后诽谤。

《红楼梦》雪雁大方得体,为何贾母却不满意?

而从一开始,她便指出雪雁能力不足,而由此将紫鹃派给她,自然显得更加的合理。

作为女儿留下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子女,贾母是打心里心疼外孙女的。因此对于她而言,无论给林妹妹怎样的待遇都是不为过的。她为林妹妹,可谓操碎了心,也落实到了实处。

最明显的,莫过于刘老老进大观园,贾母在潇湘馆看见林妹妹的窗纱颜色旧了,却特意吩咐儿媳妇王夫人去换。

贾母这样做体现了什么?其实有两点。

其一:她对林妹妹的悉心照顾。

其二:她通过这样的方式,向众人表现林黛玉在她心中的地位。

因为在贾府之中,人人都有一颗富贵心,两支体面眼。人人都是看人下菜碟的主,也是因此,她非常清楚。黛玉一旦脱离她的照顾后,必定会过得非常艰难。

其实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贾母也经常说反话。比如她赞美薛宝钗,会当着王夫人等人的面说道:讲真的,比起我们家的四个丫头,宝姑娘是真的优秀。

只是,在她心中,真的看得上宝钗吗?即便是在她当着众人的面赞美宝钗,也会特意提到我们家的四个丫头。

此时的元春已经晋封贤德妃,自然不会属于贾母所说的这四个丫头之一,而如此一来,除了贾府的三个丫鬟外,那剩下的一个,便是林妹妹。

由此可见,贾母的情商是非常高的,从这我们也能理解出,她对雪雁,也并非真的不满意,只是她想让林妹妹,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照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05/440324.html

“《红楼梦》雪雁大方得体,为何贾母却不满意?” 的相关文章

刘桢:东汉末年名士、诗人,擅长五言诗,与曹植并举

刘桢:东汉末年名士、诗人,擅长五言诗,与曹植并举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尚书令刘梁的孙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朱棣为什么那么执着的去修《永乐大典》?

朱棣为什么那么执着的去修《永乐大典》?

众所周知《永乐大典》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那么朱棣为什么那么执着的去修《永乐大典》?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403年的盛夏,这是朱棣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一天,朱棣给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解缙等人下达了一道圣旨。朱棣的这道圣旨内容用大白话来说是这样的:现在的书籍种类繁杂,...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末殉节官员范景文简介: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明末殉节官员范景文简介: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末官员黄尊素简介: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

明末官员黄尊素简介: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贺知章为什么被称为唐代诗人中的狂人?他有哪些事迹?

贺知章为什么被称为唐代诗人中的狂人?他有哪些事迹?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官员、诗人,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他的一生顺分顺水,高官长寿,文学水平也丝毫不差。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贺知章的故事吧。唐代,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那个时代,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一时涌现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诞生了约5万首诗歌。因此...

陆机所写的《猛虎行》,表达了其在官场浮沉之中起伏的思绪和复杂的心情

陆机所写的《猛虎行》,表达了其在官场浮沉之中起伏的思绪和复杂的心情

陆机,字士衡,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和弟弟陆云合称“二陆”,被誉为“太康之英”;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

韩休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三首

韩休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三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休(673年-74...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